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牝鸡司晨
目录
牝鸡司晨 Female chicken crows
拼音: pìn jī sī chén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解释: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资料来源: 《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例子: 听谗信佞,残杀忠良,驱逐正士,播弃黎老,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惟家之索。”(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pìn jī sī chén pìn jī sī chén
  牝:雌。司:掌管。母鸡代公鸡司晨。比喻妇人专权
No. 3
  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新唐书·文德长孙皇后传》
No. 4
  母鸡报晓。旧时贬喻女性掌权,所谓阴阳倒置,将导致家破国亡。语本《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孔 传:“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长孙皇后》:“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轰天雷》第五回:“家园寥落,谁教牝鸡司晨。”亦省称“ 牝晨 ”。《南史·后妃传论》:“ 后主 嗣叶,实败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 明 方孝孺 《戒妖文》:“牝晨羝乳,人以为异,斁伦败俗,其祸尤著。”
No. 5
  牝鸡司晨 ( pìn jī sī chén )
  解 释 牝鸡:母鸡;司:掌管。母鸡报晓。比喻妇女掌权当政。
  出 处 《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示 例 《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长孙皇后》:“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家之穷也,可乎?'”
  示例:听谗信佞,残杀忠良,驱逐正士,播弃黎老,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惟家之索。”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近义词 阴差阳错、牝鸡司旦
  故事:商纣王进攻苏国得到美女“妲己”,妲己看到蚂蚁爬上铜火盆被烫死,就告诉商纣王,纣王命人做两根铜柱,把犯人绑在铜柱上,用火烧热铜柱叫“炮烙”。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后感慨地说老母鸡一旦打鸣,家境就要衰落了。
  “误用”案例:“病鸡司晨”---转《咬文嚼字》2005年第三期25页,作者:李强
  京剧电视连续剧《风雨同仁堂》第七集中,汉奸黄维廉到同仁堂大掌柜刘某家,想用两千两银子收买同仁堂的延寿长生酒秘方,遭到了掌管同仁堂的乐大奶奶的严词拒绝。剧中人的对话、唱词都有字幕,其中有一句为:“同仁堂眼下可是病鸡司晨哪。”“病鸡司晨”让人莫名其妙。其实,这里的“病鸡”是“牝鸡”之误。
  雌性的鸟兽称为“牝”(pìn),“牝鸡”就是母鸡。“司晨”就是报晓,母鸡是不会“司晨”的。由于当时的同仁堂由孀居的乐大奶奶主事,自然有人不满;而旧时歧视妇女,便有人讽刺当家的乐大奶奶是“牝鸡司晨”。历史上就曾有人把武则天当权的时代称为“牝朝”。
  由于“牝”是个不常用的字,而“牝”和“病”读音又相近,便闹出了“病鸡司晨”的笑话。
英文解释
  1. n.:  a woman usurping man’ s power
近义词
包办代替, 越俎代庖, 垂帘听政, 一差二错, 阴差阳错, 牝鸡司旦, 三差五错, 铸成大错, 阴错阳差, 牝哹鸣辰
反义词
埋头苦干, 千真万确, 受之无愧, 名不虚传, 名副其实, 不务空名, 不容置疑, 不易之典, 不易之论, 井井有绪, 井井有条, 弃邪从正, 弃邪归正, 凿凿可据, 凿凿有据, 勿庸置疑, 的的确确, 确凿不移, 神色自若, 真是这样, 痛改前非, 面不改色, 言之凿凿, 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 言之有据, 言之成理, 言必有中, 言必有据, 言简意该, 言简意赅,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货真价实, 铁证如山, 铁案如山, 脚踏实地, 耳熟能详, 耳闻则诵, 耳闻目睹, 洗心革面, 洗心涤虑, 洗手不干, 持之有故, 有凭有据, 有条有理, 有根有据, 有案可稽, 无可争辩, 无可置疑, 无可置辩, 无庸置疑, 改过自新
包含词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牝鸡司晨,惟家之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