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徐敏

?????22?

?????2006-05-26

???我渴望飞翔,却找不到翅膀!

?????发送私人留言

查找徐敏发表的所有帖子

网友论坛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敢问路在何方——与我的散文诗集《灵魂如歌》创作有血缘关系的一

敢问路在何方
——与我的散文诗集《灵魂如歌》创作有血缘关系的一些词语

[前言]

在茫茫的汉字词海里,我握着一只瘦笔,如撑开的一张帆,如推开波浪的木桨,在漆黑的夜晚,寻找自己,寻找自己的源头。
走过懵懂的岁月,跨进激情澎湃的青春;那里充满了血性,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桀骜不训的步伐……一切的一切都似火,把所有的空虚都化为灰烬。然而,在我的世界里没有奔跑在足球场的狂野,没有徜徉在网络游戏的闲暇,青春留给我的只是让我无法忘返的美文及让我去探索的思维空间。
时常,我对着自己说,那种想象的梦幻的青春是不是不属于我,我是不是老态龙钟了,是不是离现实很遥远。我反复着,反复着来打量自己,希望能找到真正的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一个合适的答案。然而,当我捧读泰戈尔的诗文的时候,我想,我找到了我要找的。走进他的生命世界,我如同走进天地接合的世界。他在《暮歌》中的自我夸张及自我陶醉的幻想,让我找到表现自己艺术个性的手段;他在《画与歌》及《刚与柔》中的剖析外部世界和社会人生,让我找到如何去解开自己的束缚的方式,去直接反映现实……走进他的生命世界,那里闪烁着智慧、勇敢及灵魂的光环。我叹息着,因为我被自己迷惑了许久;我兴奋着,因为我从另一个生命体内看到强大的光束,拯救了我。
岁月峥嵘,时间从指缝溜走。我把视线航行在诗文里,我把笔尖扎根在纸端上,试图探求到属于自己的种子,与其一起生根,发芽,成长。这过程中,孤独着,寂寞着,且思考着。我感受宁静的午夜带给我沉淀的情素,并使我触摸到从黎明溅出的光芒;我感受遥远的故乡带给我一筐又一筐的愁绪,并使我在路途中回望到远去的村庄;我感受缠绵的爱情带给我甜蜜的幸福,并使我在枯燥的生活中舔到美妙的滋味;我感受温暖的母爱带给我鲜活的生命,并使我在失落的角落里找到阳光;我感受底层的疼痛带给我揪心的痛苦,并使我在行走中挖掘出一叠又一叠带血的泪;我感受七彩的梦想带我给孜孜不倦的追求,并使我在奔跑中不断地跋涉,奋勇向前。这一种种强烈的感受,有如地震后的废墟猛然地撞击着我的内心,使我茫然失措,但却要坚强的站起来,用我的瘦笔,在黑暗的土壤里凿出一孔亮光,温暖自己,温暖前行的路。
是的,午夜是赤裸的。
是的,故乡是赤裸的。
是的,爱情是赤裸的。
是的,母爱是赤裸的。
是的,疼痛是赤裸的。
是的,梦想是赤裸的。
在我的青春岁月里,剪辑成一段段零散的碎片,在坎坎坷坷的,微弱而遥远的跋涉中,来展现一部赤裸裸的历程,鞭笞着自己,使自己不断地摸索。
是的,我热爱这些赤裸裸的碎片,因为它们都十分融洽地汇入我的血液中,集成一条涓涓不息的河流,使我感到幸福,感到安全。就像我生命中的原子一样,贴近着我,促进着我。

[午夜]

子时三分,当我独坐书桌前,燃上一只烟,内心宁静又潮湿,寂寞潮水般纷纷涌入。看着窗外,黑色的液体在夜下奔跑,奔跑成可以看得见的时间,让我惊慌不已。于是,我认知到生命何其短暂,花可以在一夜间枯萎,流星可以在一夜间跌尽。
但我喜欢午夜,喜欢午夜带给我的宁静。那种宁静如清澄的湖水,可以感觉到在指尖,在脸庞,在皮肤的任一处漂浮,柔和着,起伏着。这种感觉很温暖,像轻风,包围着我,把我白天的疲倦吹的无影无踪。
午夜,是我诗文出逃爬行的时间,是我的魂灵飘荡四游的时间。思绪打转,笔一行一行的划过,跌落下来的是一粒粒汉字,仿似一粒粒种子,在我的生命旅途中开出悲伤的,欢喜的,忧郁的,奔放的花朵。
诗文,是由于静才有胆量;魂灵,是由于静才敢出壳。
夜下,灯下。只要一想起独自一人在北方求学,而南方的父母亲却在为我这高昂的学费风里雨里奔波,心就像开了闸门的阀,酸涩的水就在夜这个巨大的容器里四处涌动:我在北方写诗。父母在南方奔波。//我的诗,却嚼不出一点甜水让父母解渴。(《沉淀的述说》)
午夜,一个探不到底的黑洞。灯,在我的笔端亮着光芒,使我在这个谁也无法摸透的夜里,有无意识地去探索它,以至于我的思绪无边,我的灵感喷泉似的从指间流泻:这无涯的夜哦——//宛如一个家产万贯的富翁,赠予我无限的思绪。(《把完整的自己交给夜》)
但越想去琢磨夜午的深邃,洞穿午夜的奥妙,午夜就把自己陷得越深,任我怎么去打量去接近,都无法探到一丁点亮色:你,就坐在我的对面。//而我的笔却吞吞吐吐,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诗,坐在我的对面》)
午夜是安静的,黑暗深处埋葬着永远都采集不完的金矿。这些金矿在嚎叫,在呐喊,在永不停歇地召唤着我。但,惟有干净的躯体与清澈的灵魂才能靠近,才能找到:剥落思想的铜锈,修复精神的裂缝;//让心澄澈,让灵清纯,让诗文明净。(《灵魂如歌》)
午夜也是孤独的,治疗着我白天受伤的伤口,也繁衍出另外的还未命名的伤口。
但我热爱着午夜,以及午夜的孤独,就像一株水草泛波摇曳在水底一样:子夜三分。一个男人熬字为药。//祛除寂寞。//也更强劲了寂寞。// 一个男人,在这孤独的夜里。//奢侈孤独。(《远处响起层层的吆喝声》)
因为这一个个午夜,在亲近着我,使我感到别人无法体会的温暖。
我幸福着。思考着。
多好!

[故乡]

10年的乡村生活,我跟稻田里的庄稼一起生长,拔节。小草、青蛙、飞鸟、石头、河水、白云、远山……都是我真挚的朋友。清晨的水露,纯净我的心;绵长的小路,壮大我的脚印;矮小的学堂,飞扬我的梦想;母亲的背影,铭刻我的一生。
关于儿时的记忆,宛如手掌上的纹路,永世不忘。
我的乡村很小,小得几乎可以用步数来度量;那里居住的人也很少,少得几乎可以用四五桌的饭局来凑合。在乡村的身前有口小鱼瑭,男人在这挑水,女人在这洗衣服;在乡村的身后有条小河,大人在这捕鱼,小孩这在嘻水。这里的山很矮,却养育了全村的人;这里的水很清,树影飘在水面的线条都可描绘出……
乡村,像一幅自然朴实的画,让我思绪漂移,让我的灵性勃发。这里的山歌,动听的很:栖息的竹筏。驻留的流云。停歇的耕牛……//放逐耳朵去倾听。(《老山歌》)这里的虫鸣,美妙的很:一大片一大片的虫鸣声,如一朵朵炸开的花//覆盖大地。大地茂盛,牵引出夏夜里一串串音符。(《虫鸣》)
这里的春柳,妖媚的很:五九六九,抬头看柳。//杨柳扭动纤细的腰。春,直瞪瞪地看着。(《春柳》)
这里的野草,风光的很:阳光绿油油。犬吠绿油油。//野草端来一盘五谷丰登的昭讯,//庄稼人的幸福越嚼越香甜。(《泛涌的绿:野草》)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乡村的落后闭塞,致使一些年轻人不得不到都市打工谋生。他们长年累月的出门在外,抛给家人的只是不断的痛苦与思念。但,都市的繁华并不赠予每个人,带给他们的只是无尽的孤独与无助:背井离乡的身影,是留给乡村的辛酸。巴掌大的希望,承载着一家人的生计。//沉重的奔波,交给一个男人扛着。一根扁担,伸入城市的繁华中,再怎么摆弄,都舞不出在田地里那样的自如顺心。(《流浪的眼睛》)
10年的乡村生活,乡村留给我的片段太多太多了,让我无法承受;也留给我的遗憾太多太多。使我不断回望:昔日村庄的碎片,一叠叠累积成堆,压在心头。时而烦躁不安,时而忧郁成疾。//泪,走远了,向着村庄;遭遇了一场折旧的雨。砍也砍不断的忧伤。(《一滴泪穿过雨夜流向村庄》)
在城市走久了,我的耳根充塞了大堆的喧嚣,我的眼睛也象患了色盲症一样,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情不自禁怀念起许多事物,很亲切的事物,可以让我温暖许久:
在笛音里,仿佛听到了五谷丰登的喜讯传入万家灯火,仿佛听到了熊熊燃烧的热情款待五湖四海。从一座山拐到另一座山,从一条河趟到另一条河,从一个日子渗到另一个日子;笛音,是抵达最近最近的路。(《驮在牛背上的笛音》)

走进那棵树,就如走进苦难。村庄,在落日迟暮里老去。那棵树,仍不肯离去,遍身沟沟坎坎的伤口,比母亲的白发更为触目。岁月的风,砍断了那棵树,倒在大地上,最后融成泥土的色泽。镀亮村庄。(《怀念一棵树》)

天,空荡荡。炊烟涨满风声,磕磕绊绊地拐进小巷。欢跃了鸡跳、狗窜和孩子的追赶。缕缕炊烟,斜挂在屋檐,让小巷不知不觉加深。深进宋河荡漾的桨声,扬花的柳岸。小巷,很恬静,沉溺于炊烟的笼罩。像某种禅意,隔离喧嚣与繁华。(《炊烟拐进小巷》)
又是10年的城市生活,我感慨万千:十年前,是命运把我从村庄带向城市。//日月替交,星斗不改。几多美丽的回忆,流水东去,却驮不走日渐丰腴的往事;几多哀叹的岁月,日暮西垂,却停不下夜深人静的心波。(《在豆黄的灯下遥想星空》)
乡村的记忆,对我来说是散落的碎片,我只能把一片又一片地拼凑一起,来构筑我的乡村历程。乡村在离我一步一步的远去,但乡村的记忆却在一大步一大步的靠近我,甚至在逼近我。有时候,我抵抗不住这种措手不及的力量,我痛苦着,只能依靠这些碎片似的文字来悼念我的10年乡村生活。
但我喜欢珍藏这些碎片。
碎片是温暖的,是一种锋芒毕露的温暖,在我感到疲倦时,给我一个停歇的心灵驿站。

[爱情]

多梦的季节,花很香,月光很香。淡淡的朦胧,似一袭窗帘,掩饰羞涩的心。
多梦的季节,有幸福,幸福如从脸上垂落下的笑容;有忧伤,忧伤如翻滚在眼角的咸泪。
在漫漫旅途中,爱情有时候像打在头顶的阳光,挠得心里咯咯笑;爱情又有时候像漂浮在头顶的灰云,挥之不去,黯淡豪情的胸膛。
20岁的男儿,对爱情的向往,燃烧成炙热的火,即使化为灰烬,也愿依恋在她的脚下:如果要爱,就似火,灼烧躯体,祭奠灵魂的坟。//如果要爱,就似海,汹涌内心,覆盖相思的岸。//爱,是我站着的理由。(《爱,站着的理由》)
20岁的男儿,对爱情的痴恋,伫立成等待的树,即使风吹雨打,也愿追寻在她的身后:我的沉默,对你的秘密无能为力。//触摸不到你的泪水,是我一生唯一的伤口。//把心凿空吧!只想捧住你的名字。《捧着你的名字流浪》)
爱情是奇妙的,是深奥的,没人能读懂它,也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降临在你的生命里。在我的青春岁月里,爱情使我幸福无疆,在我的诗行间闪烁的都是幸福的光芒:对着你的眼,我是一只被捕的兽,温顺地靠在你的心怀。//对你的迷恋,是一片开满深谷的山花,//扑向你只是为了寻找另一种生命的延续。(《我完整的得到你》)爱情也使我忧伤无涯,在我的诗行间汹涌成止也止的疼痛:在叶落乌啼的断桥边心碎。在枫桥夜泊的渔火里痛醉。//沉默的爱情,却是心中撞响的钟声,阵阵嗡鸣……(《我的爱对谁诉说》)
爱情是朴实无华的,如清醇的茶,越品越有滋味,越品越甜。在爱情的滋养中,我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心仿佛是一粒糖,正被慢慢地融化:今生,我的爱不受灵魂的限制,迈出的每一步都带有爱你的光环。//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无法将我的爱囚禁,//爱你的心,如一朵肆放的思绪已经抵达爱的彼岸。(《我已经抵达爱的彼岸》)/一路上有你。//多好。宛如一个美梦,我愿在这永眠。(《一路上有你》)爱情也是寂寞的陷阱,那里布满了思念的荆棘。距离、深夜都是滋生忧伤的温床,于是我不断地写字,不断地抽烟,以为可以减轻这包袱的重量,然而却陷的越深,扎得越疼:心凉的不能取暖,心痛的不能放嚎。//所有深藏的坚硬的声音,注定是一种彻底的失望;//时时被自己的爱情淹没,让有序的生活完全错乱。(《当花季过去》)/把思念叼成一根烟,消瘦着青春。//而不断、不断的月华如水的忧伤……//窒息我的记忆。(《不眠的夜》)
不管怎样,在我的生命里,爱情就是我的底色。这色彩是斑斓也好,是灰暗也罢,因为它不仅丰富着我的生活,而且带给我无尽的遐想与涓涓不断的情感渴望。

[母爱]

我的母亲是一个勤劳而善良的女人。她生长在山沟里,也成长在山沟里,并嫁在山沟里。在她的半生中,苦多于甜,泪多于笑。她的勤劳,踏过了一道又一道坎;她的善良,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人的尊敬。
在我的印象中,关于母亲的往事太多太多,贫瘠的语言轻如风,薄如纸,无法来承受这其中的分量。对于这些往事,我只能永世珍藏,小心翼翼地胜过对待自己的生命。
母亲对我的爱,是悄悄的,是润物细无声的。然而,她的爱大过海,高过山,多过星斗。在她的眼里,我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不管是现在也好,还是将来也罢。我的坎多了,她愿意用身体帮我铺平;我的难多了,她愿意用生命帮我阻挡。
岁月如斯啊!
如今,我已长大,一个在北方漂泊的学子。只要一想起与母亲共同走过的岁月,心头好沉好沉,仿佛压了千斤重的巨石。我无法摆脱,也不想摆脱,因为有了这巨石,我才会继续前行,才会用自己的行动给母亲带来幸福与安慰。
往事幽幽啊!
有许多事无法忘记,是刻在骨头里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记忆也随着强烈;强烈得骨头在躁动,血液在奔跑:母亲拍着手对我说:“孩子,来。走到妈妈这儿来。”//走过二十年岁月,才明白,母亲就是我永远飞不离的暖巢哦——//这声音,仍湿润着我在北方漂泊的心。(《学步》)/起风飘雨。草衰叶落。//母亲始终站在家门口,站成一棵树。//如灯。//如星。//用温暖光芒照亮我上学路上身前身后的影子。(《上学》)
这些强烈的记忆,是如此的震撼,我无法抹灭,无法用自身的意志力去抵抗。因为我的幸福是从母亲苦难的生活中挤出来的的,我的生命是从母亲的生命里割让出来的……这些我都无以奉还,只能用带泪带血的字来铭刻,来回报:母亲悄无声息地把她的青春递给了我。//如今,母亲额头上一道道皱纹,是母亲在岁月里开垦的梯田么?//此刻,我只想在灵魂深处多种些树,给母亲遮荫……(《青春》)/母亲把生命割下一部分,给了我。//我却像许多莽撞的男孩子一样,眼里只有远处的梦,//从不觉察到母亲的生命已被减去一个整数啊!……(《生命》)
自从一个人离开家乡,离开母亲,来到北方求学,我对母亲的思念像砍也砍不断的流水:多少里路,多少次回忆。母亲那挥手的告别,令我的泪水像迷失的动物在疯狂地嚎叫。//我展开双臂,带着母亲的牵挂,毅然步向崎岖的山崖。(《漂泊》)想起一条从南方到北方的路,一条阻隔的铁轨,心儿呀,直颤颤的发凉发疼。对母亲的思念,如从身躯内窜出的鸟,在夜里盘旋:那时的离别,母亲的眼是喷泉。//今昔的孤夜,野牛般拉着失眠狂奔。//一盏灯,哽咽着。暗响四溅。//一个如水的女人储存在思念里。(《思想的芦苇》)
是啊,对母亲的思念是一条绵长绵长的路,我一生都走不完。然而,母亲的一生将是我永世都用不完的宝贵财富:母亲的一滴汗水甜过田埂里的甘蔗。//母亲的一个脚印长过大野里的道路。//母亲的一生,是所有儿子的庄稼都用不完的肥料啊。……(《母亲的一生》)
关于母亲的记忆,对于母亲的思念,今日仍历历在目,来时还将延续。这些促使我在诗行中留下母亲的足迹与背影,促使我在生命路途中留下母亲的生活与生命。
有许多话没有说完,还有许多说不出来的话,因为这是对母亲的诉说。

[疼痛]

我的疼痛来自底层。
底层是我所关注的,也是我必须要关注的,我的良知告诉我。
一直以来,我深信我的血液里藏有某种神秘的元素,让我如此诡异。每当我沉思的时候,它都会鼓励我用文字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场景再次在纸上呈现出来。但让我费解的是,反复在脑海里上演的片段如我生活中的一根根刺,始终都拔不出来,残狠地刺痛我的内心。那些无奈的打工者、窘迫的乞丐、潦倒的流浪者,还有那一群群冷漠的旁观者,他们一直都是我生活中不和谐的事物,是我诗行中最可怜最可悲的形象,但他们的姿态却如卸下的洪水时刻淹没我的思维,让我不得不把他们从城市的一角牵引到纸上。
在我看来,疼痛是我与生俱来的,是我生命里散发的物质;一种仿若空气般无形的物质。但,它不会像空气一样安静,反而像一场场紧骤的暴风雨般肆虐我,并摧垮我的内心花园。
作为一个写作者,一个用文字来筑造自己理想世界的人,对于这些疼痛,我不会站在旁边张望,而是置之其中,从自身的个人体验与社会印记来挖掘。也许这挖的不深,掘出来的东西很少,但至少这些物质都散发着自己的生命气息。我想,这就足够了。
站在城市的低处,疼痛触手可及。面对城市,缄默与呐喊同样是一种力量,保护自己是为了更好的抵抗形形色色的诱惑。在城市与农村的碰撞中:心,漂泊着,离温暖很遥远。//在村庄与城市之间。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仿佛在刀刃上行走,很容易受伤。//只好把自己躲藏在没有人注意的诗歌里。/一条通往村庄的路,被一层灰云,一堵厚墙隔断。//我丢失了许久。身体,一根木头般摆在城池里。(《思想的芦苇》)在文明进程与世俗产品冲突中:展览馆的一幅油画里,搁浅着一只古旧的船。//湖泊上,铺满阳光。//一个老渔翁,摊开一张巨大的网,淘洗着大把大把的金子。//而我,却只能挤在蜂拥的游客里,领悟这种宁静。/再次跨进这座城市,像是跨上饿慌了的野兽。//把我带向鱼肉横尸的饭局。//把我带向红灯绿酒的歌厅。//远眺时,胆颤心惊。走过来的路,已把村庄抛得无影无踪。(《思想的芦苇》)
村庄在远去,城市如一头注了水的猪,以飞快的速度疯长。很多人都想在头猪上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份,于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纷纷涌进城市,以自己青春和生命的代价来换取。然而,城市是冰冷的。那些打工者们:他,从乡村飘过来的一朵闲云,流放在城市的工地里,在涛涛的人流中,常孤独在被人忽略的仰头的姿势中。(《流浪的眼睛》)那些流浪者们:从白天抵达黑夜,从一个城市抵达另一个城市。流浪,一个酸楚的词,写满所有风风雨雨。//扯去安宁的屏障,浪迹于天高路远,寻找未知的梦。(《流浪者》)那些乞讨者们:哀怜的眼神,放逐在冷漠的表情上。//幸福的阳光,渗不进求生的骨头中。//面容枯槁,语气耷拉,在光怪陆离的排斥下,生活塌陷。(《乞讨者》)那些旁观者们:一个见义勇为者正与一帮歹徒搏斗。//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架势好象在观看一出免费的精彩的国产动作片。//(里三层堵成一面厚厚的墙,外三层个个提着弹簧似的鸭脖子。)(《围观的陌生人》)
看到这些令我心酸的生活场景,内心时常感到寒冷与漆黑。然而,当直接面对的时候,我又那么的脆弱、无助与绝望:我只想在城市里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让疲惫行走的灵魂栖息片刻。如一个刚出狱的人,只想找一个有阳光的地方,重重晾晒一下。(《我不是一个亡命徒》)
但,我又深信文学的力量,它是我的依靠,是我在跋涉途中的明灯,闪烁着属于我自己的光芒。而这光芒有可以照亮我脚下的路,继续走,继续挖掘属于我自己的生命气息。
这是我所想的,也是我努力去做的。

[梦想]

我的梦想是文学梦想,即我的生命梦想。
我对外在世界是外向的,我总是细致地观察某种东西,好象在探究与自己身体内某种神秘物质的联系;我对内心世界又是内向的,我总是把自己掩藏在文学这个小世界里,然而,这是小世界却培育我这个大世界。它写我的本质,写我的人生,写我的点点滴滴,把整个我都容纳进去。我兴奋时,它跟着我兴奋;我愁闷时,它跟着我愁闷;我大骂时,它跟着我大骂;我狂笑时,它跟着我狂笑……它把万万千千的事物,用一条脐带把我系在一起,在生活这个子宫里一起发育,一起成长。
对文学梦想的渴望,我正在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攀登,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一个能站稳的位置。我从没想过文学能使我贪图利益,更何况当下的文学地位如此黯淡呢;也没想过文学能使我光彩照人,更何况在当下真正做文学的有几人呢。我只想通过文学,广博览,勤思考;同时也希望通过文学,纯净自己,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
在这个梦想里,驻扎着我平时不出动的文字与语言。也就是为了这些文字与语言,使我对文学的热情,对创作的欲望,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认知在一节一节地拔高,正如我的骨骼。
我是幸运的,因为文学成全了我,磨平了我的棱角,丰富了我的内心,武装了我的头脑。这一切,来的如此之快,如此美妙,使我不得不更努力的前行;即使在黑夜,即使在暗礁,也要摸索着前行。
在文学的路上,有风雨彩虹,有悲怒哀乐,有摔倒过的伤痕,有欣喜后的笑容:人在路上,总在路上。唱一支忧郁的歌,是睡不着的鸟,四处流浪。//脚下是一片山丘,眼前还是一片山丘;//脚下是一座荒岗,眼前还是一座荒岗。//我的漂泊是一团烈火,燃烧自己。(《漂泊》)但,就我来说,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认知更重于对文学的热情,对创作的欲望:我昂起了不屈的头颅,山都得仰望;我张开了翔飞的双臂,天都得避让……//这激扬的动作,在我的脚印里茁壮地成长。(《生长在行走中的恋歌》)
同时我也是痛苦的,因为在文学这条路上,我没有伴侣,一个人跋涉在漫无边际的探索里,我想这是我必须要遇到的一个劫数:走向文学。我想创作。这是一个劫数。//倾出所有,倾出白天,倾出夜晚,倾出血,泪,汗,乃至生命,//也无法偿还文字对我的拷问。(《劫数》)我困惑过,我压抑过,甚至想到放弃过。因为我只是一个暂且路过的旅客,该失去的,自己永远都留不下;该留下的,自己想抛弃时都已丧失力气。但,更重要的,我想还是那一股追寻生命梦想的风,让我重新站了起来,重新拾起那一份份失落,那一份份属于自己的生命气息:放下急于求成的包袱,展开干净利落的目光。//让轻盈的翅膀,在文海里自由的翱翔;//让洒脱的思绪,在夜空中璀璨的绽放。//灵魂深处,回归本色的气息冉冉升起。//揩去世俗色彩,摄取自然的原态。(《今昔》)
欣喜的是,我发现我的步伐坚定了许多,我的胸膛很直立了许多。并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我更发现:我只知道,我在://用瘦笔作锄,在草纸上凿出一孔光明。//为自己的心取暖。(《我在》)/卸下一身哀怨吧。路,还要继续。//内心的急功近利,只能像气球,经不起打击。//只有原原本本的真实,才能像花朵一样,自然地开放。//美丽人生。(《思想的芦苇》)
我想,有这些就可以了。
但,又想,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爱。爱才是真实的,才是一切事物的来源,才可以留驻美好。我要让爱,像一株植物一样在我的体内自由地生长,在我的魂灵深处散发出生命的气息:我向往一种真实的过程。//如花从萌芽到凋谢的过程;//如河从徒涨到干涸的过程;//如雁从起飞到栖落的过程。//每一种过程,宛如血管里的一种流淌,直达内心。(《灵魂如歌》)/路途中,//阳光翻译着爱的语言。//温暖,//需要爱,才能存活。(《祷词或淡描:岁月》)/一束红梅暖和整个冬夜。//一株野草复活整座荒原。//哦,为爱终生感动而泣,是宿命的决定。(《肉体,爱与灵魂》)
寻寻觅觅,走走停停,我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梦想。那种在追求中对梦想与爱的强烈信念,在路途中,在经过无数次的洗礼后,心灵纯净了许多,尽管还残留了一些与现实搏斗的痕迹。

[后续]

在散文诗集《灵魂如歌》中,由“午夜”、“故乡”、“爱情”、“母爱”、“疼痛”、“梦想”六个主题贯穿起来,是我重新在小我与大我之间衡量的一个定位,重新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探询的一个标准,重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互建的一个关系。
也许,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千万个的主题。
但,“爱”这个大主题是无法来忘却的,无法来抹掉的。不管是在古代,还在是现在,以及在将来,“爱”都是一个个时代所要得到的答案,与追寻的目标。
也许爱离我们很遥远,也许爱就在我们身边。爱,需要的是身体的感知,需要的是心灵的碰撞,才可能溅出温暖的光芒,这个世界才可能明亮起来。
“爱”,是你所追求的,是他所追求的,也是她所追求。
也是我所追求的。
同时也是《灵魂如歌》所追求的,我的生命梦想所追求的:我流着泪。黑夜。白天。//生命源于爱,又归于爱。(《漂泊》)
换句话说,我的路起于爱,也将终于爱。


2006-12-3 00:05

2006-12-02 23:51:19
引用并回复
秦华 ?2007-01-16 20:13:23?? 引用并回复


再读,希望常来!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秦华北美枫文集
现代诗歌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