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王直方诗话   》 卷六      王直方 Wang Zhifang

  二五一、东坡与王庆源诗
  
  〔王庆源以恩榜得官,居于清社,来从东坡求红带,坡为作篇,要山谷与少游同赋〕。①坡诗云:②“青衫半作霜叶枯,遇③民如儿吏如奴。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④须。拂衣自注下下考,⑤芋魁饭豆吾岂无。”山谷云:“庭坚最爱此数韵。”(《丛话》前三十八、《玉屑》十七、《竹庄》九、《东坡诗话录》下)
  
  ----------------
  ①《东坡诗话录》有此数语。
  ②《丛话》作“《与王庆源诗》云”。
  ③《竹庄》“遇”作“视”。
  ④《东坡诗话录》“来挽”作“挽吾”。
  ⑤《东坡诗话录》“考”作“等”。
  二五二、卯君
  
  苏黄门以己卯生,故东坡有卯君之语。其以《檀香观音像遗黄门》云:“持是寿卯君。”其《出局偶书》云:“倾杯不能饮,待得卯君来。”其《送王巩诗》云:“泪湿粉笺书不得,凭君送与卯君看。”(《丛话》前三十九)
  二五三、东坡帽
  
  东坡尝令门人辈作《人不易物赋》。或人戏作一联曰:“伏其几而升其堂,曾非孔子;袭其书而戴其帽,未是苏公。”盖元祐之初,士大夫效东坡顶短檐高桶帽,谓之“子瞻样”,故云。(《丛话》前四十)
  二五四、苏王黄秦诗词
  
  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云:“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①陈无己云:“荆公晚年诗伤工,鲁直晚年诗伤奇。”②余戏之曰:“子欲居工奇之间邪?”(《丛话》前四十二、《玉屑》十二、《东坡诗话录》下)
  
  ----------------
  ①《东坡诗话录》引至此。
  ②《玉屑》引至此。
  二五五、东坡效山谷体
  
  东坡《送杨孟容诗》云:“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瓈江。江山不违人,遍满千家窗。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我留侍玉堂,①弱步欹丰扛。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不肯入州府,故人余老庞。殷懃与问讯,爱惜霜眉庞。何以待我归?寒醅发春缸。”盖效山谷体作也。山谷云:“子赡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退之戏效孟郊、樊宗师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后生不解,故次韵道之曰:‘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赤壁风月笛,玉台云雾窗。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枯松倒涧壑,波涛所春撞。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诸人方嗤点,渠非晁张双。但②怀相识察,床下拜老庞。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庞。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欧阳文忠亦尝效圣俞体作一篇,有云:“嘉子治新园,乃在太行谷。”题刘羲叟家园也。(《丛话》前四十二)
  
  ----------------
  ①《东坡集》“堂”作“座”。
  ②《山谷诗内集》“但”作“袒”。
  二五六、山谷赠宗室大年诗
  
  宗室大年名令穰,喜微行而善画小景。山谷赠之以诗云:“挥毫不作小池塘,芦荻江边落雁行。虽有珠帘笼翡翠,不忘烟雨罩鸳鸯。”盖有所讥也。(《丛话》前四十八、《宋纪》三十三)
  二五七、少游论山谷诗文
  
  山谷旧所作诗文,名以《焦尾》、《弊帚》。少游云:“每览此编,辄怅然终日,殆忘食事,邈然有二汉之风。今交游中以文墨称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傍,觉我形秽也。”①有学者问文潜模范,曰:“看《退听藁》。”盖山谷在馆中时,自号所居曰退听堂。(《丛话》前四十九、《玉屑》十八、《诗林》四、《宋纪》三十三)
  
  ----------------
  ①《诗林》、《宋纪》引至此。
  二五八、蜡梅诗
  
  蜡梅,山谷初见之,作二绝。一云:“金蓓鏁春寒,恼人香未展。虽无桃李颜,①风味极不浅。”一云:“体熏山麝脐,色染蔷薇露。披拂不满襟,②时有暗香度。”缘此蜡梅盛于京师,然交游间亦有不喜之者。余尝为作解嘲云:“纷纷红紫虽无韵,映带园林正③要④渠。〔谁遣一枝香最胜,故应有客问⑤何如。”〕⑥(《丛话》前四十九)
  案:《总龟》前二十、《乐趣》十引此则作《玉局遗文》。考为蜡梅解嘲诗不见《东坡集》中,而任渊《山谷诗注》卷五《戏咏蜡梅诗》注引《王立之诗话》,然则此当出《直方诗话》,《总龟》引作《玉局遗文》者,误也。
  
  ----------------
  ①《总龟》、《乐趣》引《玉局遗文》“颜”作“红”。
  ②《总龟》、《乐趣》引《玉局遗文》“满襟”作“盈怀”。
  ③《总龟》、《乐趣》引《玉局遗文》“正”作“却”。
  ④《总龟》原注,“要或曰见”。
  ⑤《总龟》“问”作“谓”。
  ⑥《说诗》、《乐趣》引《玉局遗文》无谁遣二句。
  二五九、秦少章诗贫富顿异
  
  秦少章初登第,成亲后,和余夜坐绝句:“帏幔高深夜漏长,颇从诗酒傲冰霜。烛花渐暗人初睡,金兽无烟却有香。”读者无不笑其贫富之顿异。(《丛话》前五十、《宋纪》三十二)
  二六○、无己和邢惇夫诗
  
  邢惇夫以诗寄无己,无己和云:“汉廷用少公何在?不使群飞接羽翰。今代贵人须白发,挂冠高处未宜弹。”盖元祐之初,多用老成故也。(《丛话》前五十一、《诗林》四)
  二六一、晁无咎赠曹子方句
  
  曹辅字子方,尝为省郎,交游间多以为有智数者。故晁无咎赠诗有“兵甲胸中无敌国”之语。(《丛话》前五十一)
  二六二、张文潜王康功诗
  
  “白头青鬓隔存没,落日断霞无古今”,此文潜《过宋都诗》,气格似不减老杜也。①“千山送客东西路,一树照人南北枝”,此王康功②诗,〔语意新奇。〕③(《丛话》前五十一、《总龟》前十四、《诗林》四、《玉屑》十八、乐趣四)
  案:《总龟》、《乐趣》引此条均分二节。
  
  ----------------
  ①《总龟》此作“余爱张文潜《过宋都》诗云‘白头青鬓有存没,落日断霞无古今’不减老杜”。又《诗林》引至此。
  ②《总龟》“康功”下有“推官”二字。
  ③《总龟》无此四字。
  二六三、一百一韵诗
  
  有人以百韵诗献晏公,公读毕曰:“真所谓佳作,但恨却一百一韵耳。”其人归家数其藁,果然。(《丛话》前五十二)
  二六四、周知微诗
  
  周知微字明老,〔为晋州县尉,到官不数月,不告于州,而径来京师。人问其故,云:“我欲求教授。”至京求之,不得,大醉,一夕而卒。然〕①为诗有可喜者。如《观临〔淮〕②双头白莲图》云:“君③不学叔隗季隗南归晋,又不学大乔小乔东入吴,一种桃根与桃叶,若为化作双芙蓿临淮政成有余暇,坐令华室生萧洒。鹅溪一幅万里宽,移得浙川④入图画。天空水阔江茫茫,想见女英与蛾皇。九疑云深苍梧远,冰姿泣露⑤不成糚。苦心抱恨何时⑥了,香骨应甘没秋草。不如回首谢秋风,分作尹邢来汉宫”⑦。又《上巳日寒食》有句云:“疾风暴雨悲游子,峻岭崇山非故乡。”亦为可赏,而其狂未见其比也。(《丛话》前五十三、《竹庄》十七)
  案:此则亦见《总龟》前集卷七引《古今诗话》,疑为《总龟》之误。周知微诗,《庚溪诗话》卷下亦称引之。
  
  ----------------
  ①《竹庄》无“为晋州县尉”至“然”字诸语。
  ②《总龟》引《古今诗话》“临”下有“淮”字。
  ③《总龟》引《古今诗话》“君”作“既”。
  ④《总龟》引《古今诗话》“浙川”作“断江”。
  ⑤《宋纪》三十五“泣露”作“玉泣”。
  ⑥《总龟》引《古今诗话》“时”作“年”。
  ⑦《竹庄》引至此。
  二六五、谚语有理
  
  东坡尝曰:“吾乡有一谚云:‘富因校些子,贫为不争多。’此极有理。”(《丛话》前五十四)
  二六六、寒食诗
  
  东坡云,与郭生游寒溪,主簿吴亮置酒。郭生善作挽歌,酒酣发声,坐为凄然。郭生言恨无佳词,因改乐天《寒食诗》歌之。坐客有泣者。其词曰:“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日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路,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每句杂以散声。(《玉屑》十六)
  二六七、后山嘲秦少章
  
  少章登第后方娶。陈后山嘲秦觏云:“长铗归来夜帐空,衡阳回雁耳偏聪,若为借与东风看,无限珠玑咳唾中。”后山作此诗时犹未娶,故多戏句。帐空闻雁之语,皆戏其独宿无寐也。(《诗林》四、《宋纪》三十三)
  二六八、徐师川诗同杜子美
  
  徐师川《紫宸早朝诗》一联云:“黄气远临天北极,紫宸位在殿中央。”以予观之,乃全是杜子美“玉几犹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一联也。(《优古堂诗话》、《能改斋漫录》八)
  二六九、巧对
  
  或云,“一则仲父,二则仲父”,可对“千不如人,万不如人”。(《能改斋漫录》一)
  二七○、牡丹诗
  
  《宾护尚书故实》云:“牡丹盖近有,国朝文士集中无牡丹诗。云:①尝言杨子华有画牡丹处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花亦已久矣。”予观文忠公所为《花品序》云:‘牡丹初不载文字,自则天以后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者,如沈、宋、元、白皆善咏花,当时有一花之异,必形篇什,而寂无传焉。唯刘梦得有诗,但云一丛千朵,亦不云其美且异也。”然余犹以此说为非,“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岂不云美也。白乐天诗:“人人散后君须记,归到江南无此花。”又唐人诗云:“国色朝酣酒,夭香夜染衣。”岂得为无人形于篇什!(《能改斋漫录》五)
  案:吴曾云,余按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有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又《安期生服炼法》:“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味苦。”以此知由汉以来,以牡丹为木芍药耳。故温庭筠诗云:“山寺明媚木芍药,野马叫噪官虾螅”温犹袭旧名,则知前此非不载牡丹也。
  
  ----------------
  ①《尚书故实》“云”作“张公”。
  二七一、东坡作夏侯太初论
  
  东坡十岁时,老苏令作《夏侯太初论》,其间有“人能碎千垒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之语。老苏爱之,以少时所作,故不传。然东坡作《颜乐亭记》与《黠鼠赋》,凡两次用之。(《优古堂诗话》作《王立方诗话》、《能改斋漫录》八)
  二七二、斧凿痕与粘皮骨
  
  作诗贵雕琢,又畏有斧凿痕,贵破的又畏粘皮骨,此所以为难。李商隐《柳诗》云:“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恨其有斧凿痕也。石曼卿《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恨其粘皮骨也。能脱此二病,始可以言诗矣。(《诗学指南》本《名贤诗旨》、《诗话类编》三)
  案:此说亦见葛立方《韵语阳秋》。
  二七三、东坡橄榄诗崖蜜解
  
  东坡橄榄诗“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轮崖蜜十分甜”。崖蜜,樱桃,出《金楼子》。坡意正为蜜尔。言余甘者,甘味有余,非果中余甘也。(《猗觉寮杂记》上)
  案:朱翌云:“立之见余甘为果,遂以崖蜜为樱桃。杜诗云:‘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又云:‘崖蜜松花白’,蜜蜂之蜜也。然则崖蜜,岂专是樱桃。且樱桃非十分甜者,又不与橄榄同时。”是不以直方之说为然。然考王楙《野客丛书》十七谓“坡诗为橄榄而作,疑以樱桃对言。世谓枣与橄榄争曰:“待你回味我已甜了。”正用此意。戴埴《鼠璞》引《南海志》云:“崖蜜子小而黄,壳薄味甘,增城惠阳山间有之,虽不知与樱桃为一物与否,要其类也。”又《墨客挥尘》卷四谓“崖蜜,樱桃也,见《鬼谷子》”。据是,直方说亦未可非。
  二七四、岫
  
  山谷书会稽公徐浩《宝林寺》诗云:“兹山昔飞来,远自琅邪台,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按《尔雅》山有穴为岫,今季海诗云“孤岫龟形在”,乃不成语。盖谢玄晖云“窗中列远岫”,已误用字,季海又承误尔。(《考古质疑》四引《王归叟诗话》)
  二七五、杜诗著意深远
  
  老杜:“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此最著意深远。(《鉴衡》一引《诗文发源》、《永乐大典》八百二十一)
  二七六、诗非怒邻骂座之为
  
  山谷云:“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廷,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其人忠信笃敬,抱道而居,与时乖违,①遇物悲喜,同床而不察,并世而不闻,情之所不能堪,因发为呻吟调笑之声。胸次释然,而闻者亦有所劝勉。比律吕而可歌,列干羽而可舞,是诗之美也。其发于②讪谤侵凌引颈以承戈,被襟而受矢,以快一朝之忿者,人皆谓诗之过,乃③失诗之旨,非诗之过也。”(《鉴衡》一引《诗文发源》)
  案:此则出山谷《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
  
  ----------------
  ①《豫章文集》二十六、《山谷题跋》二“违”作“逢”。
  ②《豫章文集》、《山谷题跋》“于”作“为”。
  ③《豫章文集》、《山谷题跋》“乃”作“是”。
  二七七、声律末流
  
  张文潜云:“以声律作诗,其末流也,而唐至今谨守之。独鲁直一扫古今,直出胸臆,破弃声律,作五七言,如金石未作,钟声和鸣,①浑然天成,有言外意。②近来作诗者颇有此体,然自吾鲁直始也。”(《鉴衡》一引《诗文发源》)
  
  ----------------
  ①《仕学规范》三十七引《古今总类诗话》作“钟磬和声”。
  ②《仕学规范》三十七引《古今总类诗话》作“浑然有律吕外意”。
  二七八、杜诗叙事
  
  叙事如老杜《送表侄王评事诗》云:“我之曾祖姑,尔之高祖母”,从头如此叙说,都无遗。其后忽云:“秦王时在坐,真气照户牖。”再论其事,他人不敢更如此道也。①(《鉴衡》一引《诗文发源》)
  
  ----------------
  ①原注:“潘邠老云。”
  二七九、不烦绳削
  
  子美到夔州后诗,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皆不烦绳削而自合。(《鉴衡》一引《诗文发源》)
  案:此黄庭坚《与王观复书》中语。
  二八○、诗文难兼擅
  
  秦少游言人才各有分限,杜子美诗冠古今,而无韵者殆不可读。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韵辄不工,此未易以理推也。(《鉴衡》一引《诗文发源》)
  二八一、韩文不减子厚
  
  东坡云:“韩退之尝自谓不逮子厚,至《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独不减子厚。”(《鉴衡》一引《诗文发源》)
  二八二、白香山诗稿
  
  在一人家见白公诗草数纸,点窜涂抹,及其成篇,殊与初作不侔也。(《鉴衡》一引《诗文发源》)
  二八三、夺胎换骨
  
  潘邠老云,陈三所谓“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此语为得。如“不知眼界开①多少,白云去尽青天回”。凡此之类,皆换骨法也。顾况诗曰:“一别二十年,人堪几回别?”舒王②《与故人诗》曰:“一日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与尘埃。不知乌石江边路,到老相寻③得几回。”乐天曰:“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身。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东坡南中诗曰:“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凡此皆夺胎法也。④舒王诗:“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一水护田将绿遍,两山排闼送青来”。东坡《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⑤又曰:“我携此石归,袖中有东海。”山谷曰:“此皆谓之句中眼。”⑥(《乐趣》一)
  案:此则见《冷斋夜话》。直方所云,当是前135及152二条,疑《乐趣》误引。考下文《乐趣》所引诸条,凡出《冷斋夜话》者,均见《总龟》前集卷九,《总龟》于此数节前后皆《直方诗话》,故《乐趣》误引耳。
  
  ----------------
  ①《冷斋夜话》“开”作“闳”。
  ②原注:“王介甫初对舒国公,后改荆国公,死后封舒王。”
  ③《冷斋夜话》“寻”作“逢”。
  ④以上见《冷斋夜话》卷一而颇多删节。
  ⑤《冷斋夜话》作“高烧红烛照银妆”。
  ⑥以上见《冷斋夜话》卷五,亦见《墨客挥犀》卷八。
  二八四、王荆公扇子诗
  
  李格非尝曰,老杜谓之诗史者,其大过人在诚实耳。如玉川子《醉归诗》曰:“昨夜村饮归,健到三四五;摩挲青莓苔,莫嗔惊看汝。”舒王用其意,作《扇子诗》曰:“玉斧修成宝月圆,①月边仍有女乘鸾;青冥风露非人世,鬓乱钗横特地寒。”(《乐趣》二)
  案:此则出《冷斋夜话》卷三,亦见《墨客挥犀》卷八,盖《乐趣》误引。
  
  ----------------
  ①《冷斋夜话》、《墨客挥犀》“圆”均作“团”。
  二八五、对句法
  
  对句法,人不过以事以意,出处备具,谓之妙。荆公曰:“平昔离愁宽带眼,迄今归思满琴心。”又曰:“欲寄荒①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不如东坡特奇,如曰:“见说骑鲸游汗漫,亦曾扪虱话酸辛。”又曰:“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②掀舞。”以鲸为虱对,龙骧为渔舟对,大小气焰之不等,其意若玩世,谓之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乐趣》二)
  案:此则见《冷斋夜话》卷四,亦《乐趣》误引。
  
  ----------------
  ①《冷斋夜话》“荒”作“岁”。
  ②《冷斋夜话》“从”作“纵”。
  二八六、东坡论渊明诗
  
  东坡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曰:“日莫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又曰:“蔼蔼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才高意远,造语精到如此。①如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深秋帘幌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皆寒乞相。初如秀整,熟视无神气,以字露故也。东坡则曰:“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细味之无龃龉态,问甚的而字不露,得渊明遗意耳。(《乐趣》二)
  案:此则见《冷斋夜话》卷一,亦《乐趣》误引。
  
  ----------------
  ①《冷斋夜话》此句后有“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知悟,而俗人亦谓之佳”二语。
  二八七、苏王诗不经人道
  
  唐诗:“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又曰:“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舒王、东坡用其意,作古今不经人道语。王诗曰:“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坡曰:“桑畴雨过罗纨腻,麦陇风来饼饵香。”如《华严经》举果知因,譬如莲花,方其吐花而果具蕋中。造语之工,至于舒王、东坡、山谷,尽古今之变。(《乐趣》二)
  案:此则见《冷斋夜话》卷五,及《墨客挥犀》卷八,亦《乐趣》误引。
  二八八、裴庆余诗
  
  裴庆余,咸通末佐李北门为淮南幕。尝同游船,舟师误以船篙水溅侍女衣。公变色。庆余请为诗曰:“满额鹅黄金缕衣,翠翘浮动玉钗垂。从教水溅罗裙湿,知道巫山行雨归。”公喜,令歌者传之。(《乐趣》三)
  案:此则见《古今诗话》。
  二八九、张祜宫词
  
  张祜有《观猎诗》并《宫词》,白傅称之。《宫词》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小杜守秋浦,与祜为诗友,酷爱祜《宫词》,赠诗曰:“如何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又诗寄祜云:“睫在眼前人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乐趣》三)
  案:此则亦见《古今诗话》,惟未全录。
  二九○、赵倚楼
  
  杜紫微览渭南《早秋诗》有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因目之为赵倚楼。(《乐趣》四)
  案:此则《诗人玉屑》卷十引作《古今诗话》。又《全唐诗话》卷四记载赵嘏此诗,题作《长安秋望》。
  二九一、杜诗用方言
  
  老杜《八仙诗》序李太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船,方言也,所谓襟纽是已。杜诗又有云:“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川峡路民多供事乌蛮鬼以临江,故顿顿食黄鱼耳。俗人不解,作畜养字读,遂使沈存中自解以乌鬼为鸬鹚也。(《乐趣》六)
  案:此则见《冷斋夜话》卷四,疑《乐趣》误引。
  二九二、谢蝴蝶
  
  谢学士吟《蝴蝶诗》三百首,人呼为谢蝴蝶。其间绝有佳句,如“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又曰:“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古诗有“陌上斜飞去,花间倒翅回”。又云:“身似何郎贪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终不若谢句意深邃。(《乐趣》十)
  案:此则见《总龟》前集六,《玉屑》十,《名言》六,均作《古今诗话》。又《类说》本《古今诗话》亦有此则,当是《乐趣》误引。
  二九三、论诗谶
  
  人谓富贵不得言贫贱事,少壮中不得言衰老,康强不得言疾病死亡,或犯之,谓之诗谶:是大不然。诗者,妙观逸相,①岂限绳墨哉?王维作雪中画②芭蕉,《诗眼》见已③知其神情善④寓于物,俗〔论〕⑤则讥其不知寒暑。荆公方大拜,忽书其壁曰:“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东坡诗曰:“平生万事足,所欠惟一死。”岂可与俗论。余作诗曰:“东坡醉墨浩琳琅,千首空余万丈光。雪里芭蕉失寒暑,眼中骐骥略玄黄。”句法欲老健有英气,当间用方言为妙。奇男子行人群中,自然有颖脱不可干犯之气。(《乐趣》十四)
  案:此则见《冷斋夜话》卷四。又句法欲老健云云,《冷斋夜话》与前291《杜诗用方言》条合。此盖由《乐趣》据《总龟》前集卷九所引《冷斋夜话》与《直方诗话》联缀书之,故有此误。
  
  ----------------
  ①《冷斋夜话》“相”下有“之所寓也”四字。
  ②《冷斋夜话》“雪中画”作“画雪中”。
  ③《冷斋夜话》“已”作“元”。
  ④《冷斋夜话》“善”作“寄”。
  ⑤《冷斋夜话》“俗”下有“论”字。案:此句意义不明,疑有脱误。
  二九四、摩诘荆公小诗得天趣
  
  王摩诘山中小诗曰:“荆溪①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舒王诗:“相看不忍发,惨淡暮潮平,欲别更携手,月明洲渚生。”此得天趣。(《乐趣二》、《名言》四)
  案:此则见《冷斋夜话》卷四,亦《乐趣》误引。
  
  ----------------
  ①《冷斋夜话》“荆溪”作“溪清”,唯《总龟》前集九引《冷斋夜话》作荆溪。知《乐趣》所据即此。
  二九五、句意含蓄
  
  诗有句含蓄者,如老杜曰:“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郑云叟曰:“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有意含蓄者,如《宫词》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又嘲人诗曰“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向春园里,花开笑话声”是也。〕①有句意俱含蓄者,如《九日诗》曰:“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宫怨曰“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是也。〕②(《乐趣一》、《名言》四)
  案:此则见《冷斋夜话》卷四,亦《乐趣》误引。
  
  ----------------
  ①《名言》无“又嘲人诗曰”云云数语。
  ②《名言》无“宫怨曰”云云数语。
  二九六、箨龙
  
  舒王有诗云:“箨龙将雨绕山行”,而周次元有《游天竺观》诗亦云:“竹笼驻水转山鸣。”余以为当与秦少游同科。(《总龟》前七)
  案:据《总龟》前集卷七所注当为《古今诗话》。然考《总龟》于此文前后所引诸条,均为《直方诗话》,如191《至宝丹》条见《类说》本,239《半夜钟》条见《丛话》前集,即264《周知微》条,《总龟》注明《古今诗话》者,亦为《总龟》之误,见前案语。且此条中有与秦少游同科之语,盖指128《少游诗学东坡》条言,益足证此为《直方诗话》中语。
  二九七、巧匠斵山骨
  
  荆公过东坡,见案上有石研,甚爱赏,因曰:“当集句赋之。”唱曰:“巧匠断①山骨”,沉吟久之,不能成,因命驾去。(《总龟》二十)
  案:此节据《总龟》所注似应出《玉局遗文》,然考前后所引皆《直方诗话》中语。《总龟》于此页前似有脱文,疑此亦出《直方诗话》。又此事亦见《童蒙诗训》,参阅第14《集句二则》条。
  
  ----------------
  ①案“断”当作“斵”。
  二九八、可遵诗
  
  高致虚云,东坡言过温泉壁上见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何①遵作。因作一绝云:“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若得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何遵缘此知名。后来京师,每有宾客必出数十篇,读者无不绝倒。(《总龟》二十)
  案:此条据《总龟》所注似应出《玉局遗文》,然称东坡言云云,则似非东坡语。疑此与前节均出《直方诗话》。
  
  ----------------
  ①案《东坡集》“何”当作“可”;又“可”上有“长老”二字。
  二九九、山谷诗言用人
  
  山谷尝有①诗云:“人材包新旧,王度济宽猛。”〔至〕②建中初,又曰:③“闭奸有要道,新旧随宜④收。”又云:“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是至公。”〔大抵言朝廷用人也〕。⑤(《山谷诗内集注》二、《外集注》十七)
  
  ----------------
  ①《山谷诗集集注》“尝有”作“元祐初”。
  ②《外集注》有“至”字。
  ③《外集注》“又曰”作“复有句云”。
  ④《山谷诗外集》七七《再作答徐天隐诗》“宜”作“才”。
  ⑤《外集注》无此语。
  三○○、梅诗如橄榄回味
  
  欧阳公谓梅圣余诗,始读之则叹莫能及,后数日,乃渐有味,何止橄榄回味,久方觉永。(《山谷诗内集注》二)
  三○一、消梅
  
  消梅,京师有之,不以为贵;因余摘遗山谷,山谷作数绝,①遂名振于长安。(《山谷诗内集注》十一)
  
  ----------------
  ①案《山谷诗内集》卷十一有《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三○二、驾鹅诗
  
  古人有诗:“驾鹅引颈回,似我胸中字。右军数能来,不为口腹事。”①或曰山谷诗,非也。(《山谷诗外集注》十五)
  
  ----------------
  ①今此诗见《山谷诗外集》卷十五。
  三○三、小儿拳
  案:《山谷诗内集》卷一《赣上食莲有感诗注》云:“公诗有‘蕨芽已作小儿拳’之句,张阁见之,云:‘此忍人也。’时阁为河内推官,与通判葛繁皆蔬食诵经,故有此语。王直方云:‘今此亦云么荷拳如小儿手,两用皆有妙处。’”是此亦《直方诗话》中语,伹不能知其原文。
  三○四、山谷游籍田诗
  案:《山谷诗内集》卷三《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诗》:“美物有佳实,翦房助加笾。珠宫紫贝阙,足此水府仙。郁郁冠盖宅,追奔易雕年。能从物外赏,真是区中贤。仍闻载后乘,笼烛照婵娟。”《注》云:“《王立之诗话》载此诗。一本云:‘令君诚重客,食前颇加笾。西汉足膴仕,东观多臞仙。何时载尊俎,坌入观少年。及此归沐早,少休从事贤。传觞定可醉,下箔出婵娟。”
  三○五、山谷送秦少章诗
  案:《山谷诗内集》卷十一《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诗》:“斑衣儿啼真自乐,从师学道也不恶。但使新年胜故年,即如常在郎罢前。”《注》云:“言少章傥从苏公问学日新,即所谓以志养志者,何必以不远其亲为孝哉6王立之诗话》谓山谷此句盖有深意。”是《直方诗话》中当亦有论此诗者。
  三○六、韩愈鼾睡诗
  案:《韵语阳秋》卷一谓“《归叟诗话》载《鼾睡诗》一篇,以为韩退之遗文,其实非也”。则《王直方诗话》当有论韩此诗之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
卷五卷六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