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拼音: dāng rén bù ràng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解释: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资料来源: 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 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例子: 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当仁不让
语出《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 于师。”意谓面临仁义,即使对老师也不必谦让◇泛指对应该做的事,就主动承担,不谦让推辞。 dāng rén bù ràng dāng rén bù ràng当仁不让 dāng rén bù ràng
当:面对。仁:正义之事。《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 于师。”后以“当仁不让 ”表示应做之事,就应积极主动去做,不能推托 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 。——《后汉书·曹褒传》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 於师。” 朱熹 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主动去做,绝不推诿。《后汉书·曹褒传》:“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 ,吾何辞哉!” 清 钱谦益 《与惟新和尚书》:“当仁不让 ,舍我其谁!” 吴组缃 《山洪》二九:“他以一种当仁不让 的神气立刻接受了委托,兴奋的跳着去了。” 【拼 音】 dāng rén bù ràng
【解 释】 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当:面对着,向着。仁:儒家思想的核心,可解释为“正义”,这里引申为应该做的事。让:退让,避让,谦让。
【出 处】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典 故】 “仁”,可以说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究竟何谓‘仁’?”
孔子回答说:“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即可。”
子张又问:“怎样做到恭、宽、信、敏、惠呢?”
孔子解释说:“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情的心叫敏;没有苛刻的心叫惠。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如果一个人承担了‘仁’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地去做,不可有半点的谦让之心。即使老师在面前,也不必同他谦让(当仁,不让于师)。”
古文部分: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
【示 例】 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失 误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 ,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2005全国高考三卷
这里的“当仁不让 ”就用错了,应该改为“众望所归”“不负众望”等。
【近义词】 义不容辞、理所当然
【反义词】 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n.: not decline to shoulder a responsibility, in good cause do not lag behind, take sth. as one's obligation accomploir sans hésitation une tâche dictée par la nécessité d'une cause juste, ne pas se dérober au devoir qui nous incombe, Quand il s'agit de faire le bien, il ne faut pas chercher à s'esquiver 义不容辞 , 匹夫有责 , 责无旁贷 , 敬事不暇 , 置身其中 , 在所不辞 , 责有攸归 , 责有所归 势不两立 , 各奔东西 , 各奔前程 , 大谬不然 , 大错特错 , 不共戴天 , 两败俱伤 , 刻骨仇恨 , 分别 , 分手 , 冰炭不同器 , 冰炭不相容 , 冰炭不投 , 离开某人 , 荒诞无稽 , 荒谬不经 , 荒谬绝伦 , 诞妄不经 , 水火不兼容 , 水火不相容 , 漠不相关 , 无关痛痒 , 怪诞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