|
|
詩人: 黃庭堅 Huang Tingjian
清平乐清平乐
春歸何處?
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
|
詩人: 溫庭筠 Wen Tingyun
清平乐
上陽春晚,宮女愁蛾淺。新歲清平思同輦,怎奈長安路遠。 鳳帳鴛被徒熏,寂寞花鎖千門。競把黃金買賦,為妾將上明君。 |
|
詩人: 溫庭筠 Wen Tingyun
洛陽愁絶,楊柳花飄雪。終日行人恣(一作爭)攀折,橋下水流嗚咽。 上馬爭勸離觴,南浦鶯聲斷腸。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 |
|
詩人: 馮延巳 Feng Yansi
雨晴煙晚,緑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捲。 黃昏獨倚朱樓,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華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
|
請鑒賞:
|
|
唐 代教坊麯名,後用為詞牌。又名《清平樂令》、《憶蘿花》、《醉東風》等。雙調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後段四句三平韻。又一體,前段四句四仄韻;後段四句三仄韻。 |
|
麯牌名。屬南麯羽調。有二體,其一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闕同;另一與詞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
|
①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麯名,後用為詞牌。雙調,四十六字。上闋押仄聲韻,下闋換平聲韻。也有全押仄聲韻的。
②麯牌名。屬南麯羽調。有二體。一體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相同;另一體與詞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
|
原為唐教坊麯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一說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後人偽托。 |
|
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平⊙仄(仄韻)
⊙仄平平仄(葉仄)
⊙仄⊙平平仄仄(葉仄)
⊙仄⊙平⊙仄(葉仄)
⊙平⊙仄平平(換平韻)
⊙平⊙仄平平(葉平)
⊙仄⊙平⊙仄(句)
⊙平⊙仄平平(葉平) |
|
名稱: 清平樂(春歸何處)
作者: 黃庭堅
正文: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作品註釋
註釋
①問取:問。
②因風:趁着風勢。
評解
這首詞寫的是惜春之情。用筆委婉麯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後,仍不一語
道破,結語輕柔,餘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
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全詞俏麗、新警、宛轉、含蓄,表現了山𠔌詞的風格。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山𠔌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而意境尤覺清逸,不着色相。為山
𠔌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傢中,亦找不着此等雋美的作品。
虢壽麓《歷代名傢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春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
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回環,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轉
之妙。 |
|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傢翁媼(ǎo)?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簡介】
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南歸以後,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饒市)閑居達二十年之久。作者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瞭解,對農民也有較多的接觸。所以在《稼軒詞》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其中,有風景畫,也有農村的風俗畫。這首《清平樂》,就是一幅着色的農村風俗畫。
上片勾勒環境烘托氣氛。開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衹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南農村的特色,為人物的出現安排下廣阔的背景。三、四句寫詞中出現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們講話的聲音帶着醉意,愈加顯得溫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們面前時,纔發現說話的已不是什麽年輕人,而是白發皤皤的老年人了。"醉裏",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詳,從"媚好",可以看出他們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寫這一農戶的三個兒子,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畫面在繼續擴展。整勞力在溪東的豆地裏鋤草,半大的孩子在編織雞籠。詩人着力於"小兒"的描繪,共用了兩句,占全詞四分之一篇幅。"溪頭臥剝蓮蓬"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對此,詞人感到由衷的歡喜。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字裏行間處處洋溢着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喜悅&嚮往之情,客觀上反映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生活的憎惡。
這首詞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
|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作者】:李煜 【朝代】:唐 【體裁】:詞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
●○○●,●●○○▲
砌下落梅如雪亂,
⊙●●○⊙●●
拂了一身還滿。
●○●○○▲
雁來音信無憑,
●○○●○⊙
路遙歸夢難成。
●○○⊙⊙△
離恨恰如春草,
⊙●●⊙○●
更行更遠還生。
⊙○⊙●○△
==前言==:
此詞係後主乾德四年(966)其弟從善入宋久不得歸,因思念而作。
==簡析==:
上片點出春暮及相別時間,那落了一身還滿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還來;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說從善留宋難歸,托雁捎信無憑,心中所懷的離恨,就好比越走越遠還生的春草那樣無邊無際。兩者相形,倍覺愁腸寸斷的凄苦和離恨常伴的幽怨。歇拍兩句從動態寫出離恨的隨人而遠,尤顯生動,為人所稱。 |
|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賞析】
此為惜春之作。詞中以清新細膩的語言,表現了詞人對美好春光的珍惜與熱愛,抒寫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着和追求。
此詞賦予抽象的春以具體的人的特徵。詞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無處覓得安慰,象失去了親人似的。這樣通過詞人的主觀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愛和春去的可惜,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此詞高妙處,在於它用麯筆渲染,跌宕起伏,饒有變化。故先是一轉,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處,喚她回來,與她同住。這種奇想,表現出詞人對美好事物的執着和追求。
下片再轉。詞人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世界裏來,察覺到無人懂得春天的去嚮,春天不可能被喚回來。但詞人仍存一綫希望,希望黃鸝能知道春天的蹤跡。這樣,詞人又跌入幻覺的藝術境界裏去了。
末兩句寫黃鸝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轉的啼聲,打破了周圍的寂靜。但詞人從中仍得不到解答,心頭的寂寞感更加重了。衹見黃鸝趁着風勢飛過薔薇花叢。薔薇花開,說明夏已來臨。詞人才終於清醒地意識到:春天確乎是回不來了。
此詞為表現惜春、戀春情懷的佳作。作者在近乎口語的質樸語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詞的構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歸何處,一心要嚮別人請教;無人能知時,又嚮鳥兒請教。問人人無語,問鳥鳥百囀,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詞人自己又無法理解,這比有問無答更可嘆。最後,鳥兒連“話”都不“說”,翻身飛走。在這番妙趣橫生的抒寫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晏殊:清平樂 金風細細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緑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這首小詞抒發初秋時節淡淡的哀愁,語意極含藴,極有分寸,作者衹從景物的變易和主人公細微的感覺着筆,而不正面寫情,讀來卻使人品味到句句寓情、字字含愁。語言清麗,風調和婉。
1、金風:秋風,古代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演變,秋屬金,故稱秋風為金風。晉張協《雜詩》之三:“金風扇素節,丹霞啓陰期。”
2、紫薇:花名,亦稱紫葳,凌霄花的別名,夏秋開花。朱槿,花名,即扶桑。
3、闌幹:橫斜貌,唐劉方平《夜月》詩:“更深月色半人傢,北斗闌幹南鬥斜。”
4、銀屏:鑲銀或銀色的屏風,藉指華美的居室。 |
|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緑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總析】
起首二句在寫景中點明時間,渲染環境。金風,即秋風。《文選》張協《雜詩》“金風扇素節”中,李善註曰:“西方為秋而主金,故秋風曰金風也。”此時庭院內是西風落葉,畫堂中的詞人因飲了緑酒,一會兒便醉眠了。用筆輕靈,色調淡雅,語氣仿佛在與一位友人娓娓而談。其中兩組疊字,首尾相接,音律諧婉。以“細細”狀金風,就沒有秋風慣有的那種蕭颯之感,而顯得平靜、悠閑。“葉葉”這兩個名詞連用,展開一片片葉子飄落的景象,並使人感到很有次序、很有節奏。
嚮來寫梧桐經秋都是較為凄厲的,如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煜《烏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經過一代又一代詞人的染筆,以至於使人一聽到秋風吹拂梧桐,就産生凄涼況味。而象晏殊寫得如此平淡幽細的,卻極為少見。
下面“緑酒”一句,因為用了“初”字和“易”字,就覺得他的酒量不大,淺嘗輒醉,也是淡淡的一筆。然後詞人才用了較重的筆墨:“一枕小窗濃睡。”“緑酒”句點出“濃睡”的原因,是陪筆,“一枕”句纔是此片的主意。小飲何以“易醉”?淺醉何得“濃睡”?原來詞人有一點淡淡閑愁,有愁故易醉,愁淺故睡濃。
下片則是寫次日薄暮酒醒時的感覺。詞人一覺就睡了整整一個晝夜,睡極濃矣。濃睡中無愁無憂,酒醒後是什麽樣的情緒,他沒有言明,衹是通過他眼中所見的景象,折射出心情之悠閑,神態之慵怠,而在結句中卻仍反映出一點淡淡的哀愁。紫薇,夏季開花;朱槿,夏秋間吐豔。上片說金風吹得梧桐葉墜,顯然是秋天了,所以詞人從小窗望出去,這兩種花都已凋殘。值得註意的是:上片的梧桐葉墜,為耳中所聞;下片的兩種花殘,乃眼中所見。詞人正是通過對周圍事物的細微感覺,來表現他此際的情懷。“斜陽卻照闌幹”,緊承前句,描寫靜景。晏殊在另一首《踏莎行》中雲:“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詞境相似。
日暮了,斜陽正照着闌幹,正是“雙燕欲歸時節”。此意平平說來,似不相幹語、沒要緊語,但實際上,卻用這樣的語言來調和氣氛,緩衝節奏,烘托情感。吳衡照《蓮子居詞話》雲:“言情之詞,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燕子欲歸”,乃係景語,它對下句“銀屏昨夜微寒”,正好起了一個鋪墊和烘托的作用。雙雙紫燕即將歸巢了,這個景象便興起詞人獨居無聊之感,於是他想到昨夜酒醉後原是一個人在獨宿。一種凄涼意緒、淡漠愁情,不禁流於言外。但他不用“枕寒”、“衾寒”那些用熟了的字面,偏偏說屏風有些微寒。寓情於景,含蓄藴藉,令人低徊不盡。
這首詞的特點是風調閑雅,氣象華貴,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詞人卻把它統一起來,形成表現自己個性的特殊風格。晏殊以相位之尊,間為小歌詞,得花間遺韻。劉攽《中山詩話》說:“無獻尤喜馮延巳歌詞,其所自作,亦不減延巳樂府。”也就是說他的詞風酷似馮延巳。但從這首詞來看,它的閑雅風調雖似馮詞,而其華貴氣象倒有點象溫庭筠的作品。不過溫詞的華貴,大都表現在詞藻上的鏤金錯采,故王國維以“畫屏金鷓鴣”狀其詞風。晏詞的華貴卻不專主形貌,而在於精神。“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綉,而惟說其氣象,若‘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見吳處厚《青箱雜記》)這首詞中所寫的風,正與上舉兩例相似。它所塑造的形象,藉用晁補之評論其子晏幾道詞的說話,一看就知道“不是三傢村中人”,而是一個雍容閑雅的士大夫。
清平樂(紅箋小字)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鈎。人面不知何處,緑波依舊東流。 |
|
《清平樂》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題解】
作者先用白描手法寫出留人不住,藉酒澆愁,醉中對方卻已登舟離去的悵恨,然後,他想像情人舟行春水,處處聞鶯的明麗風光,不言怨而自含怨意:唯其無情故能毅然離去,又能領略春光的歡樂。作者又使用對比法,描寫自己伫立渡頭的冷清和依戀,古人有折柳贈別的風習,柳諧“留”音,依依楊柳也象徵着惜別之情,“渡頭”兩句用移情法傾訴作者的離愁別恨,貼切而柔婉。“結句殊怨,然不忍割”(《宋四傢詞選》)。晏幾道是一位情癡,故言情之作多刻骨銘心之語,感人肺腑,本詞即是一例。
【註釋】
1、留人不住二句:鄭文寶《柳枝詞》:“亭亭畫舸係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此處翻用其意。
2、渡頭楊柳二句:劉禹錫《楊柳詞》:“長安陌上無窮柳,唯有垂楊管別離。”此處化用其意。
3、錦書:書信的美稱。
【清平樂】晏幾道
蕙心堪怨,也逐春風轉.丹杏墻東當日見,幽會緑窗題遍.
眼中前事分明,可憐如夢難憑.都把舊時薄幸,衹消今日無情.
[評析]
晏幾道的詞作,詞彩比較華麗,意象也比較密集,但他處理得相當流動,絶無平板凝滯之病,這可以說是糅合了花間詞與南唐詞的特點。而詞句的精巧新穎,也是明顯的長處。
【清平樂】晏幾道
幺弦寫意,意密弦聲碎.書得鳳箋無限事,猶恨春心難寄.
臥聽疏雨梧桐,雨餘淡月朦朧.一夜夢魂何處,那回楊葉樓中.
【清平樂】晏幾道
波紋碧皺,麯水清明後.折得疏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
歸來紫陌東頭,金釵換酒消愁.柳影深深細路,花梢小小層樓.
【清平樂】晏幾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歸了。拾蕊人稀紅漸少。葉底杏青梅小。
小瓊閑抱琵琶。雪香微透輕紗。正好一枝嬌豔,當筵獨占韶華。
【清平樂】晏幾道
煙輕雨小。紫陌香塵少。謝客池塘生緑草。一夜紅梅先老。
旋題羅帶新詩。重尋楊柳佳期。強半春寒去後,幾番花信來時。
【清平樂】晏幾道
可憐嬌小。掌上承恩早。把鏡不知人易老。欲占朱顔長好。
畫堂秋月佳期。藏鈎賭酒歸遲。紅燭淚前低語,緑箋花裏新詞。
【清平樂】晏幾道
紅英落盡。未有相逢信。可恨流年凋緑鬢。睡得春酲欲醒。
鈿箏曾醉西樓。朱弦玉指梁州。麯罷翠簾高捲,幾回新月如鈎。
【清平樂】晏幾道
春雲緑處。又見歸鴻去。側帽風前花滿路。冶葉倡條情緒。
紅樓桂酒新開。曾攜翠袖同來。醉弄影娥池水,短簫吹落殘梅。
【清平樂】晏幾道
西池煙草。恨不尋芳早。滿路落花紅不掃。春色漸隨人老。
遠山眉黛嬌長。清歌細逐霞觴。正在十洲殘夢,水心宮殿斜陽。
【清平樂】晏幾道
笙歌宛轉。臺上吳王宴。宮女如花倚春殿。舞綻縷金衣綫。
酒闌畫燭低迷。彩鴛驚起雙棲。月底三千綉戶,雲間十二瓊梯。
【清平樂】晏幾道
暫來還去。輕似風頭絮。縱得相逢留不住。何況相逢無處。
去時約略黃昏。月華卻到朱門。別後幾番明月,素娥應是消魂。
【清平樂】晏幾道
雙紋彩袖。笑捧金船酒。嬌妙如花輕似柳。勸客千春長壽。
豔歌更倚疏弦。有情須醉尊前。恰是可憐時候,玉嬌今夜初圓。
【清平樂】晏幾道
寒催酒醒。曉陌飛霜定。背照畫簾殘燭影。斜月光中人靜。
錦衣才子西徵。萬重雲水初程。翠黛倚門相送,鸞腸斷處離聲。
【清平樂】晏幾道
蓮開欲遍。一夜秋聲轉。殘緑斷紅香片片。長是西風堪怨。
莫愁傢住溪邊。採蓮心事年年。誰管水流花謝,月明昨夜蘭船。
【清平樂】晏幾道
瀋思暗記。幾許無憑事。菊靨開殘秋少味。閑卻畫闌風意。
夢雲歸處難尋。微涼暗入香襟。猶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淺燈深。
【清平樂】晏幾道
鶯來燕去。宋玉墻東路。草草幽歡能幾度。便有係人心處。
碧天秋月無端。別來長照關山。一點懨懨誰會,依前憑暖闌幹。
【清平樂】晏幾道
心期休問。衹有尊前分。勾引行人添別恨。因是語低香近。
勸人滿酌金鍾。清歌唱徹還重。莫道後期無定,夢魂猶有相逢。 |
|
【清平樂】歐陽修
小庭春老,碧砌紅萱草。長憶小闌閑共繞,攜手緑叢含笑。
別來音信全無,舊期前事堪猜。門掩日斜人靜,落花愁點青苔。
【清平樂】馮延巳
雨晴煙晚,緑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捲。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清平樂】李清照
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翻譯】
上片憶昔。雪裏梅開,預示着鶯飛草長,鳥語花香的春之降臨。它引起詞人新的希望和幸福的追求。於是插梅而醉。這個“醉”包含着兩層意思:一是因梅花開放而産生了如醉如癡的內心躁動;二是因內心之躁動而醉飲。飲又不能澆愁,故而挼(ruó)梅。揉搓,是內心不寧靜的一種下意識動作。而挼盡梅花也無好意緒,衹贏得清淚如許!
下片傷今。又到了梅花開放的季節。而自己飄淪天涯,顛沛流離的生活已使兩鬢斑斑。結末作憂患語:昔年雖無意緒,但畢竟“春心‘還’共花爭發”,有插梅、挼梅之舉。而今天,尚未踏雪尋梅,就已從晚來風勢中預感連賞梅之事也難以實現了。
10.李清照
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解析】
上片憶昔。雪裏梅開,預示着鶯飛草長,鳥語花香的春之降臨。它引起詞人新的希望和幸福的追求。於是插梅而醉。這個“醉”包含着兩層意思:一是因梅花開放而産生了如醉如癡的內心躁動;二是因內心之躁動而醉飲。飲又不能澆愁,故而挼(ruó)梅。揉搓,是內心不寧靜的一種下意識動作。而挼盡梅花也無好意緒,衹贏得清淚如許!
下片傷今。又到了梅花開放的季節。而自己飄淪天涯,顛沛流離的生活已使兩鬢斑斑。結末作憂患語:昔年雖無意緒,但畢竟“春心‘還’共花爭發”,有插梅、挼梅之舉。而今天,尚未踏雪尋梅,就已從晚來風勢中預感連賞梅之事也難以實現了。
這首詞表現了一個熱愛生活又屢經患難的老婦的絶望的心聲。
11.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譯文】
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腸寸斷。就象白雪飄飛的階下落梅一樣零亂,把它拂去了又飄灑得一身滿滿。
鴻雁已經飛回而音信毫無依憑,路途遙遠夢中要回去也難形成。離別的愁恨正象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生。
【簡析】
此詞一說係後主乾德四年(966)其弟從善入宋久不得歸,因思念而作。如其可信,則上片不妨可視為就己方落筆,點出春暮及相別時間,那落了一身還滿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還來;而下片可看作由彼方措意,說從善留宋難歸,托雁捎信無憑,心中所懷的離恨,就好比越走越遠還生的春草那樣無邊無際。兩者相形,倍覺愁腸寸斷的凄苦和離恨常伴的幽怨。歇拍兩句從動態寫出離恨的隨人而遠,尤顯生動,為人所稱。
劈頭一個“別”字,領起全文,結出腸斷之由,發出懷人之音。“砌下”二句,承“觸目”二字而來。“砌下”即階下:“落梅如雪”,一片潔白。白梅為梅花品種之一,花開較晚,故春已過半,猶有花俏。“如雪亂”,是說落梅之多。梅白如雪,盡為冷色,畫面的冷寂,色調的愁慘,不正是寓示着人生的哀傷、離情的悲涼麽?“亂”字尤語意雙關。此時思緒之亂决不亞於落梅之亂。“拂了一身還滿面”,亦以象徵手法表達自己掃不盡的離愁。梅花越落越多,而離愁亦拂去仍來。一筆兩到,於婉麯回環中見出情思。這兩句,詞人巧妙地將感時傷別的抽象之愁緒,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天真純情的藝術造型。花下久立戀戀不去,落梅如雪,一身潔白,是個深情的懷人形象,境界很高潔,拂了還滿,而又潔白如雪,十分純潔。《花間集》中就難以找到這樣的詞境和格調。
下闋仍承“別來”二字,加倍寫出離愁。古人有雁足傳書的故事。“雁來音訊無憑”是說雁來了,信沒來;雁歸了,而人未歸。“路遙歸夢難成”,從對方難成歸夢說起,是深一層的寫法。極寫離人道途之遠,欲歸未能。信亦無,夢亦無,剩下的衹有情天長恨了,於是逼出結尾二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把懷人的情思比作遠連天邊的春草,正在不斷地繁衍滋生。《楚辭.招隱士》雲:“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樂府《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雲:“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則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詩傢習慣用春草以賦離情。李煜則用以入詞,用了“更行”、“更遠”、“還生”三外簡短的詞句,將復迭和層遞等修辭手法交織於一句,以春草的隨處生長比離恨的綿綿不盡,委婉,深沉,餘思不盡。“春草”既是喻象,又是景象,更是心象。隨着它的“更行列遠”,嚮天涯之盡頭,拓開了人的視野和時空的距離。人走得愈遠,空間的距離拉得愈大,春草也就蔓延得更多,直至視野盡處那一片虛化了的,模糊了的空間。詞人的滿腔離愁別緒,也隨之化入了漫漫大氣,離情之深,無可言狀了。這種虛實相生的手法,使形象化入漫漫時空,促人深思聯想,與《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句,有異麯同工之妙。秦少遊《八六子》詞所寫的“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就是化用李煜此詞。
另有賞析為:
詞的首字為“別”,全詞在寫離情。
詞的開端點明事由和季節。“春半”本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之時,皆因一“別”字讓人舉首觸目間柔腸寸斷,觸目之景則是:梅蕊繽紛,零落如雪,鴻雁南歸,錦書無着。睹景傷情,徒增愁恨。“路遙歸夢難成”又翻出一層意來。夢之成否,與“路遙”何幹?偏是無理之句,見至誠之情!後主之詞,素以白描見功力,淡筆勾勒,簡淨真淳,流走如珠,自然天成,毋庸贅語多釋,此處想從意象角度拈出兩處說說。
其一是,“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似純在寫景,寫自然界的梅落如雪之物狀。可細味此二句,卻感到一個“癡”字,正悄悄嚮我們走來,並逐漸彌漫全詞,而抒情主人公正伫立於斯。“砌下”“還滿”寫出了落花之多,伫立之久,表現出詞人無限憐惜傷悼的情懷,這裏既有對落花的憐惜之意,又有對生命的傷悼之情。“如雪”二字寫出了那份純淨和無瑕,整個畫面空靈脫俗,毫無沾滯,意境清冷靜寂,“亂”字又與“柔腸斷”呼應,這便形成了意象的構建——字字寫物,字字寫實;卻字字寫人,字字寫意。將意與象離析又重合,形成了象外之意,從而使全詞氤氳起別樣的情韻。
其二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遠接天涯,綿綿無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愁別恨,形象可感。此處的春草,既可是詞人眼前的實景:愁恨齊涌心上之時,正是草色無邊,一碧無情之景籠於目前!又可是離恨的象徵,憂愁本是不可名狀的無形之物,卻藉春草之葳蕤延展,寫愁思的廣阔之際。此處的春草既是景象,又是喻象,滲透了作者情志,還是心象。這種奇特的意象由於作者賦予深情,自然産生出情與景合,思與境偕的藝術效果,這樣的例子在古詩文中俯拾皆是。譬如《楚辭》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樂府中“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別賦》中“閨中風暖,陌上草薫”,唐詩中“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皆是描摹春草以抒心麯,為情設景,又在體物吟詠間,因景生情,從而情景合一,交融無間。
【註釋】
(1)李煜:五代時期南唐的國君,又稱做南唐後主者李後主。在位十五年,過的是偷安、享樂的生活,卻是寫詞名手,他的表現才能很高,運用樸素、洗練的語言,不加修飾,寫起來生動深刻,極具感染力,在唐末五代詞中具有極高的成就。
(2)春半:春意春濃。
(3)雁來音信無憑:古人謂鴻雁可以傳書,此處為雁來信不來,憑,依據,依靠。 |
|
毛主席 | 詩詞賞析 | 村居 | 辛棄疾 | 詩句 | 宋詞 | 詩詞 | 文學 | 古典文學 | 晏殊 | 詞作 | |
|
|
清平樂令 | 括清平樂 | 清平樂一 | 清平樂二 | 清平樂三 | 清平樂四 | 清平樂橘 | 清平樂雪 | 三亞清平樂 | 清平樂會昌 | 清平樂·送春 | 清平樂·宮怨 | 清平樂·秋收 | 清平樂·春晚 | 破子清平樂 | 清平樂石榴 | 清平樂再和 | 清平樂木犀 | 清平樂私情 | 清平樂飲宴 | 清平樂秋詞 | 清平樂重九 | 清平樂贈妓 | 清平樂漁父 | 清平樂木樨 | 清平樂元夕 | 清平樂上元 | 清平樂村居 | 清平樂詠蝶 | 清平樂詠蛙 | 清平樂詠螢 | 清平樂閨情 | 清平樂應製 | 清平樂宮怨 | 清平樂詠蚊 | 清平樂詠蟬 | 清平樂詠星 | 清平樂詠風 | 清平樂詠雨 | 清平樂詠雲 | 清平樂宮詞 | 清平樂越調 | 清平樂詠月 | 清平樂瑞香 | 清平樂感懷 | 清平樂梅影 | 清平樂秋暮 | 清平樂登第 | 清平樂春晚 | 清平樂熟水 | 清平樂同前 | 清平樂懷人 | 清平樂舒州 | 清平樂詠雪 | 清平樂炮慄 | 清平樂次韻 | 清平樂秋葉 | 清平樂·呈昌父 | 清平樂柬邢宰 | 清平樂壽林守 | 清平樂壽某翁 | 清平樂次雲韻 | 清平樂贈歌者 | 清平樂詠木犀 | 清平樂越上作 | 清平樂贈棋者 | 清平樂陽春亭 | 清平樂三白圖 | 清平樂詠促織 | 清平樂贈處梅 | 清平樂留靜得 | 清平樂壽伯母 | 清平樂六盤山 | 清平樂大石調 | 清平樂春夜麯 | 清平樂壽道夫 | 清平樂三之三 | 清平樂詠岩桂 | 清平樂和晁倅 | 清平樂絳河清 | 清平樂般涉調 | 清平樂示知命 | 清平樂二之一 | 清平樂二之二 | 清平樂三之一 | 清平樂三之二 | 清平樂千葉芝 | 清平樂·春宵睡重 | 清平樂·陰晴未定 | 清平樂·秋光燭地 | 清平樂·留不住人 | 清平樂·惱煙撩露 | 清平樂·風光緊急 | 清平樂·采芳人杳 | 清平樂·留人不住 | 清平樂·年年雪裏 | 清平樂·金風細細 | 清平樂·紅箋小字 | 清平樂·春歸何處 | 清平樂·離腸宛轉 | 清平樂·鳳城春淺 | 清平樂·圖書一室 | 清平樂·美人嬌小 | 清平樂·東風依舊 | 清平樂·候蛩凄斷 | 清平樂·再次前韻 | 清平樂·宮腰束素 | 清平樂·晚鶯嬌咽 | 清平樂·黃金殿裏 | 清平樂·賦木犀詞 | 清平樂·清詞索笑 | 清平樂·題上盧橋 | 清平樂·風高浪快 | 清平樂·別來春半 | 清平樂·雨晴煙晚 | 清平樂·太山上作 | 清平樂初夏舞宴 | 清平樂早起聞鶯 | 清平樂問訊梅花 | 清平樂壽潘文叔 | 清平樂和石次仲 | 清平樂勸陳參政 | 清平樂勸王樞使 | 清平樂遊石頭城 | 清平樂李漕生日 | 清平樂次曾守韻 | 清平樂席上贈人 | 清平樂趙圍避暑 | 清平樂別苗仲通 | 清平樂題倦耕圖 | 清平樂平原放馬 | 清平樂書梔子扇 | 清平樂和劉製幾 | 寓清平樂客盱江 | 清平樂江上重九 | 清平樂題草窗詞 | 清平樂再次前韻 | 清平樂壽吳毅夫 | 清平樂聽楊姝琴 | 清平樂對晚菊作 | 清平樂眠大石調 | 清平樂蔣桂戰爭 | 清平樂贈韓叔夏 | 清平樂夏日遊湖 | 清平樂賦木犀詞 | 清平樂題上盧橋 | 清平樂·為兒鐵柱作 | 清平樂擬太白應製 | 清平樂橫玉亭秋倚 | 清平樂杜陵春遊圖 | 清平樂贈教坊樂師 | 清平樂為兒鐵柱作 | 清平樂丹陽舟中作 | 清平樂居厚弟生日 | 清平樂奉酬韓叔夏 | 清平樂一名憶蘿月 | 清平樂己卯長至作 | 清平樂贈遊簿侍兒 | 清平樂萍鄉必東館 | 清平樂申中吳對雪 | 清平樂代使相勸酒 | 清平樂建安泛舟作 |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 清平樂·憶吳江賞木樨 |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 |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 清平樂令·簾捲麯闌獨倚 | 清平樂·會昌 | 清平樂·蔣桂戰爭 | 清平樂·村居 | 清平樂·六盤山 | 清平樂·五月十五夜玩月 | 清平樂(宮怨) | 清平樂(宮詞) | 清平樂(留靜得) | 清平樂(壽伯母) | 清平樂.宮詞 | 清平樂(趙圍避暑) | 清平樂(熟水) | 清平樂(李漕生日) | 清平樂(同前) | 清平樂(遊石頭城) | 清平樂(登第) | 清平樂(春晚) | 清平樂(席上贈人) | 清平樂(雪) | 清平樂(贈歌者) | 清平樂(贈遊簿侍兒) | 清平樂(勸王樞使) | 清平樂(勸陳參政) | 清平樂(代使相勸酒) | 清平樂(次曾守韻) | 清平樂(建安泛舟作) | 清平樂(題上盧橋) | 清平樂(為兒鐵柱作) | 清平樂(賦木犀詞) | 清平樂(贈妓) | 清平樂(壽道夫) | 清平樂(詠岩桂) | 清平樂(和晁倅) |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