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返回主页
琴操·岐山操: 民之所宜。
缀古诗语送无斁弟赴举: 鲜民之生,靡瞻匪父。
鄜州人语间有似河朔人处予独知其然盖此本魏之上郡魏人以归秦之三年秦遂称王而不乐为秦民之故其音犹魏也作绝句
送关都官致仕: 庶民之耋,职自为愚。
通判国博命赋假山: 民之大命方有倚。
流化亭: 惟民之诹。
次韵杨宰: 我亦民之一,担石略不留。
急笔次梁教韵: 职民之忧假守事,遇灾讵可缺祷祠。
寄兴化叶明府进卿二首: 君来嚬笑民之法,政绝锋铓古与徒。
寿马裕斋观文·右江之水,三章,章四句: 民之洽矣。
述九颂·经文: 民之生兮有司命,彼指南兮亦有车。
赋闻角: 使蠹民之天。
赋桐庐陈守瑞粟图: 食乃民之天,有一皆可嘉。
闵雨诗: 产民之身赋民食,
迎送神辞: 岁大旱兮我民之恫,酌彼泉兮神听孔聪。
月岩斋诗: 天民之淹。
适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体相答: 富者民之怨,百万辄散弃。
书宜城修水渠记後奉呈朱寺丞: 因民之利无难为,使民以说民忘疲。
吕望非熊: 伯之来兮民之福,伯不来兮公何哭。
宋颂九首·六合雷声: 菲民之嚚,为贼俘虏。
听野老所言: 民之多艰有如此,於乎彼苍其奈何。
尧任舜禹行: 为民之极,黄收纯衣。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四民之中,君恩最重。
稻花桑花: 斯民之父母。
瞻彼南山: 立民之极,载祀千亿。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匪民之愚,礼教实坠。
越问·驻跸: 想天民之视阜兮,与虞夏而同治。
太白词: 民之思,
黄华歌: 洞洞下鉴民之情。
挽蔡文叔: 羌小民之怨咨兮,谓天不仁。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
闻倪尚书赴诏: 民之瘼矣矧可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