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时东兵

???中国上海

?????991?

?????2006-12-23

???教师

???创作

?????发送私人留言

查找时东兵发表的所有帖子

现代诗歌
小说故事
评论鉴赏 Reviews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从“上海滩”到“新上海滩”(一)

从“上海滩”到“新上海滩”(一)

时东兵

记得在愚昧顿开的80年代,从香港引进的大片“上海滩”,风靡上海滩,每晚电视台播出时,真可谓是万人空巷。那时,电视机还不十分普及,到收看的时候,有电视机的人家常常是挤得水泄不通。很长一段时间,商业街的店铺也用“上海滩”的主题曲,招来顾客,马路上有蓄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打扮时尚的年轻人,手里领着两喇叭或四喇叭的收录机,开足音量:“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成为当时上海滩的一大风景,虽是不大好懂的粤语歌唱,但曲调却像是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那时,我每晚都会坐在电视机前等着观看。一部电视剧竟然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其意义远远超出娱乐休闲的范畴,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形而下的感官,更是形而上的意识形态。那时我们所能看到的英雄形象,是“红灯高举闪闪亮,……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的革命的祖孙三代;深入虎穴的孤胆英雄;坚持在敌后抗战的芦苇荡里的十八棵青松……我们这一代人心目中,树立起太多这样高大全式的光辉形象,这种形象真的能让你潸然泪下,可总是又觉得可敬不可亲。那个年代,邓丽君的抒情歌曲也被斥之为靡靡之音,电影里的英雄美人、儿女情长更是当作小资情调打入冷宫,似乎年轻人的精神颓废、理想迷惘,皆因此而生。其实,人的精神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崇高、向善、舍身取义”英雄(这样的英雄可以典型化,但应该是真实的、可信的)的崇拜,更多的是花前月下、美酒咖啡的情怀(这样的情怀可以是浪漫的,但应该是有节制的,不可越过道德底线的)的感悟,这是人的情绪体验的另一面。而“上海滩”正是给了我们作为一个人在精神生活方面所需要的完整体验。真像主题歌中所唱:“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当然,完整的人生体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不断积累起来的。那时的我正值年少,血气方刚,看到的是一幕幕英雄救美人的壮举:“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弯转千滩 ,亦未平复此中争斗”,却还看不懂爱的价值,看不透人生的意义。

“又有喜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 ,仍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似乎上海滩的主题曲一直唱到今天,近日再看“新上海滩”,生发出许多感慨,我相信,这是我们这一代上海人能够引起共鸣的感受。

欢迎光临时东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6222181

2007-02-23 06:34:34
引用并回复
谈古论今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诗评人 Poetry Critic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