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 : 佛教用语 > 文与可
目录
No. 1
  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四川省梓潼县人。他与苏轼是表兄弟,曾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他特别擅长画竹子,有"墨竹大师"之称。他说:"我只不过把心中的竹子画出来罢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与可告诉我的是如此。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作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
  子由写了篇《墨竹赋》,把它送给与可,说:“丁厨子,是杀牛的,但讲求养生的人从他的行动中悟出了道理;轮匠扁,是造车轮的,但读书的人赞成他讲的道理。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子由没有作过画,所以只得到了他的意蕴。象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的意蕴,并且也得到了他的方法。
  与可画竹,起初自己并不看重。四方的人们,带着白绢来请他作画的,在他的门口脚与脚互相碰踩。与可讨厌他们,把白绢丢在地上骂道:“我将用这些白绢做袜子!”文人们传道着他的话,作为话柄。等与可从当洋州太守回来,我正任徐州太守。与可把信寄给我说:“近来告诉文人们说:‘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传到近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画。’做袜子的材料会聚集到您那里去了。”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大概意思说:“打算用一段鹅溪绢,画出寒竹万尺长。”我对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必须用绢二百五十匹。知道您是懒得动笔,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与可无话可答,就说:“我的话错了,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就证实它,回答他的诗说:”世上也有八千尺长的竹,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竹影这么长。”与可笑起来说:“苏先生真会说呀!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它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即把所画的筼筜谷倾斜的竹子送给我,说:“这竹子只有几尺高,但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还令我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是其中之一。我的诗说:“汉水的高竹贱如蓬草,斧头哪曾放过竹子?估计太守清贫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谷游玩,煮笋晚上吃,打开信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喷饭满桌。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这年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幅《筼筜谷偃竹》,放下画卷痛哭失声。从前曹孟德祭桥玄文,有不祭祀坟墓、车过腹痛的话头;我的文章也记载了与可以往跟我戏笑的话,以见与可跟我这样亲密无间啊。
包含词
题文与可墨竹书文与可墨竹
送文与可知湖州送文与可出守陵州
文与可学士墨君堂自题临文与可画竹
文与可有诗见寄云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横湖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竹坞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冰池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书轩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披锦亭和谢公定观秘阁文与可枯木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文与可尝云老僧墨竹一派近在湖州吾竹虽不及石似过之此一卷公案不可无鲁直正句因次韵
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与可既殁追和其韵文与可有诗见寄云待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次韵答之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北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南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金橙径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此君庵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野人庐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寒芦港
同扬景韩饮虞献子江亭和壁间文与可题龙岩寺文与可怪石墨竹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六野人庐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九南园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二菡萏轩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八金登径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横湖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八望云楼
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旧藏文与可墨竹未有对者叔祖阁学以一枝为惠
文与可有诗见寄云︰待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次韵答之游连山涌泉观次文与可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筼筜谷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荼蘼洞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霜筠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吏隐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二乐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待月台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天汉台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望云楼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蓼屿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无言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露香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菡萏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禊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披锦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过溪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溪光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涵虚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荻蒲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二灙泉亭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待月台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九过溪亭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四霜筠亭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三吏隐亭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六露香亭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七涵虚亭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七此君庵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三荼醾洞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三十北园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三书轩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八溪光亭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七蓼屿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四篔簹谷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五寒芦港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一楔亭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九天汉台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六荻浦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一湖桥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五竹坞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五无言亭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一乐榭
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四冰池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北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南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金橙径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此君庵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野人庐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寒芦港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筼筜谷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荼蘼洞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菡萏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天汉台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望云楼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蓼屿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荻蒲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竹坞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冰池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书轩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横湖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待月台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二乐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禊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披锦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过溪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溪光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涵虚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露香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无言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霜筠亭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吏隐亭
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