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bào yú zhī sì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指坏人聚积的地方
解释: 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资料来源: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例子: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入~,而不自知其臭,其斯之谓乎?★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
|
|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 |
|
鲍:咸鱼;肆:店铺。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
亦作"鲍鱼之次" Also as "abalone of times" |
亦作“ 鲍鱼之次 ”。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王聘珍 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明史·余珊传》:“致陛下耳嚣目眩,忽不自知其在鲍鱼之肆矣。”亦省称“ 鲍肆 ”。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凡物皆久而后化,麝食香久则香,蜜採花久则甜,此芝室鲍肆之异习而渐化耳。” |
|
词 目 鲍鱼之肆
发 音 bào yú zhī sì
释 义 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鲍鱼:即渍鱼,有腥臭。卖渍鱼的店铺叫鲍鱼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
出 处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事例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入~,而不自知其臭,其斯之谓乎? ★清·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卷四) |
|
鲍鱼之次 |
|
如入鲍鱼之肆 | 如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其臭 | 如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其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