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bù kě shōu shí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事物破坏得十分严
解释: 收拾: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资料来源: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例子: 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的地步。(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谜语: 只收九人;只取玖名;定价九折出售
| | 谓无法整顿。 | bù kě shōu shí bù kě shōu shí | 形容事态严重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 形容事情坏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Describe something bad to the point of irreversible | 形容事情坏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明史·杨涟传》:“从来乱臣贼子,只争一念,放肆遂至不可收拾。” 巴金 《“豪言壮语”》:“﹝我﹞却没有想到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 | | 收拾:整顿、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 | 词 目 不可收拾
发 音 bù kě shōu shí
释 义 收拾:整顿,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说“一发不可收”后加一个“拾”,变褒为贬。
出 处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示 例 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的地步。(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 | 成语名称 不可收拾 汉语拼音 bù kě shōu shí 成语释义 收拾:整顿、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使用例句 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 | - n.: be hopeless, be impossible to pull back, get out of hand, irremediable, unmanageable, Out of hand, hopeless
| | - adj. irréparable, irrémédiable, gâchis
| | 不可救药, 病入膏肓, 气息奄奄, 无可救药, 人命危浅, 行将就木, 不治之症, 病入骨隨, 风烛残年, 枯木朽株, 日薄西山, 日薄崦嵫, 桑榆暮景, 人老珠黄, 膏肓, 病危 | | 半老徐娘, 千秋万世, 千秋万代, 如日中天, 如日方升, 宾客如云, 万古千秋, 万古长存, 万古长青, 一花独放, 徐娘半老, 兴旺发达, 繁荣富强, 繁荣兴旺, 繁荣昌盛, 热火朝天, 热气腾腾, 生机勃勃, 隆隆日上, 风云际会, 风起云涌, 风起潮涌, 败柳残花, 胜友如云, 蒸蒸日上, 蓬勃发展, 欣欣向荣, 残花落红, 残花败柳, 气势磅礴, 朝气蓬勃, 方兴未艾, 日升月恒, 旭日东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