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人物列表
伊奘诺尊 Izanagi respect天照大神 Amaterasu神武天皇 Emperor Jimmu
绥靖天皇 Appeasement Emperor安宁天皇 Annei Tennō懿德天皇 Itoku-tenno
孝昭天皇 Kosho-tenno孝安天皇 Koan-tenno孝灵天皇 Emperor Xiao Ling
孝元天皇 Kogen-tenno开化天皇 Civilized Emperor崇神天皇 Emperor worship God
垂仁天皇 Emperor Suinin景行天皇 Kageyuki Emperor成务天皇 Emperor into service
仲哀天皇 Emperor Chuai神功皇后 Jingū Kōgō应神天皇 God Emperor should be
仁德天皇 Emperor Ren履中天皇 To fulfill the Emperor反正天皇 Hanzei-tennō
允恭天皇 Ingō-tennō安康天皇 Ankō Tennō雄略天皇 雄略 Emperor
清宁天皇 Qing 宁天皇显宗天皇 Exoteric Emperor仁贤天皇 Renxian Emperor
武烈天皇 Emperor Wu of继体天皇 Following the body of the Emperor安闲天皇 Ankan Tennō
宣化天皇 Emperor Hsuan Hua钦明天皇 Emperor Chin-Ming敏达天皇 Minda Emperor
用明天皇 King of tomorrow崇峻天皇 Emperor Sung Jun推古天皇 Empress Suiko
舒明天皇 Ming Shu Emperor皇极天皇 Wong extremely Emperor孝德天皇 Filial piety Emperor
天智天皇 Emperor Tenchi弘文天皇 Hirofumi Emperor天武天皇 Day reading of the text
持统天皇 Emperor holding system文武天皇 Man reading of the text元明天皇 Yuan tomorrow Wong
元正天皇 Yuan is the Emperor圣武天皇 Reading of the text孝谦天皇 Emperor Xiao Qian
淳仁天皇 Chun-Yan Emperor光仁天皇 Emperor Kuang-jen桓武天皇 Huan reading of the text
平城天皇 Emperor Heizei嵯峨天皇 Emperor Saga淳和天皇 Chun and the Emperor
仁明天皇 Jen King tomorrow文德天皇 Wind Emperor清和天皇 Emperor Seiwa
阳成天皇 Emperor Cheng Yang光孝天皇 Mitsutaka Emperor宇多天皇 Emperor Uda
伊奘诺尊
日本 绳文时代 
开端终结
在位

  伊奘诺尊(日本语:イザナギ ;《古事记》作伊邪那岐命,《日本书纪》作伊奘诺尊),是日本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神祇,他与妹妹伊奘冉尊(日本语:イザナミ)被视为第八代的兄妹神祇,并且是日本诸岛、诸神的创造者。
  
  伊奘诺尊与伊奘冉尊的结合及诸岛的形成
  自天上降临
  
  根据日本神话,伊奘诺尊、伊奘冉尊二神受天神的命令,把漂浮于海上的大地固定下来。二神便站在天上称为“天浮桥”的地方,用“天之琼矛”伸入海中搅拌,提起时,矛尖滴下的水凝聚成岛,称“磤驭虑嶋”(此据《日本书纪》;《古事记》作淤能棋吕岛),两位神灵因而“降居彼嶋”。
  
   * 学者阐释:日本学者武光诚认为,“磤驭虑嶋”是实际上不存在的岛屿,而这则神话的来源,则有可能本是南方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带“陆地是鱼变成”的神话。流传到日本的淡路岛附近,改编成为对伊奘诺尊的崇拜。
  
  结合
  
  二神降临后,便决定结为夫妇。于是立“国中之柱”,双方约定,伊奘诺尊从左转,伊奘冉尊从右转。约好后,当绕过柱时,伊奘冉尊便唱道:“憙哉,遇可美少男焉。”伊奘诺尊认为自己是男性,应该先唱,否则不祥,便重新绕柱次,这次由伊奘诺尊先唱道:“憙哉,遇可美少女焉。”然后,伊奘诺尊决定用自己身上的雄元之处,合于伊奘冉尊身上的雌元之处,但“不知其术,时有鹡鸰,飞来摇其首尾。二神见而学之,即得交道”,于是“阴阳始交媾合为夫妇”。
  
   * 学者阐释:日本文学学者谢六逸认为《古事记》等书对于二神交合的记述方式,反映了古代日本民俗的坦率朴实,因“原始的民族,他们还没有披上道德、伦理的外衣,所以会大胆的说出来。”武光诚则认为,伊奘冉尊绕过柱是因先唱而被视为不祥,在南半球亦有类似的神话,通常是代表举行祭典或施行咒术的重要性,而在日本则是“必须以男性为中心经营家庭”的训示。
  
  生下万物、诸岛及众神
  
  二神结成夫妇后,便生下“八大洲”及多个海岛,接着生下与生活上各种事物的神灵,如石头、泥土、砂子、河、海、水、山、树、雾、船、食物,日神、月読则较后生下,最后伊奘冉尊生下火神时,却反被烧死,伊奘诺尊遂愤而斩杀火神。
  
   * 学者阐释:武光诚对于二神生下万物诸神的神话,作出分析,例如所谓的“八大洲”,或许是个概略性的美称词汇,意为“由众多岛屿汇集而成的壮丽之国”。此外,《日本书纪》里所说自然万物的神灵出生的次序,是经过刻意安排,先生下山川草木等般自然事物的神,然后再生“天下之主”,出现神格最高的太阳神。而火神是最后诞生,是因为古人知道火方面可创造文明,另方面可毁灭切,不易掌握。当人类智慧进步到对火运用自如时,便期望火神出现,因而把它的诞生放到最后。
  
  与伊奘冉尊决裂
  
  伊奘诺尊因舍不得妻子伊奘冉尊,追至黄泉,伊奘冉尊便警告他不要看望自己。伊奘诺尊不听,当看到她时,已经是“脓沸虫流”,面貌恐怖,伊奘诺尊大惊而逃。伊奘冉尊感到自己被羞辱,派“黄泉丑女”追赶,被伊奘诺尊击退,于是亲自去追。伊奘诺尊逃至“黄泉比良坂”时,用巨石堵截对方来路。二神互相对峙,说出“绝妻之誓”。伊奘冉尊便说“爱也吾夫君,言如此者,吾当缢杀汝所治国民日将千头。”伊奘诺尊不甘示弱,回答说:“爱也吾妹,言如此者,吾则当产日将千五百头。”又说:“自此莫过”,分隔阴阳两界,双方正式诀别。
  
   * 学者阐释:日本武光诚认为,伊奘诺尊夫妇的生离死别,反映了古代日本人对死亡的观念。伊奘诺尊堵塞黄泉比良坂,代表生人世界与黄泉是对立的,不可能任意往来。另外,伊奘冉尊说“吾当缢杀汝所治国民日将千头”,以及伊奘诺尊说“吾则当产日将千五百头”,是要说明每天都有超过死者数量的新生命诞生,让人们明白“因为有死亡才能造就人类繁荣昌盛”的观念。
  
  伊奘诺尊的修禊及继续产生诸神
  
  伊奘诺尊返回地面后,认为自己“亲见泉国,此既不祥”,于是在筑柴日向进行次“修禊”(袪除污秽的净化仪式)。在洗濯过程中,从他抛弃的衣物及身上的秽物,生成三位污秽之神,他们是八十枉津日神、神直日神、大直日神,另外又生海神、船神,以及三位“贵子”天照大神、月夜见尊、素盏呜尊等神灵。之后,伊奘诺尊安排天照大神管治“高天原”、月夜见尊“配日而知天事”,又命素盏命尊管治“海原国”,素盏命尊不从,遭到放逐。到此,伊奘诺尊功德圆满,《日本书纪》说他最后“神功既笔,灵运当迁。是以,构幽宫于淡路之洲,寂然长隐者矣。亦曰,伊奘诺尊,功既至矣。德亦大矣。于是,登天报命。留宅于日之少宫矣。”
  
  ※关于天照大神、月夜见尊、素盏呜尊三神的诞生的传说,在《日本书纪》里出现两次,次是伊奘诺尊与伊奘冉尊所生(《日本书纪》又附有另说法,是伊奘诺尊“左手持白铜镜”而化出天照大神、“右手持白铜镜”而化出月夜见尊、“回首顾眄之间”而化出素盏呜尊)。,另则是伊奘诺尊这次修褉的时候所生。
  
   * 学者阐释:日本学者武光诚指出,神话中伊奘诺尊生了污秽之神及天照大神等“贵子”,反映了世间上的万事万物,被认为存在着“天”与“地”的区别、“洁净之物”与“污秽之物”的区别、“尊”与“卑”的区别,这亦是日本人思想的基础,并与天皇皇室作为统治者的依据有关。
绳文时代伊奘诺尊
后一君主 >>: 天照大神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