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坦然 tǎnrán
 [have no misgiving;calm;unperturbed]∶坦白,心安
 坦
 tǎn
 〈形〉
 (形声。从土,旦声。本义:平而宽广)
 同本义 [even;level]
 坦,安也。——《说文》
 道坦坦。——《易·履》
 坦坦,平也。——《广雅》
 坦气修通。——《管子·板法》。注:“平也。”
 又如: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坦夷(土地开阔平坦);坦坦(平宽的样子);坦迤(地势平缓而连绵不断);坦途(平坦的路)
 心安,宽舒 [composed]。如:坦笑(泰然自若地笑);坦气(心平气静);坦步(安闲自在地步行)
 坦率,显明 [frank]
 君子坦荡荡。——《论语》
 又如:坦挚(坦率而真诚);坦怀(开诚相见;胸怀坦荡);坦衷(襟怀坦率);坦易(坦率平易);坦直(坦白直率);坦夷(坦率平易)
 平易 [modest]。如:坦遂(平易而畅达);坦朴(平易质朴)
 坦
 tǎn
 〈名〉
 旧称女婿为“坦”。常尊称人之婿曰“令坦” [son-in-law]。如:坦腹东床(做女婿);坦床(女婿)
 姓
 坦
 tǎn
 〈动〉
 敞开 [open]
 坦腹江亭暖,长呤野望时。——杜甫《江亭》
 又如:坦怀(敞开胸怀)
 露出;吐露 [reveal;show;tell]
 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老舍《龙须沟》
 坦白
 tǎnbái
 [frank;candid;open;honest]∶直率纯正
 [confess]∶承认罪过,如实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或罪行],以获赦罪或宽大处理
 [honest and upright]∶平直清廉
 性清方以自处,政坦白而莫欺。——宋·范仲淹《祭陕府王待制文》
 [show the whites of one's eys]∶翻白眼
 已知他服洋膏子去了,一惊非小!连唤几声老爷,已是不应,只是双眼坦白。——《廿载繁华梦》
 【人物】坦然,明代医僧。居歙县(今属安徽)北八十里的箬岭上。擅长针灸,所用针纤细如毛,长不过寸许,一投辄效。某人瘫痪二年,屡针不效,静思恍然:“此人皮肉肥厚,短针不足用也。”乃易金针长五寸,一针而愈。复针胡振声中风僵卧两天,旋愈。奇验多类此。
 |  |  |  | 坦然 坦然   明代医僧。居歙县(今属安徽)北八十里的箬岭上。擅长针灸,所用针纤细如毛,长不过寸许,一投辄效。某人瘫痪二年,屡针不效,静思恍然:“此人皮肉肥厚,短针不足用也。”乃易金针长五寸,一针而愈。复针胡振声中风僵卧两天,旋愈。奇验多类此。 |  |  |  |  n.:  have no misgiving,  extensively,  unperturbed,  undisturbed adj.:  calm
 |  |  |  |  adv.  tranquille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