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 唐詩 > 杜甫
目錄
杜甫 Du Fu 唐(712~770) 襄陽

詩詞《詠懷古跡之五 Thoughts of Old Time V》   《登高 A Long Climb》   《客至 A Hearty Welcome to Vice-prefect Cui》   《春望 A Spring View》   《八陣圖 The Eight-sided Fortress》   《月夜 On a Moonlight Night》   《兵車行 A Song of War-chariots》   《詠懷古跡之二 Poetic Thoughts on Ancient Sites II》   《秋興八首 Autumn 8》   《傷春五首 Spring and 5》   更多詩歌...
杜甫:自覺的詩人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字子美,號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生於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唐朝現實主義詩人。杜審言之孫。開元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後寓居長安近十年。及安祿山軍陷長安,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居秦州同𠔌。又移傢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工部。晚年攜傢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

[杜甫與中唐詩歌]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使唐王朝迅速地由繁盛轉入衰亂,唐詩
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從盛唐詩歌的情況來看,儘管那個時代的一些文人出於各種原
因對前代詩歌進行了激烈的抨擊,但從魏晉南北朝到盛唐,詩歌發展的延續性在一些基
本特徵上是很顯著的:儒傢傳統中以詩為政治與教化之工具的觀念在實際創作中很少被
認真看待,詩始終是一種個人性的藝術創造,是表現詩人生活情懷與人生理想的審美形
式。而盛唐詩人的激蕩的熱情與浪漫的幻想,更使詩成為華彩的樂章。而到了中唐,首
先可以看到詩歌與時事政治的關聯加強了。這本身當然不是什麽缺點,杜甫許多這一類
型的詩作都具有感人的力量,對於唐詩的內容是很重要的開拓。但同時需要註意到,這
一種關聯的加強常常伴隨着詩人個體意識的削弱和對於國傢的依附意識的加強,伴隨着
儒傢文學觀念的加強。這在杜甫已不能免,在元結、白居易等詩人那裏則更突出。而另
一方面,作為盛唐詩歌主要特徵的激情的表現,在中唐詩歌中也受到了抑製。杜甫詩的
“沉鬱”,實際就是激情受到理性的抑製的結果。在其他詩人那裏,激情或轉化為怪誕,
或轉化為哀苦,乃至退化為閑適、瑣細。
  毫無疑問,唐代文化富於創造性的生命力並不是在中唐就消失了。甚至,中唐詩歌
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各種不同風格之間的差異,比盛唐詩給人的印象要更為強烈;中唐
詩人對語言表現形式的關註,也比盛唐詩人更為深入。從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
到李賀的嘔心瀝血覓詩句,賈島的苦吟,詩人們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唐詩總體上的
繁榮多彩,與他們(也包括晚唐詩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詩歌中豪邁自信、自由飛
揚的精神,在這時確實是開始減退了。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自明代高棅明確把唐詩劃分成初、盛、中、晚四階段以來,人
們習慣把杜甫歸為盛唐詩人,這是出於要同時充分肯定盛唐詩和杜詩的典範價值的考慮。
但從唐代社會和唐詩的變化的實際情況來看,這樣劃分並不合理,所以我們不采此說。
  杜甫與李白一嚮被視為唐詩世界中兩座並峙的高峰,同時,他們也構成了唐詩的分
野。儘管李、杜的年齡衹相差十一歲,他們也都經歷過唐王朝的全盛時代和由盛入衰的
安史之亂,但他們的創作,卻存在某些根本的不同。李白詩歌的主導風格,形成於大唐
帝國最為輝煌的年代,以抒發個人情懷為中心,詠唱對自由人生的渴望與追求,成為其
顯著特徵。
  而杜甫詩歌的主導風格,卻是在安史之亂的前夕開始形成,而滋長於其後數十年天
下瓦解、遍地哀號的苦難之中。因此,流響於剛剛過去的年代中的充滿自信、富於浪漫
色彩的詩歌情調,到了杜甫這裏便戛然而止。在飄零的旅途上,杜甫背負着對於國傢和
民族命運的沉重責任感,凝視着流血流淚的大地,忠實地描繪出時代的面貌和自己內心
的悲哀。這種深入社會、關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視寫實的創作傾嚮,和由此帶來的語
言表現形式方面的一係列變化,不僅標志了唐詩內容與風格的重大轉折,也對中唐以後
直至宋代詩歌的發展,造成了深刻的影響。
  但是,盛唐詩歌的一些重要特徵,在杜甫的詩歌創作中仍然有所體現。激情雖然在
他的詩中受到抑製,卻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雄偉壯大之美,也仍然是詩人的愛好。
他的那些關於時事政治的詩篇,大抵是真誠情感的流露和結晶,而並非以預定的社會功
利目的為首要的出發點。從這些方面來說,杜甫與盛唐文化終究有很深的關聯。
  一、杜甫的生平和個性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鞏縣(今屬河南)。他出身於一個具有悠久傳統的
官僚世傢,自十三世祖杜預以下,幾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職,所以杜甫自豪地
稱為“奉儒守官,未墜素業”(《進雕賦表》)。其母係為唐代士族中門第最高的清河
崔氏。衹是杜甫的父親杜閑衹做到奉天縣令,這個家庭已呈衰落之象。
  家庭給予杜甫正統的儒傢文化教養,和務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雄心。所以,終
其一生,高蹈出世的念頭很少占據他的頭腦。另外,唐代是重視詩歌的時代,而杜甫的
祖父杜審言正是武後朝中最著名的詩人,這更加深了杜甫對詩歌的興趣。他曾很驕傲地
對兒子說:“詩是吾傢事。”(《宗武生日》)追求仕途事業和不朽的詩名,共同構成
了杜甫的人生軌道。
  杜甫早慧,據稱七歲便能寫詩,十四、五歲時便“出遊翰墨場”(《壯遊》),與
文士們交遊酬唱。二十歲以後十餘年中,杜甫過着漫遊的生活。這既是為了增長閱歷,
也是為了交結名流、張揚聲名,為日後的仕進作準備。他先到了吳越一帶,江南景物和
文化,給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二十四歲時,杜甫赴洛陽考試,未能及第,又浪遊齊、
趙,度過一段狂放的生活,他後來回憶說:“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壯遊》)三十三歲時,杜甫與李白相識於洛陽,又在梁、宋一帶為豪俠之遊。
李白當時已是名震天下的詩人,他的特殊風采和出衆才華,深深吸引了杜甫。
  杜甫稱做官為他們傢族的“素業”——世代相襲的職業,他的各種文化教養都是與
這一點相聯繫的。三十五歲左右,杜甫來到長安求取官職。開始,他滿懷信心,“自謂
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並相信自己能“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
二十二韻》),但滯留十年卻一再碰壁。這可能是因為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夠有力,而把
持權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對引進人才采取阻礙的態度。大約在杜甫到長安不久,父親就
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變得艱睏起來,為了生存,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於權貴
門下,作詩投贈,希望得到他們的引薦。此外,他還多次嚮玄宗皇帝獻賦,如《雕賦》、
《三大禮賦》等,指望玄宗對他的文才投以青睞。種種努力的結果,是到天寶十四載纔
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樣一個卑微的官職,而這已是安史之亂的前夕。
  天寶後期,唐代社會雖維持着表面的繁盛,卻已處處埋伏危機。這主要表現在三個
方面:一是玄宗和他的邊將們一意開拓疆土、窮兵黷武的政策,導致國力空虛、民生艱
難,許多人無辜死亡;二是玄宗沉湎於享樂,李林甫、楊國忠等人擅權專政,阻塞言路,
政治變得昏暗;三是為玄宗所寵信的安祿山身兼三節度使,手握雄兵,威脅到國傢的統
一。處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現實中的弊病,當一場大崩潰即將到來時,杜甫透過個人
的不幸看到了國傢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寶十一載(752),杜甫寫下了他的名篇
《兵車行》,以嚴肅的態度,真實地記錄下人民被驅往戰場送死的悲慘圖景。這首詩標
志了杜甫詩歌的轉變。此後,他又寫出《前出塞》九首,繼續對災難性的開邊戰爭提出
質疑;寫出《麗人行》,揭露玄宗寵妃楊玉環的親族窮奢極欲的生活。而長詩《自京赴
奉先詠懷五百字》,更把最高統治集團醉生夢死的情狀與民間饑寒交迫的睏境加以尖銳
的對照,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震撼人心的詩句概括了社會的黑暗和不合
理。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一度被睏於叛軍占據下的長安。後來衹身逃出,投奔駐在鳳
翔的唐肅宗,被任為左拾遺。這是一個從八品的諫官,地位雖不高,卻是杜甫僅有的一
次在中央任職的經歷。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罷相而觸怒肅宗,後於乾元初被貶斥
為華州司功參軍。由於戰亂和饑荒,杜甫無法養活他的家庭,加之對仕途的失望,他在
乾元二年(759)丟棄了官職,進入在當時尚為安定富足的蜀中。從安史之亂爆發到杜
甫入川的四年,整個國傢處在劇烈的震蕩中,王朝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
活也充滿危險和艱難。而他的詩歌創作,因了血與淚的滋養,達到了顛峰狀態。
  《春望》、《月夜》、《悲陳陶》、《悲青坂》、《北徵》、《羌村》以及“三
吏”、“三別”等大量傳世名篇,從詩人浸滿憂患的筆下不絶涌出。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幫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後來,杜甫的故交嚴武
出任劍南東西川節度使,與杜甫過從甚密,對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顧。當嚴武第二次鎮蜀
時,並表薦杜甫擔任了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因此稱他為“杜工部”)。杜
甫是為了避亂謀食來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時間,他閑居草堂,生活確實比較安逸,當
時所寫吟詠草堂周圍自然景物的詩篇,也顯出一種清新閑淡的韻緻。但這種情形並沒有
維持很久。從全國來說,安史之亂雖於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結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勢並
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嚴重侵擾,甚至攻入長安,迫使代宗倉皇出逃;內
亂方面,則出現普遍的軍閥割據或半割據狀態,而政治的腐敗、官吏的橫暴,也是有增
無減。從蜀中地區來說,它既是吐蕃進攻的一個重點,也是容易發生軍閥割據的地方。
  就在嚴武二次鎮蜀的間隔時期,就曾發生一場嚴重的軍事叛亂,杜甫因此一度逃離
成都,攜傢流浪。一場暴烈的動蕩轉化為持續的衰亂,這使得杜甫對國傢的前途更覺失
望,他後期的詩歌,情緒甚至比安史之亂中更顯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嚴武去世,蜀中重又發生大亂,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憑依,
他又帶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條小船,過起流浪逃難的生活(或謂在嚴武去世前不久,杜
甫因所任工部員外郎之職由虛銜轉為實授,而離蜀赴長安)。最初的目的大概是要沿長
江東下出川,路途中卻因疾病和戰亂等緣故,滯留了很久。先是在雲安居住了一段時間,
後又在夔州居住了近兩年。到五十七歲那年,終於乘舟出三峽,卻仍是在湖北、湖南一
帶的水路上漂泊,最後於大歷五年、五十九歲上,在耒陽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艱難漂泊
的一生,在這裏得到一個凄涼的結束。
  “漂泊西南天地間”(《詠懷古跡》五首之一)的十一年,也是杜甫詩歌創作的重
要時期,留下的作品有一千餘首,占其《杜工部集》存詩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聞官
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秋興》、《諸將》、《詠懷古跡》、《旅夜書懷》
等,都是這一時期的優秀代表作。尤其以旅居夔州的二年為中心,杜甫的律詩創作達到
爐火純青的境界,可以說是杜詩的第二次高峰。
  在杜甫年輕時代,他的性格中就包涵着兩種不同的因素。
  一方面,他自幼接受儒傢正統文化的熏陶,把貴德行、重名節、循禮法視為基本的
人生準則;而同時,他也受到時代風氣的影響,有着頗為張狂、富於浪漫氣質的一面。
他的《壯遊》詩回憶往事,自稱“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飲酣視八極,俗物都
茫茫”;在文學上,連屈原、賈誼、曹植、劉楨那樣的人物都不放在眼裏,可見他是多
麽驕傲。在與李白、高適等人交遊時,他們縱酒放歌、慷慨懷古、馳逐射獵,也很有幾
分任俠之氣。後來經過重重苦難的磨礪,杜甫個性中放狂的一面收斂了許多,傳統的儒
傢人生觀對於他的個性和行為習慣起了更重要的作用,但他也並不是完全變成了另外一
個人,變成了純粹的恂恂君子。《舊唐書》本傳說他“性褊躁”、“無拘檢”、“傲
誕”,不會是毫無根據的。其實,如果沒有幾分“傲誕”、“褊躁”,恐怕很難成為一
個詩人。這方面一個突出的表現,是杜甫始終對屈辱的生活處境十分敏感。滯留長安及
漂泊西南時期,杜甫常常不得不寄人籬下,仰仗權勢者的濟助。他在詩中寫道:“朝扣
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苦搖求食尾,常曝報恩腮。……休為貧士嘆,任受衆人咍。”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一個身負“太平宰相”之志的人,卻成為一名失業者、
乞食者,怎麽能不深感痛苦呢?這些詩句同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
心顔”的表白,看起來絶不相同,實質上卻有相通之處。杜詩中那種對於國傢和社會的
關切,固然是出於真情,但也未始沒有在自覺得碌碌而生、於世無益的情況下,在精神
上自我提升、自我拯救的意味。
  對人生信仰、政治理想的執着,也是杜甫個性的一大特徵。後代有人說杜甫是“村
夫子”,杜甫詩中也自稱“乾坤一腐儒”(《江漢》),都是就這一種執着態度而言。
所謂“緻君堯舜”,所謂“憂民愛物”,這些儒傢的政治觀念,在很多人衹是一種空談、
一種標榜,杜甫卻是真心地相信和實行它。而且,儒者本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
天下”的進退之路,杜甫卻不願如此,他是不管窮達,都要以天下為念。甚至,愈是社
會崩潰昏亂,他愈是要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相信儘管“萬國盡窮途”(《舟出江陵南
浦奉寄鄭少尹審》),但靠了一點一滴的人力,終究能夠改變現實。他的這種執着態度,
在當年實際的政治生活中未必有什麽用處,對於詩人來說卻是重要的。因為唯其如此,
杜甫才能始終保持正視現實的熱情和勇氣。
  杜甫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他和李白交往的時間並不長,但當李白遭遇危險時,他
卻魂牽夢繞,再三寫下《夢李白》、《天末懷李白》等感人至深的詩篇。他在夔州離開
自己住過的一所房屋時,也不能忘記以前常來自己院中打棗為食的鄰傢老婦人,特意寫
了《又呈吳郎》詩,囑托新主人對她應多加體諒。當然,更多的詩篇抒發了他對戰亂中
的國傢和貧苦大衆的強烈的憂念。衹是,杜甫的情感,不像李白那樣奔泄而出,而是受
到理智的節制。這一性格特點,直接影響杜甫的詩歌創作,就是:杜甫更喜歡、更擅長
在嚴格的形式中,以精心選擇、反復錘煉的語言來抒發情感。
  二、亂離時世的悲歌
  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數量很少。這些詩篇和時代的風氣相一致,充滿自信、帶有英雄
主義的傾嚮,而同杜甫自己後來的作品有明顯區別。如《房兵曹鬍馬》以“所嚮無空
闊”、“萬裏可橫行”寫馬,《畫鷹》以“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寫鷹,都有不可
一世之概。《望嶽》詩起首“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氣勢宏大;結句“會當凌絶
頂,一覽衆山小”,富於展望,令人感覺到詩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狀態。隨着杜甫漸漸深
入到苦難的現實,他的詩也變得沉重起來。但早期詩歌那種氣勢壯闊的特點,仍然保留
着。
  《兵車行》的創作標志着杜甫詩歌的轉變。由此形成並基本上貫穿了杜甫此後一生
詩歌創作在思想內容方面的主要特徵有四點:嚴肅的寫實精神;在忠誠於唐王朝和君主
的前提下,對統治集團中的腐朽現象給予嚴厲的批判;對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對國傢
與民族命運的深沉憂念。
  《兵車行》的開頭是一幅悲慘的圖景:“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
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接着把批判的鋒
芒指嚮好大喜功的唐玄宗:“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詩中繼續寫到戰爭
導致國內生産力的衰減:“君不聞漢傢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
禾生隴畝無東西。”
  最後藉想象為那些無辜的死者發出悲憤的哭喊:“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在唐詩中,如此嚴肅地正視現實、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還沒有過。而
在稍後寫成的《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中,杜詩的批判精神又有進一步的發展。詩中
既寫到自己忠於王朝和君主的不可改移的天性——“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同時
又對正在驪山行宮中肆意揮霍享樂的玄宗君臣提出責難:“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傢,聚斂貢城闕。”在這裏,杜甫的筆已經觸及統治者與人民之間剝削與被剝
削的根本性對立。
  在杜甫的思想中,合理的政治應當表現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和諧:君主應當
愛護人民,使之安居樂業,而人民則理所當然地應該忠誠和擁戴君主。然而事實上這僅
是一種空想。他作為一個誠實的詩人嚴肅地面對現實時,不能不為此感到困苦。杜詩的
名篇“三吏”、“三別”、就是很好的例子。這些詩作於乾元二年杜甫從華州去洛陽時。
此前不久,唐軍在鄴城圍攻安史叛軍遭到大敗,形勢危急,唐軍為了守住洛陽、潼關一
綫,在民間拼命抓丁,連未成年人和老人都不能幸免。杜甫以敘事詩的形式描述了他親
眼所見的悲慘情形。
  從這些典型的憂國憂民之作中,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杜甫。
  首先需要指出:“憂國”和“憂民”並不是很容易統一起來的事情。因為杜甫所憂
念的“國”同李氏王朝的“皇綱”之存亡密不可分,這“國”首先是包括杜甫在內的統
治階級的國,統治階級的成員依其地位高下從這個“國”中得到不等的利益;至於“民”
尤其是貧睏的勞動人民,即使他們的利益同這個王朝的存亡有一定關聯,他們也主要是
犧牲者而不是得利者。而安史之亂就其根本的性質來說,是一場企圖改朝換代的軍事叛
亂。雖然安史集團的頭領以漢化的鬍族人為主,但民族矛盾的一面也不是主要的。可以
說,普通民衆是被爭奪最高權力的兩大集團推進了血火之中。那麽杜甫又怎樣來看待這
個問題呢?先看他的《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藉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
男行。”“中男絶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
猶哭聲。“莫自使淚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讀到這裏,我們感受到詩人對受難的人民的極其真實深切的悲憫之情。當他說出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這樣悲憤的話時,他指出了一個慘痛的事實:民衆在這個
世界上走到了絶路。沿着這個方向追問下去,會出現嚴重的問題:犧牲到最後的人民有
無義務繼續為大唐王朝作出犧牲?而詩人就在這危險關頭收剎了他的筆,轉到另外的方
嚮: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所謂官軍中勞役輕、官長愛惜士兵,並且似乎沒有什麽危險,這恐怕是杜甫自己都
不能相信的。但他衹能這樣幻想,並以此安慰從軍少年和他們的傢人。而歸根結蒂,他
還是要求人民繼續為唐王朝作出犧牲。還有《新婚別》,寫一位結婚纔一天的新娘送丈
夫從軍,詩中既寫出她的悲哀:“君今往死地,瀋痛迫中腸”,又以較多的筆墨描繪了
這位女子“深明大義”的形象。她要丈夫“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又說自己不能
跟隨而去,因為“婦女在軍中,兵氣恐不揚。”我們不能說杜甫筆下的新娘不是真實的,
但可以想象一定也有不願自己的親人走嚮“死地”的婦女。而之所以選擇這一位新娘作
為主人公,乃是從國傢利益考慮。包括《垂老別》中那位“子孫徵亡盡”而自己又被徵
去當兵的老人,他的遭遇可以說凄慘至極,詩人對他也確實充滿同情,但在篇末,他還
是讓老人說出“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這樣偏嚮豪壯的調子。
  總之,杜甫“憂國”,卻不能因此而泯滅良知,回避眼見的事實①;他“憂民”,
卻又不能因此背棄唐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衹能在尖銳的矛盾中尋找折衷的途徑。而這
種折衷又是很勉強的,這使詩中表現出的情緒顯得非常痛苦。我們沒有理由苛責杜甫,
作為封建時代的詩人,能夠如此嚴肅地正對現實,關懷人民,已是難能可貴。但在另一
方面也要看到,在以後長期的封建社會中,他獲得“詩聖”這樣一個帶有濃厚道德意味
的尊稱,也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①如張巡、許遠在安史之亂中為堅守睢陽,以人為食,死者數萬,封建史傢和正統
文人對他們吃人這一點仍給予贊揚,這和杜詩的態度完全是另一回事。
  在杜甫晚年,由於形勢越發不可收拾,自身的處境也日見窘迫,他對軍閥、官僚的
橫暴、腐敗,態度變得更為尖銳嚴峻。雖然像《兵車行》和“三吏”、“三別”那樣細
緻描述的作品已經很少再有了,但以高度概括的詩歌語言所揭示的事實,卻別有一種震
撼人心的力量。如《草堂》寫蜀中軍閥的叛亂和相互殺戮:“到今用鉞地,風雨聞號呼。
鬼妾與鬼馬,色悲剋爾娛。”——被殺者似乎仍在號哭,而他們的妻妾和馬,都面帶愁
容供殺戮者取樂,這是一幅何等慘酷的圖景!又如《三絶句》中寫道官軍的殘暴:
  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時代的苦難被杜甫以焦慮和憤怒的心情一一記錄在詩中。但是,他對現實有什麽辦
法呢?他衹能苦苦地告誡那些做官的朋友:“衆寮宜潔白,萬役但平均。”(《送陵州
路使君赴任》)
  他衹能期盼皇帝的賢明:“誰能叩君門,下令減徵賦?”(《宿花石戍》)他衹能
浩嘆:“安得務農息戰鬥,普天無吏橫索錢!”
  (《晝夢》)這些無奈的、固執的哀告,說出了受盡苦難的廣大民衆的心願。
  杜甫不衹是一個時代的觀察者、記錄者,他本身的遭遇是同時代的苦難糾結在一起
的。人們從他的詩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位誠實的、富於正義感和同情心的詩人,如
何輾轉掙紮於漂泊的旅途,歷經饑寒睏危,備嘗憂患。對於生活在動亂時代的人們,這
一類詩格外具有感染力。如《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後睏居長安時所作,抒發
了詩人對被戰火阻隔的妻子的懷念:
  今夜鄜州月,閨中衹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當他逃至鳳翔後,有了機會去鄜州探傢時,又寫出他的名篇《羌村三首》,錄第一
首:
  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柴門鳥雀噪,歸客千裏至。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鄰人滿墻頭,感嘆亦歔欷。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詩中呈現一幅戲劇性的異常感人的場面。在那一場突發的大戰亂中,傢破人亡是尋
常事情,骨肉重聚反而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了。杜甫以準確生動的語言,把他們一傢人重
新相見時,彼此如在夢中、亦驚亦悲亦喜的復雜心情清晰地呈現出來,可謂感人至深。
千百年來,它不知引發了多少人內心的共鳴!
  正是因為個人的命運同時代的苦難糾結在一起,富於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的杜甫,
常常從自身的遭遇聯想到更多的人、更普遍的社會問題。如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中,他由幼子的因饑餓而夭折,想到自己的家庭畢竟還享有某些特權,那些地位低下的
“失業徒”、“遠戍卒”,又將如何掙紮下去呢?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他由自
傢茅屋被風雨吹破而致傢人受寒凍,發出“安得廣廈萬千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
祈願。這種寬廣的胸懷,是值得後人欽佩的。
  杜甫的詩歌自古以來就有“詩史”的美譽。但應該指出:
  詩歌並不會僅僅因為記載了某些史實就成為好詩。杜甫其實並非有意於史;他的那
些具有歷史紀實性的詩篇,以及那些紀述自身經歷而折射出歷史面目的詩篇,乃是他的
生命與歷史相隨而飽經憂患的結晶,是浸透着他個人的辛酸血淚的。後代有些詩人雖然
也關註社會政治問題,但往往有意於史,所以他們的詩作難以像杜詩一樣引起我們的感
動。
  當然,杜甫的詩歌不盡是同當日的政治、社會問題相關聯的,也下完全是憂憤之作。
他的作品題材其實很廣泛,尤其描繪山水風光自然景物的詩篇,在他的集子中占了很大
比例。杜甫一生到過很多地方,吟詠美好的山川風光,為他多難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像西南一帶的景色,很多是因為有了杜甫的詩才開始為世人所知。有時,杜甫也會忘懷
一切地沉浸在自然界種種細微的變化中,寫出諸如“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
檻遣心》)、“雲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遣意》)那樣一類情味悠閑的詩句。畢
竟,生活是多彩的,作為詩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失去對優美事物的興趣。
  三、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杜甫是一位富有創造性的詩人。比較而言,李白的詩天然涌發、飄逸而不可摹仿;
杜甫的詩則千錘百煉、苦心經營,可以為人典則。就這一點來說,杜詩對後人的影響比
李白要大。
  杜甫的詩歌類型衆多、風格也富於變化。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杜甫的詩歌應用範
圍極廣。他不僅用詩歌來敘事抒情,還用來寫人物傳記和自傳、書信、遊記、政論、詩
文評,幾乎無所不能。不過這也帶來部分詩歌偏嚮於理性化的問題。
  二是杜甫對前代詩歌的態度比較寬容,主張“轉益多師”而不輕易否定。比如對南
朝詩,杜甫雖亦有所批評,但卻不曾像李白那樣大言“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古風》之一)。他對庾信、何遜、陰鏗等衆多六朝作傢,都能誠心地肯定和汲取其
長處,從而豐富了自身的創作。這一點元稹在為杜甫寫的墓志銘中曾強調地指出。
  杜甫善於運用各種詩歌體式。他的五、七言律詩和五、七言古體詩,在唐代都是第
一流的。七言絶句雖不如李白、王昌齡那樣傑出,但也有自成一傢的特色。衹有五絶,
數量較少,成就亦稍為遜色。在杜甫的詩歌中,有幾種類型特別具有獨創性,也最能夠
代表他對中國詩史的貢獻,我們分別加以介紹。
  一類是用五言古體形式寫成的自敘性的詩篇,《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北徵》
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這類詩大都篇幅較長,往往是融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於一
體,能夠表達相當復雜的內容。如《北徵》詩長達七百字,敘述作者自鳳翔至鄜州探傢
的一路經歷和所見所思,沿途的景物、戰亂的瘡痕、對國傢命運的憂慮、對個人遭遇的
感慨、與傢人重聚的情形等多方面內容交織在一起,情緒起伏變化,充分表現了杜甫當
時復雜的心理。這類詩是從辭賦體變化而來的,帶有明顯的散文成份。宋代詩歌有“以
文為詩”的傾嚮,顯然受到杜甫這一類作品的影響。但在杜甫詩中由於感情濃郁厚重,
仍有足夠的力量支撐如此長篇,而不致失去詩的特性。
  一類是以《兵車行》、《麗人行》、“三吏”、“三別”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體、
又有五言古體的敘事詩。這一類詩實際是古代樂府民歌的流變,但杜甫打破慣例,不用
樂府古題而“即事名篇”(根據所敘事實命名),這樣就更能夠反映現實,更富於生活
氣息。這一創造,直接導引了中唐以元稹、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從敘事藝術
來看,這些詩善於描繪人物形象,尤其是運用對話來表現人物個性,在中國古代敘事詩
的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再有一類是七律。杜甫在這方面的成就,對中國詩歌藝術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杜甫
以前,七律多用於宮廷應製唱和,這類詩內容貧乏,其語言亦平緩無力,而在這以外,
佳作也為數不多。到了杜甫,不但在聲律上把七律推嚮成熟,更重要的是充分發展了這
一詩歌形式所藴涵的可能性。七律同五律一樣,是固定的詩型。但杜甫利用它比五律稍
大的篇幅,使之能包含相當大的容量;在語言節奏方面,雖然七律每句衹比五律多二字,
但經過杜甫的精心調節,卻可以産生多種多樣的變化。於是,七律成為一種既工麗嚴整,
又開合動蕩,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力的詩型。試看他的名作《秋興八首》之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
他日淚,孤舟一係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詩寫巫峽的秋聲秋色,美麗而蕭瑟,壯闊而陰鬱,以此襯托出孤獨的詩人形象。整
首詩既有力度,又非常精緻,給人以豐富的感受。而有時候,杜甫為了追求特殊的效果,
又把古體詩的句式、音調錘進律詩,人們稱之為“拗律”。如《白帝城最高樓》:
  城尖徑仄旌旆愁,獨立縹緲之飛樓。峽坼雲霾竜虎臥,江清日抱黿鼉遊。扶桑西枝
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杖藜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
  在這首詩中,第二句和第七句語法完整,不避虛詞、代詞,都是古體詩的散文化句
式(通常律詩的句子比較緊縮)。尤其第七句是上五下二的節奏,在第五字“者”處形
成很強的停頓,然後引出悲愴而有力的末句。從聲律來說,這首詩每一句第五字的平仄
都和律詩規定的平仄相反;而且對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句尾都是三仄聲對三平聲,
起伏感很強,具有古風的特徵。這樣,作者打破了律詩固有的平衡、和諧,於拗折中求
得獨特的韻味,藉以表達自己不平靜的心情。這種藉聲調和句法的拗折來抒發某種特殊
情緒的手段,後來在宋詩人黃庭堅那裏被廣泛運用。
  杜甫對於詩歌的語言非常重視,他毫不隱諱地宣稱:“語不驚人死不休。”(《江
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他的努力,也確實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可以說,杜甫把中國古
典詩歌語言的表現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
  杜詩語言的功力,表現為兩種不同的情況。一是句式、詞彙並不特別,但由於寫得
準確有力,而給人以強烈的感受。如《羌村》中“妻孥怪我在”,讀起來是很平常的句
子,但它刻畫出妻子見丈夫仍在人世、剎那間竟感到奇怪的神情,成為驚心動魄的一筆。
又如《江亭王閬州筵餞錢遂州》中“老畏歌聲斷,愁隨舞麯長”,也不是很特別的句子,
卻很充分地寫出了詩人觀賞歌舞時潦倒愁悶的心情。另一種情況就是用不尋常的語言和
修辭手法,造成新鮮的、能夠激活讀者心理感受的形象。譬如杜甫的寫景詩句,常把表
示色彩的字放在開頭,然後用一個動詞引入實物,像“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
(《放船》),“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雲”(《晴》),“緑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
(《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等。這樣寫來,既醒目又能表現出情感的流動。古人煉
字,有“詩眼”之說,即一句詩中有一個字特別警醒,使全句皆活。杜甫這方面的長處
尤其為人欽服,贊為一字之下,後人無法更易。像“風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船
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二十判官》)的“亂”和“懸”,“星垂平野闊,月涌大
江流”(《旅夜書懷》)的“垂”與“涌”,“萬姓瘡痍合,群山嗜欲肥”(《送盧十
四弟侍禦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二十四韻》)的“合”與“肥”等,不勝枚舉。至若《
興》中“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係故園心”,動詞“開”和“係”都關聯兩項事物,
更是精巧絶倫。
  杜甫詩歌的藝術風格多種多樣,最具有特徵性的、也是杜甫自己提出並為歷來評論
者所公認的,是“沉鬱頓挫”(《進雕賦表》)。所謂“沉鬱”,主要表現為意境開闊
壯大、感情深沉蒼涼;所謂“頓挫”,主要表現為語言和韻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
利或任情奔放。形成這種特點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詩歌所要表達的人生情感非常強烈,
而同時這種情感又受到理性的節制。他的思慮常常很復雜、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
要找到恰當和適度的表達方法。這樣,使得詩中的情感之流成為有力度而受控製的涌動。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和承前啓後的詩人,清代葉燮《原詩》中說:“杜甫之詩,包源
流,綜正變。自甫以前,如漢魏之渾樸古雅,六朝之藻麗穠纖、澹遠韶秀,甫詩無一不
備。然出於甫,皆甫之詩,無一字句為前人之詩也。自甫以後,在唐如韓愈、李賀之奇
奡,劉禹錫、杜牧之雄傑,劉長卿之流利,溫庭筠、李商隱之輕豔,以至宋、金、元、
明之詩傢,稱巨擘者,無慮數十百人,各自炫奇翻異,而甫無一不為之開先。”這樣說,
不無誇張之處,但杜甫善於總結前人經驗和善於創造,而開啓了後代衆多詩傢、詩派,
卻是無疑的事實。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駱玉明,youth掃校)


Du Fu or Tu Fu was a prominent Chinese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Along with Li Bai (Li Po), he is frequently called the greatest of the Chinese poets. His own greatest ambition was to help his country by becoming a successful civil servant, but he proved unable to make the necessary accommodations. His life, like the whole country, was devastated by the An Lushan Rebellion of 755, and the last 15 years of his life were a time of almost constant unrest.
Initially little known, his works came to be hugely influential in both Chinese and Japanese culture. Of his poetic writing, nearly fifteen hundred poems written by Du Fu have been handed down over the ages. He has been called Poet-Historian and the Poet-Sage by Chinese critics, while the range of his work has allowed him to be introduced to Western readers as "the Chinese Virgil, Horace, Ovid, Shakespeare, Milton, Burns, Wordsworth, Béranger, Hugo or Baudelaire".
Traditionally,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has placed great emphasis on knowledge of the life of the author when interpreting a work, a practice which Watson attributes to "the close links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posits between art and morality". This becomes all the more important in the case of a writer such as Du Fu, in whose poems morality and history are so prominent. Another reason, identified by the Chinese historian William Hung, is that Chinese poems are typically extremely concise, omitting circumstantial factors which may be relevant, but which could be reconstructed by an informed contemporary. For modern western readers therefore, "The less accurately we know the time, the place and the circumstances in the background, the more liable we are to imagine it incorrectly, and the result will be that we either misunderstand the poem or fail to understand it altogether". Du Fu's life is therefore treated here in some detail.
Early years
Most of what is known of Du Fu’s life comes from his own poems. Like many other Chinese poets, he came from a noble family (they claimed descent from the emperor Yao) which had fallen into relative poverty (although Hung estimates that his family income was still eleven times that of an averagely comfortable family). He was born in 712: the exact birthplace is unknown, except that it was near Luoyang, Henan province (Gong county is a favourite candidate). In later life he considered himself to belong to the capital city of Chang'an.
Du Fu's mother died shortly after he was born, and he was partially raised by his aunt. He had an elder brother, who died young. He also had three half brothers and one half sister, to whom he frequently refers in his poems, although he never mentions his stepmother.
As the son of a minor scholar-official, his youth was spent on the standard education of a future civil servant: study and memoris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of philosophy, history and poetry. He later claimed to have produced creditable poems by his early teens, but these have been lost.
In the early 730s he travelled in the Jiangsu/Zhejiang area; his earliest surviving poem, describing a poetry contest, is thought to date from the end of this period, around 735. In that year he travelled to Chang'an to take the civil service exam but was unsuccessful, to his surprise and that of centuries of later critics. Hung concludes that he probably failed because his prose style at the time was too dense and obscure, while Chou suggests that his failure to cultivate connections in the capital may have been to blame. After this failure he went back to travelling, this time around Shandong and Hebei.
His father died around 740. Du Fu would have been allowed to enter the civil service because of his father's rank, but he is thought to have given up the privilege in favour of one of his half brothers. He spent the next four years living in the Luoyang area, fulfilling his duties in domestic affairs.
In the autumn of 744 he met Li Bai (Li Po)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two poets formed a somewhat one-sided friendship: Du Fu was by some years the younger, while Li Bai was already a poetic star. We have twelve poems to or about Li Bai from the younger poet, but only one in the other direction. They met again only once, in 745.
In 746 he moved to the capital in an attempt to resurrect his official career. He participated in a second exam the following year, but all the candidates were failed by the prime minister (apparently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possible rivals). Thereafter he never again attempted the examinations, instead petitioning the emperor directly in 751, 754 and probably again in 755. He married around 752, and by 757 the couple had had five children — three sons and two daughters — but one of the sons died in infancy in 755. From 754 he began to have lung problems (probably asthma), the first of a series of ailments which dogged hi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It was in that year that Du Fu was forced to move his family due to the turmoil of a famine brought about by massive floods in the region.
In 755 he finally received an appointment as Registrar of the Right Commandant's office of the Crown Prince's Palace. Although this was a minor post, in normal times it would have been at least the start of an official career. Even before he had begun work, however, the position was swept away by events.
War
The An Lushan Rebellion began in December 755, and was not completely crushed for almost eight years. It caused enormous disruption to Chinese society: the census of 754 recorded 52.9 million people, but that of 764 just 16.9 million, the remainder having been killed or displaced. During this time, Du Fu led a largely itinerant life, being kept unsettled by wars, associated famines and imperial displeasure. This period of unhappiness, however, was the making of Du Fu as a poet: Eva Shan Chou has written that, "What he saw around him– the lives of his family, neighbors, and strangers– what he heard, and what he hoped for or feared from the progress of various campaigns– these became the enduring themes of his poetry". Even when he learned of the death of his youngest child, he turned to the suffering of others in his poetry instead of dwelling upon his own misfortunes. Du Fu wrote:
"Brooding on what I have lived through, if even I know such suffering, the common man must surely be rattled by the winds."
In 756 Emperor Xuanzong was forced to flee the capital and abdicate. Du Fu, who had been away from the city, took his family to a place of safety and attempted to join up with the court of the new emperor (Suzong), but he was captured by the rebels and taken to Chang’an. In the autumn, his youngest son Du Zongwu (Baby Bear) was born. Around this time Du Fu is thought to have contracted malaria.
He escaped from Chang'an the following year, and was appointed Reminder when he rejoined the court in May 757. This post gave access to the emperor, but was largely ceremonial. Du Fu's conscientiousness compelled him to try to make use of it: he soon caused trouble for himself by protesting against the removal of his friend and patron Fang Guan on a petty charge; he was then himself arrested, but was pardoned in June. He was granted leave to visit his family in September, but he soon rejoined the court and on December 8, 757, he returned to Chang’an with the emperor following its recapture by government forces. However, his advice continued to be unappreciated, and in the summer of 758 he was demoted to a post as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 in Huazhou. The position was not to his taste: in one poem, he wrote:
"I am about to scream madly in the office/Especially when they bring more papers to pile higher on my desk."
He moved on again in the summer of 759; this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scribed to famine, but Hung believes that frustration is a more likely reason. He next spent around six weeks in Qinzhou (now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where he wrote over sixty poems.
Chengdu
In 760 he arrived in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where he based himself for most of the next five years. By the autumn of that year he was in financial trouble, and sent poems begging help to various acquaintances. He was relieved by Yen Wu, a friend and former colleague who was appointed governor general at Chengdu. Despite his financial problems, this was one of the happiest and most peaceful periods of his life, and many of his poems from this period are peaceful depictions of his life in his famous "thatched hut". In 762 he left the city to escape a rebellion, but he returned in the summer of 764 and was appointed military advisor to Yen, who was involved in campaigns against the Tibetans.
Last years
Luoyang, the region of his birthplace, was recovered by government forces in the winter of 762, and in the spring of 765 Du Fu and his family sailed down the Yangtze, apparently with the intention of making their way back there. They travelled slowly, held up by his ill-health (by this time he was suffering from poor eyesight, deafness and general old age in addition to his previous ailments). They stayed in Kuizhou (now Baidi, Chongqing) at the entrance to the Three Gorges for almost two years from late spring 766. This period was Du Fu's last great poetic flowering, and here he wrote 400 poems in his dense, late style. In autumn 766 Bo Maolin became governor of the region: he supported Du Fu financially and employed him as his unofficial secretary.
In March 768 he began his journey again and got as far as Hunan province, where he died in Tanzhou (now Changsha) in November or December 770, in his 59th year. He was survived by his wife and two sons, who remained in the area for some years at least. His last known descendant is a grandson who requested a grave inscription for the poet from Yuan Zhen in 813.
Hung summarises his life by concluding that, "He appeared to be a filial son, an affectionate father, a generous brother, a faithful husband, a loyal friend, a dutiful official, and a patriotic subject."
Works
Criticism of Du Fu's works has focused on his strong sense of history, his moral engagement, and his technical excellence.
History
Since the Song dynasty Du Fu has been called by critics the "poet historian" (詩史 shī shǐ). The most directly historical of his poems are those commenting on military tactics or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the government, or the poems of advice which he wrote to the emperor. Indirectly, he wrote about the effect of the times in which he lived on himself, and on the ordinary people of China. As Watson notes, this is information "of a kind seldom found in the officially compiled histories of the era".
Du Fu's political comments are based on emotion rather than calculation: his prescriptions have been paraphrased as, "Let us all be less selfish, let us all do what we are supposed to do". Since his views were impossible to disagree with, however, his forcefully expressed truisms enabled his installation as the central figure of Chinese poetic history.
Moral engagement
A second favourite epithet of Chinese critics is that of "poet sage" (詩聖 shī shèng), a counterpart to the philosophical sage, Confucius. One of the earliest surviving works, The Song of the Wagons (from around 750), gives voice to the sufferings of a conscript soldier in the imperial army, even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rebellion; this poem brings out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need of acceptance and fulfilment of one's duties, and a clear-sighted consciousness of the suffering which this can involve. These themes are continuously articulated in the poems on the lives of both soldiers and civilians which Du Fu produced throughout his life.
Although Du Fu's frequent references to his own difficulties can give the impression of an all-consuming solipsism, Hawkes argues that his "famous compassion in fact includes himself, viewed quite objectively and almost as an afterthought". He therefore "lends grandeur" to the wider picture by comparing it to "his own slightly comical triviality".
Du Fu's compassion, for himself and for others, was part of his general broadening of the scope of poetry: he devoted many works to topics which had previously been considered unsuitable for poetic treatment. Zhang Jie wrote that for Du Fu, "everything in this world is poetry", and he wrote extensively on subjects such as domestic life, calligraphy, paintings, animals and other poems.
Technical excellence
Du Fu's work is notable above all for its range. Chinese critics traditionally used the term 集大成 (jídàchéng- "complete symphony"), a reference to Mencius' description of Confucius. Yuan Zhen was the first to note the breadth of Du Fu's achievement, writing in 813 that his predecessor, "united in his work traits which previous men had displayed only singly". He mastered all the forms of Chinese poetry: Chou says that in every form he "either made outstanding advances or contributed outstanding examples". Furthermore, his poems use a wide range of registers, from the direct and colloquial to the allusive and self-consciously literary. The tenor of his work changed as he developed his style and adapted to his surroundings ("chameleon-like" according to Watson): his earliest works are in a relatively derivative, courtly style, but he came into his own in the years of the rebellion. Owen comments on the "grim simplicity" of the Qinzhou poems, which mirrors the desert landscape; the works from his Chengdu period are "light, often finely observed"; while the poems from the late Kuizhou period have a "density and power of vision".
Although he wrote in all poetic forms, Du Fu is best known for his lǜshi, a type of poem with strict constraints on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work. About two thirds of his 1500 extant works are in this form, and h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its leading exponent. His best lǜshi use the parallelisms required by the form to add expressive content rather than as mere technical restrictions. Hawkes comments that, "it is amazing that Tu Fu is able to use so immensely stylized a form in so natural a manner".
Influence
In his lifetime, and immediately following his death, Du Fu was not greatly appreciated. In part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his stylistic and formal innovations, some of which are still "considered extremely daring and bizarre by Chinese critics". There are few contemporary references to him — only eleven poems from six writers — and these describe him in terms of affection, but not as a paragon of poetic or moral ideals. Du Fu is also poorly represented in contemporary anthologies of poetry.
However, as Hung notes, he "is the only Chinese poet whose influence grew with time", and in the ninth century he began to increase in popularity. Early positive comments came from Bai Juyi, who praised the moral sentiments of some of Du Fu's works (although he found these in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poems), and from Han Yu, who wrote a piece defending Du Fu and Li Bai on aesthetic grounds from attacks made against them.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10th century, Wei Zhuang had constructed the first replica of his thatched cottage in Sichuan.
It was in the 11th century,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era that Du Fu's reputation reached its peak. In this period a comprehensive re-evaluation of earlier poets took place, in which Wang Wei, Li Bai and Du Fu came to be regarded as representing respectively the Buddhist, Taoist and Confucian strands of Chinese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ensured that Du Fu, as its poetic exemplar, occupied the paramount position. Su Shi famously expressed this reasoning when he wrote that Du Fu was "preeminent... because... through all his vicissitudes, he never for the space of a meal forgot his sovereign". His influence was helped by his ability to reconcile apparent opposites: political conservatives were attracted by his loyalty to the established order, while political radicals embraced his concern for the poor. Literary conservatives could look to his technical mastery, while literary radicals were inspired by his innovation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 Fu's loyalty to the state and concern for the poor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embryonic nationalism and socialism, and he has been praised for his use of simple, "people's language".
Du Fu's popularity grew to such an extent that it is as hard to measure his influence as that of Shakespeare in England: it was hard for any Chinese poet not to be influenced by him. While there was never another Du Fu, individual poets followed in the traditions of specific aspects of his work: Bai Juyi's concern for the poor, Lu You's patriotism, and Mei Yaochen's reflections on the quotidian are a few examples. More broadly, Du Fu's work in transforming the lǜshi from mere word play into "a vehicle for serious poetic utterance" set the stage for every subsequent writer in the genre.
Du Fu has also been influential beyond China, although in common with the other High Tang poets, his reception into the Japanese literary culture was relatively late. It was not until the 17th century that he was accorded the same respect in Japan as in China, but he then had a particular influence on Matsuo Bashō. In the 20th century, he was the favourite poet of Kenneth Rexroth, who has described him as "the greatest non-epic, non dramatic poet who has survived in any language", and commented that, "he has made me a better man, as a moral agent and as a perceiving organism".
Translation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notable translations of Du Fu’s work into English. The translators have each had to contend with the same problems of bringing out the formal constraints of the original without sounding laboured to the western ear (particularly when translating lǜshi), and of dealing with the allusions contained particularly in the later works (Hawkes writes that "his poems do not as a rule come through very well in translation" — p. ix). One extreme on each issue is represented by Kenneth Rexroth’s One Hundred Poems From the Chinese. His are free translations, which seek to conceal the parallelisms through enjambement and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content; his responses to the allusions are firstly to omit most of these poems from his _select_ion, and secondly to “translate out” the references in those works which he does _select_.
An example of the opposite approach is Burton Watson's The _Select_ed Poems of Du Fu. Watson follows the parallelisms quite strictly, persuading the western reader to adapt to the poems rather than vice versa. Similarly, he deals with the allusion of the later works by combining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xtensive annotation.
杜甫
作者: 劉學鍇 Liu Xuekai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Du Fu
作者: 還珠樓主 Hai Zhulouzhu
杜甫
  作者:還珠樓主
  第一回 落葉滿長安 殘照西風 漢傢陵闕  分金貽至契 推襟寒儒 杜老心腸
  第二回  季世更何知 三絶補窗高士畫  危機原不計 長亭走雨故交情
  第三回  急景正凋年 筆染煙雲惟有餓  考功仍下第 詩成珠玉也長貧
  第四回  高誼托風塵 鬥酒衹雞珍遠別  清輝憐玉臂 砧聲午夜感深情
  第五回  獻到宮廷 妙筆纔為當世重  躬親隴畝 衷懷始共野人知
  第六回  不見鹹陽橋 慘霧彌天 哀鴻載道  同乘颯露馬 長河落日 故友班荊
  第七回  積雪行舟 陰嶺光寒林似玉  僵屍委路 朱門肉臭酒如澠
  第八回  蠖屈必求伸 杜陵連上三禮賦  水邊多麗影 等閑莫賞麯江花
  第九回  須防丞相嗔 墜鈿遺珠不可拾  誰為京國守 千乘萬騎總西奔
  第一十回  賊窟逢故人 幸能脫身赴行在  麻鞋見天子 始得歸傢慰妻兒
  第一一回  遺恨隱深宮 南內凄涼傷惡媳  民間多疾苦 杜陵停淚寫新詩
《杜甫 Du Fu》
詩人: 徐鈞 Xu Jun

  萬裏飄零獨此身,詩魂終蠻浣花村。
  寧貧寧凍寧饑死,一飯何曾忘至尊。
dù fǔ dù fǔ
杜甫 dù fǔ
  (712—770) 唐代著名詩人。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甫被公認為唐代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No. 6
杜甫
  杜甫(712-770) : 唐代詩人。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鞏縣(今河南鞏義市)。早年漫遊各地,後居長安多年。安史之亂中逃離長安,寓居成都,建草堂。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與李白齊名,並稱“李杜”。詩作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顯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詩風沉鬱頓挫,語言精練。《兵車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興》、《登高》等詩,皆為人傳誦。有《杜工部集》。
杜甫簡介 About Du Fu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一號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稱杜少陵,杜工部。漢族,祖籍湖北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生於中國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死於耒陽市。今耒陽有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橋、杜陵書院等遺址,在杜甫遺址的基礎上闢有杜甫公園。歷代僅杜甫墓、杜公祠題詠多達六十餘首,還有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工部。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後人尊稱他為“詩聖”。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傢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篇流傳數量是唐詩裏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
  杜甫的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曾祖父杜依藝曾任鞏令一職。祖父是初唐詩人杜審言官至膳部員外郎且有自己的自傳,青年時期,他曾遊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並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父親杜閑有奉天令一職。
  杜甫與杜牧是遠房宗親,同為晉朝滅孫吳的大將杜預之後裔(杜甫為杜預二十世孫)。
杜甫生平 Du Fu's life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一生不得志,衹做過一些左拾遺等小官,雖然後世被稱為“詩聖”,詩歌被稱為“詩史”,可在唐朝當時並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有一首《戲為六絶句(其二)》就是寫“初唐四傑”的:“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留。”其中不乏也有詩人的自比,而杜甫的經歷和詩歌創作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開元十九年(時二十歲)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歸洛陽應舉,不第,之後杜甫再漫遊齊趙。之後在洛陽遇李白,兩人相見恨晚,結下了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梁、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這便是“詩仙”與“詩聖”的最後一次相見。
  二、睏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當朝宰相李林甫為了達到權傾朝野的目的,竟然嚮唐玄宗說無人中舉。後來嚮皇帝獻賦,嚮貴人投贈,過着“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纔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着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傢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采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傢別》、《垂老別》。
  四、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着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傢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𠔌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嚴,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嶽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絶唱。
  對後世的影響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製,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漢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着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志着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纍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杜甫思想 Du Fu's thought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傢的仁政思想。他有“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揭露和批評。他同情人民,甚至情願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綫,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嚮,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阔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衆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稱、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遊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生平詳見《舊唐書》捲一九〇。
  杜甫雖然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是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就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
三吏三別 Three other three officials
  “三吏”、“三別”分別為《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傢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傑作。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境下的縣吏、關吏、老婦、老翁、新娘、徵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動、語言,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展示給人們一幕幕凄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一方面,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於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絶;另一方面,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這種復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後的住所。
  唐大歷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嶽陽樓,遊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陽,次年四月病故。據《舊唐書.杜甫傳》記載, 杜甫在耒陽遊嶽廟,“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饋送牛肉白酒,甫飲過多,一夕而卒”,葬於杜甫墓。
史傳論述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mass
  《新唐書·杜甫傳》
  作者:歐陽修 宋祁 摘自《新唐書·藝文傳》
  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睏長安。
  天寶十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製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數上賦頌,因高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時。臣賴緒業,自七歲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於人,竊恐轉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若令執先臣故事,拔泥塗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至瀋鬱頓挫,隨時敏給,揚雄、枚臯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
  會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鳳翔上謁,拜右拾遺。與房琯為布衣交,琯時敗陳濤斜,又以客董廷蘭,罷宰相。甫上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帝怒,詔三司親問。宰相張鎬曰:“甫若抵罪,絶言者路。”帝乃解。甫謝,且稱:“琯宰相子,少自樹立為醇儒,有大臣體,時論許琯纔堪公輔,陛下果委而相之。觀其深念主憂,義形於色,然性失於簡。酷嗜鼓琴,廷蘭托琯門下,貧疾昏老,依倚為非,琯愛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嘆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衄,覬陛下棄細錄大,所以冒死稱述,涉近訐激,違忤聖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賜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獨蒙。”然帝自是不甚省錄。
  時所在寇奪,甫傢寓鄜,彌年艱窶,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輔饑,輒棄官去,客秦州,負薪采橡慄自給。流落劍南,結廬成都西郭。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不至。會嚴武節度劍南東、西川,往依焉。武再帥劍南,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至其傢。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亦暴猛,外若不為忤,中銜之。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於門。武將出,冠鈎於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殺彝。武卒,崔旰等亂,甫往來梓、夔間。
  大歷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遊嶽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曠放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嘗從白及高適過汴州,酒酣登吹臺,慷慨懷古,人莫測也。數嘗寇亂,挺節無所污,為歌詩,傷時橈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雲。
  贊曰: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宋之問、瀋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競相襲沿。逮開元間,稍裁以雅正,然恃華者質反,好麗者壯違,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長。至甫,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厭餘,殘膏賸馥,沾丐後人多矣。故元稹謂:“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昌黎韓愈於文章慎許可,至歌詩,獨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誠可信雲。
  《舊唐書·杜甫傳》
  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
  甫天寶初(註:應為開元末)應進士不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註:應為右衛率府參軍)。十五載,祿山餡京師,肅宗徵兵靈武。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註:時未嘗到河西),謁肅宗於彭原(註:應為鳳翔),拜右拾遺(註:應為左拾遺)。房〔王官〕為布衣時,與甫善。時〔王官〕為宰相,請自帥師討賊,帝許之。是年十月,〔王官〕兵敗於陳濤斜。明年春,〔王官〕罷相。甫上疏言〔王官〕有纔,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王官〕為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時關輔亂離,𠔌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𠔌縣(註:成州之上漏去秦州),自負薪采〔木呂〕,兒女餓殍者數人。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註:公不赴功曹之命,係代宗廣德元年居梓、閬間事)。
  上元二年鼕,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成都(註:武凡兩鎮成都,其在上元二年,則以綿州刺史遷東川節度,兼除西川。至以黃門侍郎再帥劍南,乃代宗廣德二年事),奏為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註:此在嚴再鎮後,非上元也)。武與甫世舊,待遇甚隆。甫性褊躁,無器度,恃恩放恣,嘗憑醉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雖急暴,不以為忤。甫於成都浣花裏,種竹植樹,結廬枕江,縱酒嘯詠,與田夫野老相狎蕩,無拘檢。嚴武過之。有時不冠。其傲誕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無所依(公之去蜀東行,以公詩證之,當在嚴武未卒之前)。
  及郭英乂代武鎮成都,英乂武人,粗暴,無能刺謁,耐遊東蜀,依高適(註:時適已官京朝,不在東蜀,公亦未依適)。既至而適卒。是歲,崔寧殺英乂,楊子琳功西川,蜀中大亂,甫以其傢避亂荊楚(註:去蜀後居夔且二年,史漏),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亂,乃溯沿湘流,遊衡山,寓居耒陽。甫嘗遊嶽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註:當作大歷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時年五十有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業自耒陽遷甫之柩,歸葬於偃師西北首陽山之前。
  天寶末詩人,甫與李白齊名,而白自負文格放達,譏甫齷齪,有飯顆山頭之嘲誚(註:唐《本事詩》雲:太白戲杜曰:“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藉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蓋譏其拘束也。此詩太白集不載,不可信)。元和中,詞人元稹論李、杜之優劣,自後屬文者,以稹論為是。
  國學寶典——杜甫
  [又名:杜工部,詩聖]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陽人,曾祖依藝為鞏令,因居鞏。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後獻《三大禮賦》,明皇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安祿山陷京師,肅宗即位靈武,甫自賊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遺。以論救房琯,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輔饑亂,寓居同州同𠔌縣,身自負薪采梠,哺糒不給。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嚴武鎮成都,奏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賜緋。武與甫世舊,待遇甚厚。乃於成都浣花裏種竹植樹,枕江結廬,縱酒嘯歌其中。武卒,甫無所依,乃之東蜀就高適。既至而適卒。是歲,蜀帥相攻殺,蜀大擾。甫攜傢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亦亂。乃溯沿湘流,遊衡山,寓居耒陽。卒年五十九。元和中,歸葬偃師首陽山,元稹志其墓。天寶間,甫與李白齊名,時稱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壯浪縱恣,擺去拘束,誠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白居易亦云:“杜詩貫穿古今,盡工盡善,殆過於李。”元、白之論如此。蓋其出處勞佚,喜樂悲憤,好賢惡惡,一見之於詩。而又以忠君憂國、傷時念亂為本旨。讀其詩可以知其世,故當時謂之“詩史”。舊集詩文共六十捲,今編詩十九捲。
杜甫年譜 Du Chronicle
  712壬子睿宗太極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於河南鞏縣。
  717丁巳玄宗開元五,杜甫六歲。嘗至郾城,觀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
  718戊午玄宗開元六,杜甫七歲。始作詩文。
  720庚申玄宗開元八,杜甫九歲。始習大字。
  725乙醜玄宗開元一三,杜甫十四歲。壯遊詩曰:「習年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從,以我似班揚。」原註:崔鄭州尚,魏豫州啓心。
  726丙寅玄宗開元一四,杜甫十五歲。百憂集行曰:「憶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開元一八,杜甫十九歲。遊晉,至郇瑕(今山西猗氏縣),從韋之晉﹑寇錫遊。
  731辛未玄宗開元一九,杜甫二十歲。遊吳越。
  732壬申玄宗開元二〇,杜甫二十一歲。遊吳越。
  733癸酉玄宗開元二一閏三月,杜甫二十二歲。遊吳越。
  734甲戌玄宗開元二二,杜甫二十三歲。遊吳越。
  735乙亥玄宗開元二三閏十一月,杜甫二十四歲。自吳越歸東都,舉進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開元二四,杜甫二十五歲。遊齊趙。交蘇源明。
  737丁醜玄宗開元二五,杜甫二十六歲。遊齊趙。
  738戊寅玄宗開元二六,杜甫二十七歲。遊齊趙。
  739己卯玄宗開元二七,杜甫二十八歲。遊齊趙。
  740庚辰玄宗開元二八,杜甫二十九歲。遊齊趙。
  741辛巳玄宗開元二九,杜甫三十歲。歸東都。築陸渾莊,於寒食日祭遠祖當陽君。
  742壬午玄宗天寶一,杜甫三十一歲。在東都。姑萬年縣君卒於東京仁風裏。六月,還殯於河南縣,公作墓志。
  743癸未玄宗天寶二,杜甫三十二歲。在東都。
  744甲申玄宗天寶三,杜甫三十三歲。在東都。五日,祖母範陽太君卒於陳留之私第。八月,歸葬偃師,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於東都。秋,遊梁﹑宋,與李白﹑高適登吹臺﹑琴臺。嘗渡河遊王屋山,謁道士華蓋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寶四,杜甫三十四歲。再遊齊﹑魯。是時李之芳為齊州司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來齊州,公嘗從遊,陪宴歷下亭及鶴山湖亭。旋暫如臨邑(屬齊州)。秋後至兗州,時李白避歸東魯。公與同遊,情好益密。公贈白詩所云「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將西去,白亦有江東之遊,城東石門一別遂無復相見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寶五閏十月,杜甫三十五歲。自齊﹑魯歸長安。從汝陽王璡﹑駙馬鄭潛耀遊。
  747丁亥玄宗天寶六,杜甫三十六歲。在長安。
  748戊子玄宗天寶七,杜甫三十七歲。在長安。屢上詩韋濟,求汲引。與書傢顧誡奢訂交,約當此時。
  749己醜玄宗天寶八,杜甫三十八歲。在長安。鼕日,歸東都,因謁玄元皇帝廟,觀吳道子所畫壁。
  750庚寅玄宗天寶九,杜甫三十九歲。來長安。初遇鄭虔。
  751辛卯玄宗天寶一〇,杜甫四十歲。在長安。進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命待製集賢院。秋,病瘧。友人魏君冒雨見訪,因作秋述貽之。病後過王倚,王餉以酒饌,感激作歌贈之。是年,在杜位宅守歲。
  752壬辰玄宗天寶一一,杜甫四十一歲。在長安。召試文章,送隸有司參列選序。暮春,暫歸東都。鼕,高適隨歌舒翰入朝,與公暫集,俄復別去,公有詩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寶一二,杜甫四十二歲。在長安。首夏,同鄭虔遊何將軍山林。次子宗武約生於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寶一三閏十一月,杜甫四十三歲。在長安。進封西嶽賦。自東都移傢至長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梁丘投詩河西節度使歌舒翰。歲中,張自盧溪召還,再遷為太常卿,公復上詩求助。又進雕賦,表中詞益哀激。秋後,淫雨害稼,物價暴貴,公生計益艱,遂攜傢往奉先,館於廨捨。
  755乙未玄宗天寶一四,安祿山反。杜甫四十四歲。在長安。歲中往白水縣,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奉先。十月,歸長安,授河西尉(河西縣故城在今雲南河西縣境),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歲暮,喪幼子。
  756丙申肅宗至德一(玄宗天寶一五)七月改元,安祿山稱大燕皇帝。玄宗奔蜀。殺楊國忠、楊貴妃。杜甫四十五歲。歲初,在長安。五月,至奉先壁難,攜眷來往白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齋。六月,又自白水取道華原,赴鄜州(今陜西鄜縣)。至三川縣同傢窪,寓故人孫宰傢。聞肅宗及位靈武,即留妻子於三川,孓身從蘆子關奔行在所。途中為賊所得,遂至長安。九月,於長安路隅遇宗室子弟,乞捨身為奴,感慟作哀王孫。
  757丁酉肅宗至德二閏八月,安慶緒殺祿山。張巡、許遠戰死。郭子儀復東京。史思明等降。杜甫四十六歲。春,陷賊中。在長安時從贊公蘇端遊。四月,自金光門出,間道竄歸鳳翔。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遺。是月,房管得罪,公抗述救之。肅宗怒,詔三司推問,張鎬﹑韋陟等救之,仍放就列。六月,同裴薦等四人薦岑參。閏八月,墨製放還鄜州省傢。於是徒步出鳳翔,至邠州,始從李嗣業藉得乘馬。歸傢臥病數日。作北徵。十一月,自鄜州至京師。
  758戊戌肅宗乾元一(至德三)二月改元,復以載為年,史思明反。杜甫四十七歲。任左拾遺。春,賈至﹑王維﹑岑參皆在諫省,時共酬唱。時畢曜亦在京師,居公之鄰捨。四月,玄宗親享九廟,公得陪祀。六月,房管因賀蘭進明譖,貶為邠州刺史。公坐管黨,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是秋,嘗至藍田縣訪崔興宗﹑王維。鼕末,以事歸東都陸渾莊,嘗遇孟雲卿於湖城縣城東。
  759己亥肅宗乾元二,史思明稱燕王。杜甫四十八歲。春,自東都歸華州(陜西華縣),途中作三吏﹑三別六首。時屬關輔饑饉。遂以七月棄官西去。度隴,赴秦州(甘肅天水)。是時有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寄李白二十韻。又有寄高適﹑岑參﹑賈至﹑嚴武﹑鄭虔﹑畢曜﹑薛據及張彪詩。時贊公亦謫居秦州,嘗為公盛言西枝村之勝,因作計卜居。置草堂,未成,會同𠔌宰來書言同𠔌可居,遂以十月,赴同𠔌。途經赤𠔌﹑鐵堂峽﹑????井﹑寒峽﹑法鏡寺﹑青陽峽﹑竜門鎮﹑石龕﹑積草嶺﹑泥功山﹑鳳凰臺,皆有詩。至同𠔌,居慄亭。貧益甚,拾橡慄,掘黃獨以自給。居不逾月,又赴成都。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經木皮嶺﹑白沙渡﹑飛仙閣﹑石櫃閣﹑桔柏渡﹑劍門﹑鹿頭山。歲終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時高適方刺彭州,公甫到成都,適即寄詩問訊。
  760庚子肅宗上元一(乾元三年)閏四月改元,杜甫四十九歲。在成都。春,卜居西郭之浣花裏。表弟王十五司馬遺貲營造,徐卿(疑即知道)﹑蕭實﹑何雍﹑韋班(應物侄)三明府供果木栽,開歲始事,季春落成。時韋偃寓居蜀中,嘗為公畫壁。初秋,暫遊新津,晤裴迪。秋晚至蜀州,晤高適。鼕,復在成都。
  761辛醜肅宗上元二,史朝義殺史思明。杜甫五十歲。居草堂。開歲,又往新津。二月,歸成都。秋,至青城。旋又歸成都。是時多病,生計艱窘。始有遷地吳楚之念。鼕,高適至成都,嘗同王掄過草堂會飲。
  762壬寅肅宗寶應一年四月改元,帝及玄宗崩,太子豫及位。詩人李白死(701-762)。杜甫五十一歲。自春至夏,居草堂。與嚴武唱和甚密。武時有饋贈。七月,送嚴武還朝,以舟至綿州,抵奉濟驛,登陸,遂分手而還。會徐知道反,道阻,乃入梓州。秋末,回成都迎傢至梓,然頗有東遊之意。十一月,往射洪縣,到金華山玉京觀,尋陳子昂讀書堂遺跡。又訪縣北東武山子昂故宅。旋復南之通泉縣,訪郭元振故居,於慶善寺觀薛稷書畫壁。又於縣署壁後觀稷所畫鶴。
  763癸卯代宗廣德一(寶應二)七月改元閏正月,李懷仙殺史朝義。杜甫五十二歲。正月,在梓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便欲還都,俄而復思東下吳楚。間嘗至閬州(四川閬中),因遊牛頭﹑兜率﹑惠義諸寺。既歸梓,又因送辛員外,至綿州。自綿歸梓。又往漢州。夏,返梓州。初秋,復別梓赴閬。九月,祭房管。秋盡,得傢書,知女病,因急歸梓。十一月,將出峽為吳楚之遊,於是命弟占歸成都檢校草堂。
  764甲辰代宗廣德二,杜甫五十三歲。春首,自梓州絜傢東荍出峽,先至閬州。會朝廷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以行程既定,不赴召。二月,離閬東去,聞嚴武將再鎮蜀,大喜,遂改計卻赴成都。三月,歸成都。六月,嚴武表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秋,居幕中,頗不樂,因上詩嚴武述胸臆。遂得乞假暫歸草堂。是時,曹霸在成都,公作丹青引贈之。弟穎往齊州。歲晚,因事寄詩賈至。是年與嚴武唱和最密。
  765乙巳代宗永泰一閏十月,杜甫五十四歲。正月三日,辭幕府,歸浣花溪。自春徂夏,居草堂。五月,攜傢離草堂南下。至嘉州(四川樂山)。六月,至戎州(四川宜賓)。自戎州至渝州(重慶)。候嚴六侍禦,不到,先下峽。入秋,至忠州(四川忠縣),居竜興寺院。九月,至雲安縣(四川白帝城)。因病,遂留居雲安,館於嚴明府之水閣。
  766丙午代宗大歷一(永泰二年)十一月改元,杜甫五十五歲。春,在雲安。時岑參方為嘉州刺史,寄詩贈之。春晚,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閣。秋後,柏茂琳為夔州都督,公頗蒙資助。是年多追憶舊遊之作。
  767丁未代宗大歷二,杜甫五十六歲。在夔州。春,自西閣移居赤甲。三月,遷居瀼西草屋。附宅有果園四十畝,蔬圃數畝,又有稻田若幹頃,在江北之東屯。弟觀自京師來。秋,因獲稻暫住東屯。適吳司法自忠州來,音以瀼西草堂藉吳居之。是時,始復動東遊荊湘之意。十月十九日,於夔州別駕元持宅觀李十二娘舞「劍器」。本年鼕,仍復多病。秋,左耳始聾。
  768戊申代宗大歷三閏六月,杜甫五十七歲。正月中旬,去夔出峽。臨去,以瀼西果園贈南卿兄。三月,至江陵。夏日,暫如外邑。留江陵數月,頗不得意。秋末,移居公安縣。遇顧誡奢﹑李晉肅(賀父)及僧太易,留憩公安數月。因公安治安太差,遂移衡州。
  769己酉代宗大歷四,五十八歲。正月,經嶽州至衡州(衡陽),遊南嶽道林二寺,觀宋之問題壁。宿青草湖,又宿白沙驛。過湘陰,謁湘夫人祠。更泝流而上,以二月初抵鑿石浦,宿之。又過津口,次空靈岸。三月,抵潭州(湖南長沙)。發潭州,次白馬潭,入喬口。至銅官渚,阻風。發銅官,宿新康江口。次雙楓浦,遂抵衡州(湖南衡陽)。然故人衡州刺史韋之晉任潭州刺史,杜甫又奔潭州,希望在他手下謀一份差事。但韋之晉忽然病卒。時蘇渙居江側,忽一日,訪公於舟中,公請渙誦詩,大賞異之,遂訂交焉。
  770庚戌代宗大歷五,五十九歲。正月二十一日,檢故帙,得高適上元二年人日見寄詩,因追酬一首,寄示漢中王瑀及敬超先。暮春,逢李龜年。四月,避亂入衡州(今衡陽)。遊嶽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欲往郴州依舅氏崔偉,因至耒陽。耒陽令知之,自棹舟迎杜甫而還。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
杜甫著作 Du Fu's works
杜甫著作
杜甫著作
  《譴懷》《昔遊》《卜居》《堂成》《蜀相》《為農》《有客》《狂夫》《捨》《江村》《野老》《遣興》《南鄰》《恨別》《客至》《江亭》《可惜》《獨酌》《寒食》《石鏡》《琴臺》《病柏》《枯棕》《不見》《大雨》《四鬆》《歸雁》《去蜀》《除草》《丈人山》《成都府》《石筍行》《贈花卿》《少年行》《大麥行》《題桃樹》《漫城二詩》《春夜喜雨》《草堂即事》《絶句二首》《絶句四首》《戲作花卿歌》《望嶽》《酬高使君相贈》《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絶》《絶句六首》《春望》《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南逢李龜年》《天末懷李白》《月夜憶捨弟》《兵車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兗州城樓》《登樓》《月夜》《潼關吏》《新安吏》《垂老別》
代表名句 Representative famous
  1、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4、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春日憶李白》
  5、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兵車行》
  6、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兵車行》
  7、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9、烽火連三月,傢書抵萬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11、昔聞洞庭湖,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嶽陽樓》
  12、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
  14、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閣夜》
  15、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嚮黃昏。 《詠懷古跡五首》
  16、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詠懷古跡五首》
  17、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係故園心。 《秋興八首》
  18、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旅夜書懷》
  19、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20、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絶句四首(其三)》
  21、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絶句二首(其一)》
  22、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4、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戲為六絶句》
  25、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七絶句(其六)》
  2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7、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水檻遺心二首(其一)》
  28、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
  29、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江村》
  30 會當凌絶頂,一覽衆山小。 《望嶽》
名作鑒賞 Appreciation masterpiece
  飲中八仙歌
  【原文】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麯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嚮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綉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傢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賞析】大唐時期可謂是人才輩出,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在詩中杜甫歌詠了大唐時代最傑出的八位精英。可以說天下英才聚集於此,豪氣衝天,是杜甫詩詞中的另類之作。
  望嶽
  【題解】
  杜甫《望嶽》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於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裏行間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决眥入歸鳥。
  會當凌絶頂,一覽衆山小。
  兵車行
  【題解】
  見《杜工部集》,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十載(751)。是年,唐徵伐作戰,大肆徵兵,致使民無寧日。杜甫有感於此,作《兵車行》以抒其憤忿之意。
  【原文】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傢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鼕,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春望
  【題解】
  唐蕭宗至德元年(756年)七月,杜甫得知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即皇帝位,便把傢小安頓在鄜州(今陝西富縣)的羌村,衹身投奔,途中為安史叛軍所俘,押往長安,次年春天才得脫身。在被迫留居長安的日子裏,他寫了許多反映淪陷區生活的詩篇,或感時憂國,或思傢念親,《春望》就是作於此時的一篇代表作。
  【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傢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
  【題解】
  見《杜工部集》。為《三吏》之一,作於公元759年。安史之亂後,唐由盛變衰,國不成國,民無寧日。是年,作者經新安、石壕等地流離遷徙,目睹官吏徵丁後有感而作。此時,作者已為中年,詩中早已沒有年輕時的壯志豪情了!所謂《三吏》,即為《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石壕,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南。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緻詞:“三男鄴城戌。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絶,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新婚別
  【題解】
  杜甫“三別”中的《新婚別》,精心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的少婦形象。此詩采用獨白形式,全篇先後用了七個“君”字,都是新娘對新郎傾吐的肺腑之言,讀來深切感人。
  【原文】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徵夫,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忽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白嗟貧傢女,久緻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垂老別
  【內容】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幹。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萬國盡徵戍,烽火被岡巒。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棄絶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無傢別
  【內容】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裏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但對狐與狸,竪毛怒我啼。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家乡既蕩盡,遠近理亦齊。長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傢別,何以為蒸黎!
  蜀相
  【題解】
  見《杜工部集》。約作於上元元年(760年)。是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遊覽、憑吊,作了這首《蜀相》,以抒述惋惜之情。
  【原文】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春夜喜雨
  【題解】
  見《杜工部集》,作於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是杜甫晚年“飄泊西南”時在成都所作。詩人在對春雨的描述之中,流露出其對春雨的喜悅之情。
  【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題解】
  見《杜工部集》,作於公元761年,時值安史之亂尚未平定之際。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親友資助,於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蓋一草堂,以安頓其傢。翌年八月,草堂為秋風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記之。
  【原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 捲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挂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 秋天漠漠嚮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 雨腳如麻未斷絶。 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題解】
  見《杜工部集》。代宗廣德元年(763)正月,史朝義(史思明之子)兵敗,自縊於林中,其將田承嗣,李懷仙皆舉地降。至此,河南、河北地區相繼收復。時杜甫寓居梓州(今四川三臺),乃作此詩。河南河北,指今洛陽一帶及河北北部。
  【原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嚮洛陽。
  絶句四首(其一)
  【題解】
  杜甫的七言絶句不多,然而這一首卻是中國最流行的小詩之一。它通俗易懂,平白如話,卻又深含了詩人的審美理想,極受文人學者所推許,可說是以俗為雅,雅俗共賞。
  【原文】
  兩衹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旅夜書懷
  【題解】
  《旅夜書懷》,是杜甫離開成都,攜傢乘舟東下,經過渝州(四川重慶)、忠州(四川忠縣)時(765年)寫的。
  他早歲雖有“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到頭來什麽事都沒有做成,衹落得年老多病,親朋零落,衹身飄泊,置身於這樣浩渺的江上,自己仿佛是天地間的一隻沙鷗,飛往哪裏去呢?寂寞啊,寂寞!作者的感慨是很深沉的。
  【原文】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登高
  【題解】
  見《杜工部集》,寫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時其流落夔州(今四川奉節)。古九月九有登高習俗,此詩即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寫其長年飄泊的痛苦,孤獨無依,老病孤愁之感。此詩被稱為“古今第一律詩”。
  【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江南逢李龜年
  【題解】
  李龜年,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名樂師。杜甫年青時在洛陽曾聽過他的演唱。晚年飄泊江南後,杜甫竟與樂師異地重逢。這時候距“安史之亂”以前的“盛唐時期”已經十多年了,詩人和李龜年都是晚年了,在這樣的境地相逢,有回憶,有傷感。於是,詩人用非常含蓄的語言,說出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原文】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八陣圖
  【題解】
  紀念詩聖最敬重的武侯
  【原文】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野老
  野老籬邊江岸回, 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集澄潭下, 賈客船隨返照來。
  長路關心悲劍閣, 片雲何意傍琴臺?
  王師未報收東郡, 城闕秋生畫角哀。
  【賞析】 此詩寫於上元元年(760),這時杜甫剛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來。經過長年顛沛流離之後,總算得到了一個憩息之處,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國傢殘破、生民塗炭的現實,卻時時在撞擊他的心靈,使他無法寧靜。這首詩就揭示了他內心這種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動。
  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嫩骨肉勻。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荷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
  蕭管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揚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絶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賞析】這首七言古詩大約作於天寶十二年(753)的春天。當時唐玄宗李隆基生活腐敗,日益寵幸楊貴妃。楊傢兄弟姐妹都因裙帶關係而飛黃騰達。楊國忠於天寶十一年(752)繼李林甫當了右丞相,楊傢三姐妹也都賜封國夫人。楊傢五宅仗勢欺人、作威作福,過着一種寄生腐朽的生活。而楊國忠和魏國夫人間的淫亂關係,更是醜不可聞。這首詩對這一小撮人氣勢驕橫、荒淫無恥的醜態和罪行,進行了深刻的暴露與諷刺。 全詩極力鋪陳,一氣呵成。語言清新,寓莊於諧。句句意含諷刺,運筆力透紙背。[參考資料]:《杜甫詩選》周蒙、馮宇,黑竜江人民出版社1980.6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係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補充資料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1、杜甫是個老乞丐
  古今中外,文人當乞丐並不鮮見。
  杜甫起初在長安的幾年,由於得不到任用,後來加之父親去世,失去了固定的經濟來源,導致生活陷於睏頓,他有個族孫杜濟住在長安城南郊,為了叨擾一頓飯吃,他每每前去走動,但這位族孫生活也不寬綽,見長輩來了,心裏老大的不樂,嘴上不好說什麽,卻在行動上表現出來:打井水淘米,使勁擺動水桶,把水攪得挺渾;到園中砍菜,放手亂砍一氣。杜甫對此感慨萬分,作《示從孫濟》“平明跨驢出,未知適誰門。權門多噂杳,且復尋諸孫。小人利口實,薄俗難具論。所來為宗族,亦不為盤飧。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便是遭遇“宗族”冷落後凄涼心境的表露。 當然也不乏好友相助。有一次杜甫鬧瘧疾,被折騰得面黃肌瘦,頭白眼花,差點要了命。大病初愈,他拄着拐杖出門散心,不知不覺來到王倚傢門口。王倚見杜甫這般模樣,十分同情,買肉買酒,熱情地招待了他。杜甫作詩《病後過王倚飲贈歌》表示感激:“但使殘年飽飯,衹願無事長相見。”
  其實從那時起,杜甫就有意無意地過起了到處乞討的日子。其詩《投簡鹹華兩縣諸子》“饑臥動即嚮一旬,敝衣何啻聯百結”便是他這段長安生活的真實寫照。《雲仙雜記·夜飛蟬》引《放懷集》:“杜甫每朋友至,引見妻子。韋侍禦見而退,使其婦送夜飛蟬,以助妝飾。”丈夫窮睏,老婆自然也是一幅寒酸相,杜甫自己還不覺得,倒是客人實在看不過眼,叫夫人送了一個頭上裝飾品過來。
  後來杜甫被迫離開長安,流落到了到成都,一傢人先是藉住在浣花溪畔的一座古寺裏,傢裏都揭不開鍋了。杜甫自己有所記載:“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顔色同,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小兒餓得實在是扛不住了,也就顧不得父子之禮,衝着父親一陣怒吼,叫他趕快到鄰居那裏去討口飯回來吃。沒有辦法,當過幾天小官的杜甫實在拉不下面子,衹好硬着頭皮,拉下面子,給老鄉、彭州刺史高適發出求援信:“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饑寒。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高適從百裏之外背米來接濟他,鄰里又送他些小菜,使他免卻了無米之炊的困苦。杜甫有詩為證:“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祿米,鄰捨與園蔬。”
  鎮蜀的劍南節度使嚴武慕杜甫之名,舉薦其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工部就是這樣來的。朋友尹裴冕還為他在浣花溪上遊選擇了一塊風景不錯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茅屋,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杜甫草堂。 公元765年,嚴武病故後一個月,杜甫攜妻兒乘船東下,離開了成都。六年後,據《舊唐書·文苑本傳》:“乃溯沿湘流,遊衡山,寓居耒陽。甫嘗遊嶽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時年五十有九。”大致情況是,離開四川後的杜甫客居湖南,由於被突然的洪水所圍困,連續餓了九天。當地縣令用小船將杜甫救了回來,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難得饕餮一回的杜甫當晚就因為醉飽過度而辭世了。
  杜甫過着近似於乞丐生活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時運不濟。那今天的俗話說,就是有些背時。杜甫年輕時,不大求上進,《唐才子傳》說他“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公元747年,風流天子唐玄宗詔令天下才子到京師就選,頗有些詩名的三十五歲的杜甫纔興衝衝地前往應試。然而,天不遂願,據說是姦相李林甫害怕賢才入選不利他把持朝政,於是從中作梗,攪了局,致使無一人及第,反而上表祝賀皇帝,說是“野無遺賢”。而就在此時,杜甫曾任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的父親杜閑去世,斷絶了生活的來源,迫於生計,他不得不沿街賣藥,或寄食於朋友處。這段貧睏的羈旅,被他自己寫進了一首題為《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詩中:“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這也是杜甫當乞丐的開始。儘管長安的日子苦是苦了些,但他依然捨不得放棄對榮華富貴的追求,不斷嚮權貴投詩,以期引起他們的重視和任用。公元751年,他嚮玄宗進獻《三大禮賦》,受到贊許,卻命其待製集賢院,結果一等就是整整四年,最終還是沒了下文。好不容易當了個右衛率府兵曹參軍,杜甫以為自己從此就要飛黃騰達了,不料僅僅一月之後,安祿山造反,打亂了他的計劃。保命要緊,大傢一窩蜂地逃出了長安。公元757年,郭子儀率兵收復了京師,杜甫隨唐肅宗及其百官回到了長安。這一階段,他總算過了幾天安穩日子。可他不知明哲保身,偏偏要替在平亂期間老打敗仗的宰相房綰說好話(因為房綰在平日裏對他很關照),遂得罪了唐肅宗。公元758年5月,杜甫被降為華州司功參軍,負責祭祀之類的小事,以後就再也沒爬上去過。
  二是性格“褊躁傲誕”。這不是我說的,而是參與編纂《新唐書》的宋祁說的。宋祁認為杜甫的性格遺傳自其爺爺杜審言,即“褊躁傲誕”。《唐才子傳 ·杜審言》也說他“恃高才,傲世見疾”。杜審言是進士,也是詩人,還是武則天的面首張易之兄弟的座上賓。《新唐書·杜審言傳》杜審言大言不慚地說過:“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杜甫比他爺爺來毫不遜色,宋王讜《唐語林》捲二有所記載,杜甫曾自誇:“使昭明再生,吾當出劉,曹,二謝上。”爺爺狂,人傢還不得不買帳,杜甫狂,卻狂得不是時候。《新唐書·文藝上》載述:“會嚴武節度劍南東、西川,(甫)往依焉。武再帥劍南,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至其傢。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由此可見杜甫對嚴武是卻不大領情的。見到嚴武,他不戴頭巾,也不打招呼。有一次喝多了,發起了酒瘋,他居然站到嚴武的寶座上,瞪着眼睛怪模怪樣地說:“嚴挺之竟有這樣一個兒子啊!” 人傢嚴武是何許人也,堂堂封疆大吏,兇暴勇武,自然會心生怨恨。《新唐書·文藝上》載述:“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於門。武將出,冠鈎於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殺彝。”說來也怪,要不是嚴武出門準備去殺杜甫的時候冠被簾鈎了三次,纔有人趁機告訴了他的母親救杜甫杜甫十條命衹怕也丟了。章彝就沒那麽好運。由此可以看出,儘管嚴武對自己有所幫助,但杜甫從骨子裏是看不起他的,有時會自覺不自覺地表露出來。後來嚴武雖沒殺他,但對他的接濟自然也就少了,最終嚴武一死,杜甫也待不下去了。
  三是自視清高,高不成低不就。《新唐詩》本傳說杜甫:“放曠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仕途上,杜甫也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他自己耽誤了。公元755年,四十四歲的杜甫忽然收到朝廷的一份委任狀,要他去當河西縣尉,主要任務是徵收賦稅,追捕盜賊,而且河西荒涼偏僻,杜甫覺得太苦,不肯上任。後來也不知道是誰幫了他的忙,進行了通融,朝廷轉而讓他當了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雖然也是個芝麻官,但處於長安附近,容易交往,晉升的機會顯然要多一些,於是他就接受了,總算走上了仕途。因房綰事件而降官後,本來嫌官小的他幹脆不幹了,拍屁股走人。當年的許多文人日子過不下去了,都可以開館授徒靠束脩度日,杜甫不幹,一心衹想當官,卻總不能如願。
  北宋歐陽修《梅聖俞詩集序》雲:“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清錢謙益《〈馮定遠詩〉序》亦云:“詩窮而後工。詩之必窮,而窮之必工,其理然也。”“窮而後工”成語字典中對它的解釋是:舊時以為文人越是窮睏不得志,詩文就寫得越好。正因為有過乞丐一般的生活,杜甫才能夠寫出不少關心勞動人民疾苦的詩來,最終被人稱為詩聖,客觀地看文人當乞丐真的不是一件壞事。
  2、杜甫的詩
  杜甫一生寫下了一千多首詩,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春望》等。杜甫詩充分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千古不朽的詩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銘記。“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這是杜甫對祖國無比熱愛的充分展示,這一點使他的詩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這種愛國熱枕,在《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現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別》中,對廣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愛國精神的歌頌,更把他那顆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展現在讀者面前。出自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統治階級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禍國殃民的罪行,必然懷有強烈的憎恨。這一點在不朽的名篇《兵車行》、《麗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一個偉大愛國者的憂國憂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現。杜甫的一些詠物、寫景的詩,甚至那些有關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詩中,也無不滲透着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總之,杜甫的詩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藝術記錄。杜甫以積極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實、深刻地反映了極為廣泛的社會現實,無論在怎樣一種險惡的形勢下,他都沒有失去信心(一直想當他的諸葛亮),在我國悠久的文學史上,杜甫詩歌的認識作用、藉鑒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作用都是難以企及的。 杜詩最大的藝術特色是,詩人常將自己的主觀感受隱藏在客觀的描寫中,讓事物自身去打動讀者。例如《麗人行》中,詩人並沒有直接去斥責楊氏兄妹的荒淫,然而從對他們服飾、飲食等方面的具體描述中,作者的愛憎態度已顯露無遺。
  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但卻極見功力。他還常用人物獨白和俗語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個性化。
  在刻畫人物時,特別善於抓住細節的描寫,如《北徵》中關於妻子兒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杜甫詩風多變,但總體來看,可以概括為沉鬱頓挫。這裏的沉鬱是指文章的深沉藴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麯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 所有這一切,確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國文學史上至高無上的“詩聖”的地位。
  閱讀杜詩,總是被那沉鬱頓挫的詩風深深的感染着,被作品中根植於現實的高度的愛國主義和深厚洋溢的人道主義深深震撼。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客,沿襲着杜甫的創作道路。王安石、陸遊、蘇軾、文天祥等對杜甫詩中精神實質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認識,真正能做到結合個人的時代遭遇和生活實踐,寫出一首具有高度愛國主義精神,深刻現實寫照的詩人,使他們成為無愧於祖國人民所十分需要的詩人。
  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雖然杜甫在當朝不為世人所知,但經過後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終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作品集為《杜工部集》。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
名作鑒賞 Appreciation masterpiece
  飲中八仙歌
  【原文】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麯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嚮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綉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傢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賞析】大唐時期可謂是人才輩出,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在詩中杜甫歌詠了大唐時代最傑出的八位精英。可以說天下英才聚集於此,豪氣衝天,是杜甫詩詞中的另類之作。
  望嶽
  【題解】
  杜甫《望嶽》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於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裏行間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决眥入歸鳥。
  會當凌絶頂,一覽衆山小。
  兵車行
  【題解】
  見《杜工部集》,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十載(751)。是年,唐徵伐作戰,大肆徵兵,致使民無寧日。杜甫有感於此,作《兵車行》以抒其憤忿之意。
  【原文】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傢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鼕,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春望
  【題解】
  唐蕭宗至德元年(756年)七月,杜甫得知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即皇帝位,便把傢小安頓在鄜州(今陝西富縣)的羌村,衹身投奔,途中為安史叛軍所俘,押往長安,次年春天才得脫身。在被迫留居長安的日子裏,他寫了許多反映淪陷區生活的詩篇,或感時憂國,或思傢念親,《春望》就是作於此時的一篇代表作。
  【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傢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
  【題解】
  見《杜工部集》。為《三吏》之一,作於公元759年。安史之亂後,唐由盛變衰,國不成國,民無寧日。是年,作者經新安、石壕等地流離遷徙,目睹官吏徵丁後有感而作。此時,作者已為中年,詩中早已沒有年輕時的壯志豪情了!所謂《三吏》,即為《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石壕,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南。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緻詞:“三男鄴城戌。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絶,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新婚別
  【題解】
  杜甫“三別”中的《新婚別》,精心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的少婦形象。此詩采用獨白形式,全篇先後用了七個“君”字,都是新娘對新郎傾吐的肺腑之言,讀來深切感人。
  【原文】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徵夫,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忽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白嗟貧傢女,久緻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垂老別
  【內容】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幹。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萬國盡徵戍,烽火被岡巒。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棄絶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無傢別
  【內容】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裏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但對狐與狸,竪毛怒我啼。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家乡既蕩盡,遠近理亦齊。長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傢別,何以為蒸黎!
  蜀相
  【題解】
  見《杜工部集》。約作於上元元年(760年)。是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遊覽、憑吊,作了這首《蜀相》,以抒述惋惜之情。
  【原文】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春夜喜雨
  【題解】
  見《杜工部集》,作於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是杜甫晚年“飄泊西南”時在成都所作。詩人在對春雨的描述之中,流露出其對春雨的喜悅之情。
  【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題解】
  見《杜工部集》,作於公元761年,時值安史之亂尚未平定之際。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得親友資助,於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蓋一草堂,以安頓其傢。翌年八月,草堂為秋風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記之。
  【原文】
  八月秋高風怒號, 捲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挂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 秋天漠漠嚮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 雨腳如麻未斷絶。 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題解】
  見《杜工部集》。代宗廣德元年(763)正月,史朝義(史思明之子)兵敗,自縊於林中,其將田承嗣,李懷仙皆舉地降。至此,河南、河北地區相繼收復。時杜甫寓居梓州(今四川三臺),乃作此詩。河南河北,指今洛陽一帶及河北北部。
  【原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嚮洛陽。
  絶句四首(其一)
  【題解】
  杜甫的七言絶句不多,然而這一首卻是中國最流行的小詩之一。它通俗易懂,平白如話,卻又深含了詩人的審美理想,極受文人學者所推許,可說是以俗為雅,雅俗共賞。
  【原文】
  兩衹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旅夜書懷
  【題解】
  《旅夜書懷》,是杜甫離開成都,攜傢乘舟東下,經過渝州(四川重慶)、忠州(四川忠縣)時(765年)寫的。
  他早歲雖有“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到頭來什麽事都沒有做成,衹落得年老多病,親朋零落,衹身飄泊,置身於這樣浩渺的江上,自己仿佛是天地間的一隻沙鷗,飛往哪裏去呢?寂寞啊,寂寞!作者的感慨是很深沉的。
  【原文】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登高
  【題解】
  見《杜工部集》,寫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時其流落夔州(今四川奉節)。古九月九有登高習俗,此詩即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寫其長年飄泊的痛苦,孤獨無依,老病孤愁之感。此詩被稱為“古今第一律詩”。
  【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江南逢李龜年
  【題解】
  李龜年,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名樂師。杜甫年青時在洛陽曾聽過他的演唱。晚年飄泊江南後,杜甫竟與樂師異地重逢。這時候距“安史之亂”以前的“盛唐時期”已經十多年了,詩人和李龜年都是晚年了,在這樣的境地相逢,有回憶,有傷感。於是,詩人用非常含蓄的語言,說出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原文】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八陣圖
  【題解】
  紀念詩聖最敬重的武侯
  【原文】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野老
  野老籬邊江岸回, 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集澄潭下, 賈客船隨返照來。
  長路關心悲劍閣, 片雲何意傍琴臺?
  王師未報收東郡, 城闕秋生畫角哀。
  【賞析】 此詩寫於上元元年(760),這時杜甫剛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下來。經過長年顛沛流離之後,總算得到了一個憩息之處,這使他聊感欣慰。然而國傢殘破、生民塗炭的現實,卻時時在撞擊他的心靈,使他無法寧靜。這首詩就揭示了他內心這種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動。
  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嫩骨肉勻。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荷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
  蕭管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揚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絶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賞析】這首七言古詩大約作於天寶十二年(753)的春天。當時唐玄宗李隆基生活腐敗,日益寵幸楊貴妃。楊傢兄弟姐妹都因裙帶關係而飛黃騰達。楊國忠於天寶十一年(752)繼李林甫當了右丞相,楊傢三姐妹也都賜封國夫人。楊傢五宅仗勢欺人、作威作福,過着一種寄生腐朽的生活。而楊國忠和魏國夫人間的淫亂關係,更是醜不可聞。這首詩對這一小撮人氣勢驕橫、荒淫無恥的醜態和罪行,進行了深刻的暴露與諷刺。 全詩極力鋪陳,一氣呵成。語言清新,寓莊於諧。句句意含諷刺,運筆力透紙背。[參考資料]:《杜甫詩選》周蒙、馮宇,黑竜江人民出版社1980.6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係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貧睏交加的詩人
  古今中外,文人當乞丐並不鮮見。
  杜甫起初在長安的幾年,由於得不到任用,後來加之父親去世,失去了固定的經濟來源,導致生活陷於睏頓,他有個族孫杜濟住在長安城南郊,為了叨擾一頓飯吃,他每每前去走動,但這位族孫生活也不寬綽,見長輩來了,心裏老大的不樂,嘴上不好說什麽,卻在行動上表現出來:打井水淘米,使勁擺動水桶,把水攪得挺渾;到園中砍菜,放手亂砍一氣。杜甫對此感慨萬分,作《示從孫濟》“平明跨驢出,未知適誰門。權門多噂杳,且復尋諸孫。小人利口實,薄俗難具論。所來為宗族,亦不為盤飧。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便是遭遇“宗族”冷落後凄涼心境的表露。 當然也不乏好友相助。有一次杜甫鬧瘧疾,被折騰得面黃肌瘦,頭白眼花,差點要了命。大病初愈,他拄着拐杖出門散心,不知不覺來到王倚傢門口。王倚見杜甫這般模樣,十分同情,買肉買酒,熱情地招待了他。杜甫作詩《病後過王倚飲贈歌》表示感激:“但使殘年飽飯,衹願無事長相見。”
  其實從那時起,杜甫就有意無意地過起了到處乞討的日子。其詩《投簡鹹華兩縣諸子》“饑臥動即嚮一旬,敝衣何啻聯百結”便是他這段長安生活的真實寫照。《雲仙雜記·夜飛蟬》引《放懷集》:“杜甫每朋友至,引見妻子。韋侍禦見而退,使其婦送夜飛蟬,以助妝飾。”丈夫窮睏,老婆自然也是一幅寒酸相,杜甫自己還不覺得,倒是客人實在看不過眼,叫夫人送了一個頭上裝飾品過來。
  後來杜甫被迫離開長安,流落到了到成都,一傢人先是藉住在浣花溪畔的一座古寺裏,傢裏都揭不開鍋了。杜甫自己有所記載:“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顔色同,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小兒餓得實在是扛不住了,也就顧不得父子之禮,衝着父親一陣怒吼,叫他趕快到鄰居那裏去討口飯回來吃。沒有辦法,當過幾天小官的杜甫實在拉不下面子,衹好硬着頭皮,拉下面子,給老鄉、彭州刺史高適發出求援信:“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饑寒。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高適從百裏之外背米來接濟他,鄰里又送他些小菜,使他免卻了無米之炊的困苦。杜甫有詩為證:“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祿米,鄰捨與園蔬。”
  鎮蜀的劍南節度使嚴武慕杜甫之名,舉薦其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工部就是這樣來的。朋友尹裴冕還為他在浣花溪上遊選擇了一塊風景不錯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茅屋,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杜甫草堂。 公元765年,嚴武病故後一個月,杜甫攜妻兒乘船東下,離開了成都。六年後,據《舊唐書·文苑本傳》:“乃溯沿湘流,遊衡山,寓居耒陽。甫嘗遊嶽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於耒陽,時年五十有九。”大致情況是,離開四川後的杜甫客居湖南,由於被突然的洪水所圍困,連續餓了九天。當地縣令用小船將杜甫救了回來,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難得饕餮一回的杜甫當晚就因為醉飽過度而辭世了。
  杜甫過着近似於乞丐生活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時運不濟。那今天的俗話說,就是有些背時。杜甫年輕時,不大求上進,《唐才子傳》說他“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公元747年,風流天子唐玄宗詔令天下才子到京師就選,頗有些詩名的三十五歲的杜甫纔興衝衝地前往應試。然而,天不遂願,據說是姦相李林甫害怕賢才入選不利他把持朝政,於是從中作梗,攪了局,致使無一人及第,反而上表祝賀皇帝,說是“野無遺賢”。而就在此時,杜甫曾任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的父親杜閑去世,斷絶了生活的來源,迫於生計,他不得不沿街賣藥,或寄食於朋友處。這段貧睏的羈旅,被他自己寫進了一首題為《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詩中:“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這也是杜甫當乞丐的開始。儘管長安的日子苦是苦了些,但他依然捨不得放棄對榮華富貴的追求,不斷嚮權貴投詩,以期引起他們的重視和任用。公元751年,他嚮玄宗進獻《三大禮賦》,受到贊許,卻命其待製集賢院,結果一等就是整整四年,最終還是沒了下文。好不容易當了個右衛率府兵曹參軍,杜甫以為自己從此就要飛黃騰達了,不料僅僅一月之後,安祿山造反,打亂了他的計劃。保命要緊,大傢一窩蜂地逃出了長安。公元757年,郭子儀率兵收復了京師,杜甫隨唐肅宗及其百官回到了長安。這一階段,他總算過了幾天安穩日子。可他不知明哲保身,偏偏要替在平亂期間老打敗仗的宰相房綰說好話(因為房綰在平日裏對他很關照),遂得罪了唐肅宗。公元758年5月,杜甫被降為華州司功參軍,負責祭祀之類的小事,以後就再也沒爬上去過。
  二是性格“褊躁傲誕”。這不是我說的,而是參與編纂《新唐書》的宋祁說的。宋祁認為杜甫的性格遺傳自其爺爺杜審言,即“褊躁傲誕”。《唐才子傳 ·杜審言》也說他“恃高才,傲世見疾”。杜審言是進士,也是詩人,還是武則天的面首張易之兄弟的座上賓。《新唐書·杜審言傳》杜審言大言不慚地說過:“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杜甫比他爺爺來毫不遜色,宋王讜《唐語林》捲二有所記載,杜甫曾自誇:“使昭明再生,吾當出劉,曹,二謝上。”爺爺狂,人傢還不得不買帳,杜甫狂,卻狂得不是時候。《新唐書·文藝上》載述:“會嚴武節度劍南東、西川,(甫)往依焉。武再帥劍南,表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武以世舊,待甫甚善,親至其傢。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由此可見杜甫對嚴武是卻不大領情的。見到嚴武,他不戴頭巾,也不打招呼。有一次喝多了,發起了酒瘋,他居然站到嚴武的寶座上,瞪着眼睛怪模怪樣地說:“嚴挺之竟有這樣一個兒子啊!” 人傢嚴武是何許人也,堂堂封疆大吏,兇暴勇武,自然會心生怨恨。《新唐書·文藝上》載述:“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於門。武將出,冠鈎於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殺彝。”說來也怪,要不是嚴武出門準備去殺杜甫的時候冠被簾鈎了三次,纔有人趁機告訴了他的母親救杜甫杜甫十條命衹怕也丟了。章彝就沒那麽好運。由此可以看出,儘管嚴武對自己有所幫助,但杜甫從骨子裏是看不起他的,有時會自覺不自覺地表露出來。後來嚴武雖沒殺他,但對他的接濟自然也就少了,最終嚴武一死,杜甫也待不下去了。
  三是自視清高,高不成低不就。《新唐詩》本傳說杜甫:“放曠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仕途上,杜甫也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他自己耽誤了。公元755年,四十四歲的杜甫忽然收到朝廷的一份委任狀,要他去當河西縣尉,主要任務是徵收賦稅,追捕盜賊,而且河西荒涼偏僻,杜甫覺得太苦,不肯上任。後來也不知道是誰幫了他的忙,進行了通融,朝廷轉而讓他當了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雖然也是個芝麻官,但處於長安附近,容易交往,晉升的機會顯然要多一些,於是他就接受了,總算走上了仕途。因房綰事件而降官後,本來嫌官小的他幹脆不幹了,拍屁股走人。當年的許多文人日子過不下去了,都可以開館授徒靠束脩度日,杜甫不幹,一心衹想當官,卻總不能如願。
  北宋歐陽修《梅聖俞詩集序》雲:“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清錢謙益《〈馮定遠詩〉序》亦云:“詩窮而後工。詩之必窮,而窮之必工,其理然也。”“窮而後工”成語字典中對它的解釋是:舊時以為文人越是窮睏不得志,詩文就寫得越好。正因為有過乞丐一般的生活,杜甫才能夠寫出不少關心勞動人民疾苦的詩來,最終被人稱為詩聖,客觀地看文人當乞丐真的不是一件壞事。
  2、杜甫的詩
  杜甫一生寫下了一千多首詩,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春望》等。杜甫詩充分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千古不朽的詩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銘記。“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這是杜甫對祖國無比熱愛的充分展示,這一點使他的詩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這種愛國熱枕,在《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現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別》中,對廣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愛國精神的歌頌,更把他那顆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展現在讀者面前。出自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統治階級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禍國殃民的罪行,必然懷有強烈的憎恨。這一點在不朽的名篇《兵車行》、《麗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一個偉大愛國者的憂國憂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現。杜甫的一些詠物、寫景的詩,甚至那些有關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詩中,也無不滲透着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總之,杜甫的詩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藝術記錄。杜甫以積極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實、深刻地反映了極為廣泛的社會現實,無論在怎樣一種險惡的形勢下,他都沒有失去信心(一直想當他的諸葛亮),在我國悠久的文學史上,杜甫詩歌的認識作用、藉鑒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作用都是難以企及的。 杜詩最大的藝術特色是,詩人常將自己的主觀感受隱藏在客觀的描寫中,讓事物自身去打動讀者。例如《麗人行》中,詩人並沒有直接去斥責楊氏兄妹的荒淫,然而從對他們服飾、飲食等方面的具體描述中,作者的愛憎態度已顯露無遺。
  杜詩語言平易樸素、通俗、寫實,但卻極見功力。他還常用人物獨白和俗語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個性化。
  在刻畫人物時,特別善於抓住細節的描寫,如《北徵》中關於妻子兒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杜甫詩風多變,但總體來看,可以概括為沉鬱頓挫。這裏的沉鬱是指文章的深沉藴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麯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 所有這一切,確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國文學史上至高無上的“詩聖”的地位。
  閱讀杜詩,總是被那沉鬱頓挫的詩風深深的感染着,被作品中根植於現實的高度的愛國主義和深厚洋溢的人道主義深深震撼。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客,沿襲着杜甫的創作道路。王安石、陸遊、蘇軾、文天祥等對杜甫詩中精神實質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認識,真正能做到結合個人的時代遭遇和生活實踐,寫出一首具有高度愛國主義精神,深刻現實寫照的詩人,使他們成為無愧於祖國人民所十分需要的詩人。
  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雖然杜甫在當朝不為世人所知,但經過後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終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作品集為《杜工部集》。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
杜甫生平 Du Fu's life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一生不得志,衹做過一些左拾遺等小官,雖然後世被稱為“詩聖”,詩歌被稱為“詩史”,可在唐朝當時並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有一首《戲為六絶句(其二)》就是寫“初唐四傑”的:“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詩人的自比,而杜甫的經歷和詩歌創作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開元十九年(時二十歲)始漫遊吳越,5年之後歸洛陽應舉,不第,之後杜甫再漫遊齊趙。之後在洛陽遇李白,兩人相見恨晚,結下了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梁、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這便是“詩仙”與“詩聖”的最後一次相見。
  二、睏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當朝宰相李林甫為了達到權傾朝野的目的,竟然嚮唐玄宗說無人中舉。後來嚮皇帝獻賦,嚮貴人投贈,過着“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纔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的賞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着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傢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采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傢別》、《垂老別》。
  四、西南漂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着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傢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𠔌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嚴,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嶽陽樓》等大量名作。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絶唱。
個人影響 Personal influence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製,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漢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着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志着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纍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杜甫 百科辞典
  Du Fu
  杜甫
    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
    由於他在長安時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稱少陵野老,在成都時被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又稱他為杜少陵、杜工部。
    生平 杜甫生長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武後時的著名詩人,官膳部員外郎;父親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奉天縣令。他 7歲即開始學詩,15歲時詩文就引起洛陽名士們的重視。他的生活從20歲後可分為四個時期。
    漫遊時期 從玄宗開元十九年(731) 至天寶四載(745) 。杜甫進行了兩次長期的漫遊。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帶,他到過金陵、姑蘇,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開元二十三年回洛陽應進士考試,未被錄取。次年在齊趙一帶開始了第二次漫遊,他晚年回憶當時的情景是:“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壯遊》)他在這兩次漫遊裏,看到祖國秀麗雄偉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東的文化,擴大了眼界,豐富了見聞。開元二十九年,築居於洛陽與偃師之間的首陽山下,可能在這時與夫人楊氏結婚。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遇,二人暢遊齊魯,訪道尋友,談詩論文,有時也議論時事,結下深厚的友誼。次年秋,杜甫將西去長安,李白準備重遊江東,他們在兗州分手,此後沒有再會面,杜甫為此寫過不少懷念李白的感人詩篇。
    這時唐王朝還強盛,倉廩相當充實,可是玄宗開始好大喜功,開拓邊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會上已經隱伏着不安定的危機。杜甫對此有所預感,但並未正視。他過的是登山涉水、高歌遊獵的浪漫生活。他在這時期寫的詩,根據他自己的敘述,可能已有數百首,不過衹有二十幾首流傳下來,主要是五言律詩和五言古體詩。其中雖有象《望嶽》那樣不同凡響的作品,但總的說來,還沒有超越杜審言那一時期名詩人的水平。
    長安時期 從天寶五載至天寶十四載,杜甫在長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創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到長安,目的是求得一個官職,有所建樹。天寶六載,玄宗詔徵文學藝術有一技之長的人到京都就選,杜甫參加了這次考試,但由於以“口蜜腹劍”著稱的中書令李林甫陰謀破壞,應試者沒有一人被選。天寶十載,玄宗舉行三個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廟和天地。杜甫寫成三篇“大禮賦”進獻,得到玄宗的贊賞,命宰相考試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沒有下文。他不斷寫詩投贈權貴,希望得到他們的推薦,也都毫無結果。最後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職務,這已經是杜甫在長安的末期,安祿山叛亂的前夕。
    玄宗晚年完全改變了他在開元時期勵精圖治的優良政風,一任宰相貪污驕橫,邊將窮兵黷武,自己則在宮中尋歡作樂。人民受到的租稅與徵役的殘酷剝削日益加劇。杜甫“嘗睏於衣食”,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出入貴族府邸,充當“賓客”,陪伴他們詩酒寓遊,取得少許資助。同時,他結交一些與他同樣貧睏的朋友,也比較廣泛地接觸勞動人民。他的足跡從貧乏的坊巷走到貴族的園林,從重樓高閣互競豪華的麯江走到徵人出發必須經過的鹹陽橋畔,仕途要求的失敗使他能客觀地認識統治階層的腐敗,個人的饑寒交迫使他能體會到人民的疾苦,這兩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詩中得到反映。天寶十一載以後,他寫出《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後出塞》等不朽的名篇,開始給當時的詩歌增添新的內容和新的表達方法。天寶十四載鼕,杜甫探視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寫出《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表達了他“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深情,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概括了社會上尖銳的矛盾,又描繪了“入門聞號□,幼子饑已卒”的家庭景
英文解釋
  1. n.:  Du Fu
近義詞
杜子美, 少陵野老, 杜陵野客, 杜陵布衣
相關詞
文化唐詩文學常識大唐芙蓉園地區古詩詩詞重陽節
體育七言律詩春雨古詩詞戰爭詩藝術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落花時節又逢君乾坤日夜浮月是故鄉明
飛來雙白鶴丹青引江碧鳥逾白
屏開金孔雀渾欲不勝簪讀書破萬卷
斯人獨憔悴射人先射馬潤物細無聲
蛟竜得雲雨皇天無老眼朝扣富兒門
蓬門今始為君開文章憎命達一覽衆山小
下筆如有神露從今夜白馬鳴風蕭蕭
擒賊先擒王他鄉勝故鄉黃冠歸故鄉
俱兼山水鄉養拙更何鄉中歲貢舊鄉
未卜見故鄉不如早還鄉春色是他鄉
恨別滿江鄉況乃懷舊鄉郎伯殊方鎮
蕩子不還鄉聞道並州鎮哀王孫
哀江頭赤𠔌西崦人傢泊鬆滋江亭
泊嶽陽城下葵藿傾太陽鳥影度寒塘
回首可憐歌舞地風塵三尺劍隨風潛入夜
人生七十古來稀當面輸心背面笑邦以民為本
傢書抵萬金語不驚人死不休雖多亦奚為
小兒強解事八哀詩出師未捷身先死
哀哉王孫慎勿疏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酒債尋常行處有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