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剑熔

?????32?

?????2006-05-27

?????发送私人留言

查找剑熔发表的所有帖子

现代诗歌
网友论坛
大雅风文学奖
散文诗 Poetry in Prose
散文游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汶川地震,让诗人醒悟(随笔)

汶川地震,让诗人醒悟(随笔)
作者:剑熔
2008年的5月,汶川地震的日子里,我几乎是在泪水中度过的。我想,许多有良智的人和我一样,我们的心都碎了。而诗人,也在抗震救灾中,让诗歌活在人们的心里。
我这一生,遭遇了两次地震。第一次,也就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那时侯,我在上初中,当时,只知道唐山震的厉害,却很少看到悲惨的画面,后来,读过一部《唐山大地震》的纪实文学,了解了大地震的一些详情。第二次,也就是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午2时28分,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我所在的陕西铜川有着强烈的震感,人们纷纷逃出家门,心惊胆战。这一次地震,由于媒体的多种、全面、真实、快速的宣传,让我随时了解到了抗震救灾的画面。
汶川地震,国务院总理在第一时间到达了灾区,部队来了,志愿者来了,医护人员来了,外国友人来了……一时间,抗灾救灾唤起十三亿人的积极行动。然而,诗歌在地震中的力量显的很单薄。可喜的是,诗人是有感情的,是有爱心的。天灾降临,诗人何为?由桂林诗人汤松波与北京诗人诗人海啸、南方狼联合主编的诗集《大爱无疆:我们和汶川在一起》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一个星期后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中国诗歌协会编辑的《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在5月17 日面世,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的诗集《有爱相伴——致2008•汶川》,在大地震14天后与读者见面,诗人的责任心之大,速度之快,不能不让人佩服。山东济南明天出版社出版《中国:震撼5月——2008抗震救灾诗集》,该书从立项、选题、编辑、印刷、成书仅仅用了24小时。群众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汶川诗抄》24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江苏作家——2008•抗震救灾诗歌专刊》、《5•12雕像——浙江诗人抗震救灾诗选》等等,都已经出版,赠送给了灾区。这些诗集,真实展现了在这次灾难中折射出的人间大爱与人性光辉,再次证明了在国家危难时刻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真切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无限哀悼。与此同时,中国诗歌学会与广东省中山市文联组成了“中国诗人抗震救灾志愿团”,由诗人祁人带领,包括洪烛、周占林、曾祥书、马丁林、龙威等在内的诗人,5月22日飞往成都前往都江堰。陕西作家协会在灾难发生一周便向会员发出紧急倡议,号召大家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以多种文学创作形式,忠实记录这一刻骨铭心的历史实况,结集《众志成城,抗灾救灾 》也将出版。各省、市作协也在紧张的筹备征文活动。
各级报纸,也发挥优势,在全面报道抗震救灾的同时,用最快的速度,刊出抗震救灾文学专版。《人民日报》5月26日副刊,推出了何建明的《来自龙门山的报告》十多篇诗文,喻大翔的在《重生》一诗中写到:“大山倒了/我的祖国还在/房屋倒了/我的家还在”是啊,汶川的兄弟姐妹,你们的家还在!《陕西日报》5月25日刊出陈彦的《尊严与信念》等,其中,李小洛的《明天》一诗中有“我不相信地狱,也不相信天堂/我只相信有你的地方就是家/有你的日子,就是回忆,就是幸福/我相信黑暗和灾难都是短暂的/它们,永远活不过未来,时间,人类/活不过,我对你的爱”的诗句,可以看到,十三亿人的爱,都给了汶川。《银川晚报》5月24日,用三个版面出版了《守望生命》诗歌专版,刊出李郁葱、郁郁、林一木、凸凹数十名诗人的诗歌,郭文斌的《中国,你为什么泪流满面》开头这样写到:“这一刻/我要问/泪水是什么做成的/是来自天府之国的呼救?/还是一位几乎和震波同时出发的老人/连同他比大地还要悲伤的声音?/还是一些被我们快要忘记了的名词:/人民子弟兵/空降兵/急行军/挺进/万众一心/排除万难,不怕牺牲/为人民服务”,是啊,我们不能忘记,在汶川,在北川,在都江堰,在灾区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我们人民子弟兵的影子。山东《都市女报》用整版发表了侯马、安琪、汉江、谭延桐等诗人的“抗震救灾”诗歌作品。5月20日陕西西安日报《国殇之歌》汶川大地震纪念专版、5月21日光明日报“文荟副刊”灾区特刊、5月16日广西《玉林日报》“万花楼”抗震救灾”文艺专版、5月22日广东《江门日报》“蓬江文学”诗文专版、5月21日陕西《铜川日报》“金锁关”文学专版,等等,都以最快的速度,刊出抗震救灾诗文。
在诗歌论坛上,可以说,在这一个时期,几乎都是抗震救灾的诗歌。现代诗歌(《诗词》报新诗论坛)在5月16日发出征集有关地震的诗歌后,二三百位诗人跟帖自己的作品,而且自发呼吁,一旦诗歌采用,稿酬由报社转捐给灾区。目前,《诗词报》抗震救灾特刊已经出版,发表了黄礼孩、鲁绪刚、剑熔、鲁川、沉戈、许礼荣、陈衍强、周大强、张后、西屿、李以亮等82位诗人的作品;绿风诗歌论坛,发起“关注汶川地震”诗歌征集,得到许许多多诗人的响应;燕赵诗歌网发出征稿通知后,200多位诗人跟上了千余首诗歌,第2期《燕赵诗刊》以“汶川地震纪念专辑”,发表了红蚁、胡有琪、陈亮、林忠成、赵大海等39位诗人的作品;《诗选刊》论坛在论坛征稿后,于第6期以“非常点击•抗震特辑:当祖国面对灾难”为特辑,刊出郁葱、洪烛、梁平、杨错、苏浅等诗人的作品;作为受灾地的《星星诗刊》,也在第6期推出论坛“特别专辑”,发表了张新泉、李自国、靳晓静、鄢家发、吕进、张作梗等著名诗人的新作。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大爱有声:国土资源作家网抗震救灾文学作品集》也将出版。《潮流》诗歌论坛、《江门文艺》论坛、《北京诗报》论坛、《打工诗人》论坛、《常青藤》诗刊论坛、《情诗》诗歌论坛、《大西北诗刊》论坛、《北美枫》论坛、欧州梅园文学论坛、成都诗歌论坛等等,都及时发起了有关汶川地震的诗歌征稿,并将在近期推出专刊。
汶川地震,让诗人在生活中醒悟,看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认识到了诗歌在文化中的独特地位,自觉的拿起笔,记录着抗震救灾中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写此篇文章,只是在自己掌握的信息范围而成的,时间止2008年5月28日)
通联:727101 陕西省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矿办公室 李建荣(剑熔)
邮箱:vertljr@163.com

2008-05-28 19:17:43
引用并回复
东流到海 ?2008-05-28 19:57:31?? 引用并回复


这次大地震,将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东流到海北美枫文集
冰清 ?2008-05-30 11:08:08?? 引用并回复


“汶川地震,让诗人在生活中醒悟,看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认识到了诗歌在文化中的独特地位,自觉的拿起笔,记录着抗震救灾中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是啊,诗人们醒了,醒在国难民艰的非常时期。

这是中国文化界很值得庆幸的事!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冰清北美枫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