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 : 佛教用語 > 文與可
目錄
No. 1
  北宋仁宗時期的一位著名的畫傢姓文,名同,字與可,四川省梓潼縣人。他與蘇軾是表兄弟,曾任洋州(今陝西洋縣)知州。
  他特別擅長畫竹子,有"墨竹大師"之稱。他說:"我衹不過把心中的竹子畫出來罷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起源於他畫竹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盤的考慮和充分的把握。
  竹子開始生出時,衹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節、葉都具備了。從蟬破殼而出、蛇長出鱗一樣的狀態,直至像劍拔出鞘一樣長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長就有的。如今畫竹的人都是一節節地畫它,一葉葉地堆積它,這樣哪裏還會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畫竹必定要心裏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筆來仔細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畫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動手作畫,一氣呵成,以追上他所見到的,如兔子躍起奔跑、隼俯衝下搏,稍一放鬆就消失了。與可告訴我的是如此。我不能做到這樣,但心裏明白這樣做的道理。既然心裏明白這樣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這樣,是由於內外不一,心與手不相適應,沒有學習的過錯。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構思,但是作起來不熟練的,平常自己認為很清楚,可事到臨頭忽然又忘記了,這種現象難道僅僅是畫竹有嗎?
  子由寫了篇《墨竹賦》,把它送給與可,說:“丁廚子,是殺牛的,但講求養生的人從他的行動中悟出了道理;輪匠扁,是造車輪的,但讀書的人贊成他講的道理。如今您寄托意藴在這幅竹畫上,我認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難道不是嗎?”子由沒有作過畫,所以衹得到了他的意藴。象我這樣的人,哪裏僅僅是得到他的意藴,並且也得到了他的方法。
  與可畫竹,起初自己並不看重。四方的人們,帶着白絹來請他作畫的,在他的門口腳與腳互相碰踩。與可討厭他們,把白絹丟在地上駡道:“我將用這些白絹做襪子!”文人們傳道着他的話,作為話柄。等與可從當洋州太守回來,我正任徐州太守。與可把信寄給我說:“近來告訴文人們說:‘我們畫墨竹這一流派的人,已傳到近在徐州的蘇軾,你們可去求他畫。’做襪子的材料會聚集到您那裏去了。”信末又寫了一首詩,它的大概意思說:“打算用一段鵝溪絹,畫出寒竹萬尺長。”我對與可說:“竹子長萬尺,必須用絹二百五十匹。知道您是懶得動筆,希望得到這些絹罷了。”與可無話可答,就說:“我的話錯了,世上哪有萬尺長的竹子呢?”我就證實它,回答他的詩說:”世上也有八千尺長的竹,月光灑落空庭照出竹影這麽長。”與可笑起來說:“蘇先生真會說呀!但二百五十匹絹,我將用它們買些田回傢養老啊。”即把所畫的篔簹𠔌傾斜的竹子送給我,說:“這竹子衹有幾尺高,但有萬尺的氣勢。”篔簹𠔌在洋州,與可還令我作《洋州三十詠》,《篔簹𠔌》是其中之一。我的詩說:“漢水的高竹賤如蓬草,斧頭哪曾放過竹子?估計太守清貧貪饞,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了肚裏。”與可當天與他的妻子在篔簹𠔌遊玩,煮筍晚上吃,打開信得到了這首詩,忍不住笑起來,噴飯滿桌。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在陳州去世了。這年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曬書畫,看到這幅《篔簹𠔌偃竹》,放下畫捲痛哭失聲。從前曹孟德祭橋玄文,有不祭祀墳墓、車過腹痛的話頭;我的文章也記載了與可以往跟我戲笑的話,以見與可跟我這樣親密無間啊。
包含詞
題文與可墨竹書文與可墨竹
送文與可知湖州送文與可出守陵州
文與可學士墨君堂自題臨文與可畫竹
文與可有詩見寄雲文與可畫篔簹𠔌偃竹記
文與可畫篔簹𠔌偃竹記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湖橋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橫湖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竹塢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冰池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書軒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披錦亭和謝公定觀秘閣文與可枯木
贈文潛甥楊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文與可嘗雲老僧墨竹一派近在湖州吾竹雖不及石似過之此一捲公案不可無魯直正句因次韻
林子中以詩寄文與可及餘與可既歿追和其韻文與可有詩見寄雲待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次韻答之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北園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南園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金橙徑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此君庵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野人廬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寒蘆港
同揚景韓飲虞獻子江亭和壁間文與可題竜岩寺文與可怪石墨竹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六野人廬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九南園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二菡萏軒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八金登徑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橫湖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八望雲樓
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舊藏文與可墨竹未有對者叔祖閣學以一枝為惠
文與可有詩見寄雲︰待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次韻答之遊連山涌泉觀次文與可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篔簹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荼蘼洞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霜筠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吏隱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二樂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待月臺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天漢臺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望雲樓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蓼嶼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無言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露香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菡萏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禊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披錦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過溪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溪光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涵虛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荻蒲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二灙泉亭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待月臺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九過溪亭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四霜筠亭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三吏隱亭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六露香亭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七涵虛亭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七此君庵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三荼醾洞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三十北園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三書軒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八溪光亭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七蓼嶼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四篔簹𠔌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五寒蘆港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一楔亭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九天漢臺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六荻浦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一湖橋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五竹塢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五無言亭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一樂榭
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四冰池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北園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南園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金橙徑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此君庵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野人廬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寒蘆港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篔簹𠔌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荼蘼洞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菡萏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天漢臺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望雲樓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蓼嶼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荻蒲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竹塢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冰池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書軒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橫湖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湖橋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待月臺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二樂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禊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披錦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過溪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溪光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涵虛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露香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無言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霜筠亭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吏隱亭
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