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 人物列表
柳亚子 Liu Yazi(现代中国)沈尹默 Shen Yinmo(现代中国)海子 Hai Zi(现代中国)
洛夫 Lo Fu(现代中国)舒婷 Shu Ting(现代中国)徐志摩 Xu Zhimo(现代中国)
席慕容 Ximurong(现代中国)余光中 Yu Guangzhong(现代中国)食指 Si Zhi(现代中国)
刘半农 Liu Bannong(现代中国)北岛 Bei Dao(现代中国)顾城 Gu Cheng(现代中国)
卞之琳 Bian Zhilin(现代中国)戴望舒 Dai Wangshu(现代中国)多多 Duo Duo(现代中国)
昌耀 Chang Yao(现代中国)向明 Xiang Ming(现代中国)孤夜赏雨 Gu Yeshangyu(现代中国)
离离 Chi Chi(现代中国)陈忠坤 Chen Zhongkun(现代中国)熊焱 Xiong Yan(现代中国)
绝壁孤侠 Jue Biguxia(现代中国)迪拜 DiBai(现代中国)祁鸿升 Qi Hongsheng(现代中国)
杯中冲浪 Wang XuSheng(现代中国)鲁绪刚 Lu XuGang(现代中国)余刃 Yu Ren(现代中国)
白琳 Bai Lin(现代中国)太阳岛 Tai Yangdao(现代中国)秋叶 Qiu She(现代中国)
佚名 Yi Ming(现代中国)周梦蝶 Zhou Mengdie(现代中国)郑愁予 Zheng Chouyu(现代中国)
兰语凝嫣 Lan Yuningyan(现代中国)刘华明 Liu Huaming(现代中国)陆华军 Liu Huajun(现代中国)
离开 Chi Kai(现代中国)郭沫若 Guo MoRuo(现代中国)林泠 Lin Ling(现代中国)
商禽 Shang Qin(现代中国)罗门 Luo Men(现代中国)西川 Xi Chuan(现代中国)
欧阳江河 Ouyang Jianghe(现代中国)翟永明 Di Yongming(现代中国)杨炼 Yang Lian(现代中国)
张错 Zhang Cuo(现代中国)田间 Tian Jian(现代中国)阿垅 A Long(现代中国)
纪弦 Ji Xian(现代中国)灰娃 Hui Wa(现代中国)马骅 Ma Hua(现代中国)
覃子豪 Qin Zihao(现代中国)林亨泰 Lin Hengtai(现代中国)蓉子 Rong Zi(现代中国)
痖弦 Ya Xian(现代中国)杨唤 Yang Huan(现代中国)羊令野 Yang Lingye(现代中国)
林徽因 Lin Huiyin(现代中国)白萩 Bai Qiu(现代中国)管管 Guan Guan(现代中国)
胡也频
现代中国  (1903年5月4日1931年2月7日)
名: 胡崇轩
出生地: 福建福州
去世地: 上海 龙华

小说选集 novel anthology《胡也频选集》
现实百态 Realistic Fiction《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阅读胡也频在小说之家的作品!!!
胡也频
  胡也频(1903年5月4日-1931年2月7日),原名胡崇轩,福建福州人。左联五烈士之一。
  
  1903年5月出生于福州,是戏剧世家,由于父亲经营破产,被迫休学,在金铺做学徒。二十年代因不堪忍受铺主的欺凌,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工作、读书,1924年,开始创作小说,在《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发表的《雷锋塔倒掉的原因》一文。1925年,与丁玲相爱,生有一子。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1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被推选为上海代表之一。1931年1月在东方旅社被捕,其友沈从文营救未果。同年2月与柔石等人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枪杀。
  
  胡也频(1903-1931)福建福州人。"左联五烈士"之一。幼年入私塾读书,因家庭生活困难,曾两度辍学。15岁时到一家金银首饰铺当学徒。
  
  1920年春到上海,改名胡崇轩,进了浦东中学读书。一年後,到大沽口海军学校学机器制造。不久海军学校停办,他流浪到北京,以给公寓老板做杂事维生。在同住公寓的大学生的影响下,对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发生了兴趣并阅读了许多作品。
  
  1924年参与编辑《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 ,开始在该刊发表小说和短文。同年夏天,与丁玲结识并成为亲密伴侣。大革命时期,由于他远离时代斗争的中心,思想较为孤独和苦闷,此时期的文学创作笼罩著伤感和虚无的情绪。
  
  1928年春到上海,与沈从文共同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红与黑》,并在该刊发表诗和小说。不久《红与黑》副刊停办,他又与丁玲、沈从文从事《红黑》和《人间》两个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但两刊很快即夭折。当时文坛上开展的关於革命文学的论争,促使他学习了一些苏联文艺理论书籍,受到很大影响。
  
  胡也频胡也频故居
  
  1929年夏,因为经济原因离开上海,到济南山东省立高中教书。他在学校裏组织文学研究会,研究和宣传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此期他公开批判了自己过去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开始重视文学在社会革命中的作用,并写出了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表达了他对革命知识份子应该走的道路的认识。
  
  1930年5月, 到济南山东省立高中教书,并进行革命宣传,组织学生成立"文学会",研究讨论革命文学;不久,因鼓动学生进行革命而遭山东省政府通缉。在中共组织的掩护下,同丁玲等人离开济南经青岛回到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在冯雪峰负责的一个暑假补习学校教书,後当选为"左联"执行委员,并任工农兵文学委员会主席。同年他还被推为"左联"代表,参加了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并写作了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前面》,热情歌颂了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193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代表左联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出席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代表。
  
  1931年1月17日,在东方旅社出席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2月7日与"左联"会员柔石、殷夫、冯铿同被秘密杀害於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印出版了《胡也频选集》 、 《胡也频小说选》 。
  
  个人荣誉
  
  左联五烈士之一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家
  
  胡也频 - 人物评价
  
  在小说、诗歌、戏剧创作上,均有建树。其小说反映旧中国的社会黑暗,农村的愚昧落扣,农民的悲惨人生;描绘知识分子的爱情、苦闷与追求。
  
  早期小说带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牺牲前创作的《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充满革命热情,标志着其创作的新发展。
  
  著作书目
  
  《圣徒》(短篇小说集)1927,新月
  
  《活珠子》(短篇小说集)1928,光华
  
  《鬼与人心》(戏剧集)1928,开明
  
  《往何处去》(短篇小说集)1928,上海第一线书店
  
  《诗稿》(短篇小说集)1928,现代
  
  《消磨》(短篇小说集)1928,尚志书店
  
  《也频诗选》(诗集)1929,红黑
  
  《牧场上》(短篇小说集)1929,远东
  
  《三个不统一的人物》(短篇小说集)1929,光华
  
  《四星期》(短篇小说集)1929,华通书局
  
  《别人的幸福》(戏剧集)1929,华通书局
  
  《一幕悲剧的写实》(中篇小说)1930,中华
  
  《到莫斯科去》(中篇小说)1930,光华
  
  1924年丁玲与胡也频在北京合影1924年丁玲与胡也频在北京合影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长篇小说)1930,春秋
  
  《也频小说集》1936,大光书局
  
  《胡也频选集》 1951,开明
  
  《胡也频小说选集》1954,人文
  
  胡也频未收论文和作品选刊1962,上海文艺
  
  胡也频诗稿1981,四川人民
  
  《胡也频选集》(上下集)1981,福建人民
  
  研究资料书目
  
  《记胡也频》 沈从文 1932,光华
  
  《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 丁景唐,瞿光熙 1961,上海文艺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 丁玲
  
  《也频与革命》 丁玲
  
  《胡也频》 丁玲
  
  胡也频 - 左联五烈士
  
  左联五烈士 指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五位左翼革命作家。除李伟森没有正式加入“左联”,但工作上有紧密联系外,其他四位都是“左联”盟员。 1931年2月7日他们被国民党反动派同时杀害于上海龙华。烈士们生前在从事实际革命斗争的同时,积极进行文学活动,以各自的不同斗争经历和亲身感受创作了一批可贵的文学作品,为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以柔石的小说和殷夫的诗歌所产生的影响较为突出。他们被害后,“左联”发表了抗议和宣言,指斥反动派的罪行,得到了国内外进步力量的支持。鲁迅先后写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深情地称颂烈士们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成就。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