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枫文集

悠子

???US

?????222?

?????2008-01-04

?????发送私人留言

?????悠子随笔

查找悠子发表的所有帖子

curiousfish2008-01-12 21:42:19

你若无其事般凭栏远眺
剥落的漆上有你斑斓的浅笑

hepingdao2008-01-06 12:11:38

你的图选得很美

落尘诗社
健康与美容
现代诗歌
网友论坛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悬梁刺股

悬梁刺股

我们小的时候都听过悬梁刺股的故事 。“悬梁” 讲的是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为了不让自己读书时打瞌睡, 拉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吊在房梁上,这样只能清醒正坐时头发才不会被拉痛。“刺股”是说战国时有个叫苏秦的人,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这些故事原是要我们像古人那样发愤读书学习。 且不说那样读书有没有效果, 这样拉头皮扎大腿的故事听起来让人觉得读书是件苦不堪言的事, 倒是印象很深。不知道为什么读书总是和“苦”息息相连, 比如“读书要刻苦”, “十年寒窗苦”。。。所以本来不那么苦的事, 也被说苦了。虽然父母老师们苦口婆心,用心良苦, 却收不到我们“苦读书”的效果。 因为,小孩子怎么会对吃苦感兴趣?

再者, 就是读书的内容不太一样。那时候是“学好数理化, 走遍全天下”。 家里父母天天讲, 学校里老师天天教, 压力很大。虽然整天在“好好读书”里熏陶,其实除了教科书, 没有读过几本书。什么春秋战国, 老子庄子, 都不太搞得清楚。马克吐温, 莎士比亚, 一本没看过。 除了名著可以勉强例外,读其它小说书是不能算读书的。中学的时候流行琼瑶金庸, 这些书大都是偷着看的。 不管是在课堂上, 还是在家里, 书桌上面是教科书,书桌下面大腿上放本武打书。乘人不注意的时候,便把桌子下面的书抽出来, 人坐正, 头微低,便有“声东击西”的效果。 不过时间长了, 腰不自觉地就弯了, 头也越来越低, 脑门几乎搭在桌面上, 正入情入景的时分,往往也是漏陷儿的时刻。。。高考复习那段时间, 老爸在阳台上给我搞了个学习专用的空间, 每天晚上奋战到半夜。 老爸不时会来看看,据老爸的统计, 有一半时间不是在睡觉, 就是在偷看小说。。。

并不是说我天资好,我读书成绩一向平平, 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只不过对读书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读书苦, 读书累, 心里便不知不觉地就有了“知苦而退”的念头。连父母都知道我是在为他们读书。那样读出来的书往往是一知半解, 敷衍了事。也才会写出“在万里无云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的病句来。而在那种情况下看“杂书”, 精神紧张, 走马观花,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读书”的效果, 也验证了看杂书没有什么用, 只是消遣的理论。因此,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和读书的意识。到美国后就更糟糕, 上学期间连一本教科书也没有买, 嫌贵。可见我对书的热情一向不太高。

等到三十好几, 当妈妈的时候, 才发现原来小孩子天性好奇, 原来读书学习应该是件快乐的事。当然我们那时候没有什么学龄前的书, 对父母也没有“read to your child, 15 minutes a day”的宣传。“亲子共读”, 好像是闻所未闻。所以爸妈天天要我们读书, 却一本书有没有给我们读过。 那时候谁有几本连环画, 便跟宝贝似了。 只不过那些也是闲书, 因此起初对图画书的兴趣, 并不受父母的重视,也就没有发扬光大。

儿子自一来岁的时候便特别喜欢翻书看, 这才想起买书的事来!于是前两次回国,书店也是必去的。 结果买的却多是翻译的书。 国内的儿童书现在好像是很多, 却没有什么新花样,大都还是我们小时候读过的典故和民间故事。 因为当时老妈给买过一套这样的图画书, 后来又有朋友送给一套类似的。这两套书里有很多同样的故事。 糟糕的是,编者又添油加醋作些调整, 于是同样的故事就又有些不同。有套书叫“好故事大家听”。 一套十本书的插图从头到尾都差不多, 人长得大都是一个样子。 有一天我们在看牛郎织女的故事, 儿子指着书里牛郎织女的儿子, 笑嘻嘻地说, “匡衡”。 仔细一看, 还有神笔马良, 他们不光是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头上包的布, 身上的衣服, 也都一模一样。更糟糕的是有些故事编的没有逻辑。 比如“后羿射日”, 既然十个太阳是曦和与帝俊的儿子, 那么在曦和没有遇见帝俊前就不应该在天上画个老大的太阳! 另一套书里, 有个故事明明写着妖怪一头红发, 画的却是绿发。。。另外, 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种不近人情的故事就不知道该怎么和儿子讲, 只好敷衍一下。 时代不同了, 价值观念也在改变。

因为小时候读书马马虎虎, 肚子就没有什么故事。 儿子要我讲故事, 就空空地讲不出什么来, 只好胡乱说些小时候自己的事。所以这也是买书的原因。现在读书不让自己再马虎了, 也就和儿子一起看到津津有味。算是对童年没有读什么书的补偿吧。

很幸运能再次和儿子一起拿起书本。曾经也听过“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话。 那时候因为句子里有“黄金美女”的字样, 被认为是“小资”思想, 所以听过算过了。 到今天才体会到这种对书的尽致赞美。 悬梁刺股的故事, 也许等儿子长大些, 当笑话跟他讲。。。

07/18/2007

2008-01-06 16:26:21
引用并回复
hepingdao ?2008-01-06 16:52:28?? 引用并回复


读书趣谈

现在编书,是为了卖钱,很多东西都是你抄我抄天下一大抄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hepingdao北美枫文集
悠子 ?2008-01-07 02:28:40?? 引用并回复


不抄的倒是只能在网上忽悠 Sad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悠子北美枫文集
詩盜喜裸評 ?2008-01-08 03:33:52?? 引用并回复


對我來說這不算是病句:在万里无云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詩盜喜裸評北美枫文集
悠子 ?2008-01-08 05:02:51?? 引用并回复


让盗盗这么一说, 确是是没病

_________________
阅览成员资料     悠子北美枫文集
开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