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玨's blog

戴玨's blog



欢迎光临戴玨的博客 Welcome to Edgar Dive's Blog

Blog 拥有人:

戴玨

作者群:

(没有)

博客:

观看所有文章
好友名单

Go:

上一页/下一页
日历
« < » > 8月 20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留言板
宁家珍
2009-05-20 16:25:34

谢谢老师的指点,喜欢你这样的交流,也喜欢你的古诗词,和你的翻译。问好。

月光情怀
2007-02-28 11:23:18

不知怎的?读繁体字,总是很吃力。可能是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吧。
你的诗很有嚼头。需慢慢品来...

hepingdao
2007-02-16 23:16:20

分類顯示
正是我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会难一些:先要分类型,
然后才能运用...
等我好好想想

戴玨
2007-02-16 21:24:21

謝謝和平島!新年快樂!
現在版面清爽點了。

倒想問下文章是否可以分類顯示?比如中詩,英詩,譯詩,評論之類的?

和平岛
2007-02-16 20:58:02

问好戴玨,新年快乐!
你可以到设置页,
"显示主论坛的文章"这一项,选为
"不显示"
就可以了

我还在修改这一功能,会让它更好用些

有什么好建议,可以提出来,如果有时间,我就可以编好程序
Very Happy

hepingdao
2007-01-06 00:51:48

喜欢你的古诗词,和你的翻译

很有功底

 用户:

 主页:

 留言:

检视和加入笑脸

 
詩作與譯詩
本blog的詩,除注明了作者的,皆為原創或原譯,版權保留,轉載請通知本人,並注明作者來源。

友情链接

北美文学网
我的簡體博客
连络 戴玨
Email 地址
edgar.dive@gmail.com

私人留言
发送私人留言

MSN 短信


Yahoo 短信


发帖后自动返回论坛
1

QQ 号码


关于 戴玨
注册时间
2007-01-03 03:09:44

来自


职业


兴趣


博客
博客启始于
2007-01-06 00:19:27

文章数量
31

博客历史
6798 天

回响总数
6

观看人数
287038

RSS
RSS 反馈

正在观看博客的会员有: 没有

Two poems by Heidi Greco 海蒂•格雷寇的兩首詩

2007-02-07 09:01:59

海蒂•格雷寇是加拿大最有才能和高產的書評家之一,著有《響尾蛇大蕉》。她居於白石地區。

Practical Anxiety - 實際的焦慮

地板嘎吱的響可能意味著,該是時候修理了
敲幾顆釘子,膠合幾處桁檁,晚上擔心
有東西在那兒噬食,從下面挖空:蛀蟲
或綿延的潮濕在棟梁間的黑暗中作祟

兩兄弟玩撲克打發時間,一整天來來去去地
在房門下塞紙牌,門關上了
這樣門外的男孩便不會染上門裏兄弟的麻疹,
又一種足以致命的兒童傳染病

我們那滿溢的櫃櫥擺了那麽多排的罐頭湯
就算最冷的冬天也消耗不完
房子裏四處是電池,水樽,
豎放的手電筒,如空花瓶般清冷的諾言

昨天早晨尿裏最粉紅的那種(或許是)血,
眼皮下間或抽搐,可能是更不妙的東西,
某處發硬,說不定明天就會變成有害的腫塊,
陰險地潛藏在看不到的地方。

For original English text, please see: 英文原文見:http://maplereview.org/viewtopic.php?t=2024

Spring Camp, Deep Creek 春令營,深河

架設帳篷是個教訓,很糟糕
眼睜睜地看著木栓滾下山,消失

於下面綠色峽谷口,不可能
找回來的了,只能望著它們一路滾向大海。

刺背的風吹呀,我們跟閃亮的蓬布較勁
奮力使之成形,試著弄成個圓頂

我們纏進了一張繩網
彈力索和織物和帶子。

擺動拍打,那薄薄的外層在夜裏歌唱
就像翼龍的吟聲般,從上空呼嘯而過。

沉睡中想著那皮質的翅膀,我們兩個
被包在繭裏。愛的靜謐擴展著

平安,對著風暴。

For original English text, please see: 英文原文見:http://maplereview.org/viewtopic.php?t=2025

晴偏好 網師園

2007-02-06 03:03:09

螢流廊廡和風裊,
雲消月見花依草。
紅燈眺,
池邊靜聽簫音好。



網師園在蘇州園林中以小巧精緻著稱,遊客夜間在園中能欣賞到傳統音樂與戲曲的表演。
裊:吹拂
眺:從高處往遠處看

荷葉杯(春思 韋庄體)

2007-02-01 07:27:50

墟落夜深人靜,
星冷。
佳節憶當初。
花前明月照東湖,
映皓齒清矑。

漂泊悵然天外,
無奈。
問此恨誰知?
蠟香飄散已多時,
情緒更遲遲。



情緒:情思意緒
遲遲:久久不息

七律 - 香江歲暮

2007-01-17 07:00:07

來往光陰行路迷,逶迤巷陌彩霓飛。
樓重峭谷疏車晚,星宿中天永夜稀。
徙倚經年猶拓落,伶俜歲暮欲何依。
秋冬物候更難覺,遙想鄉關雨雪霏。


香江:香港
重:重復,重疊
稀:依稀
更:變更

王維詩二首 Two poems by Wang Wei (701 - 761)

2007-01-06 07:21:24

竹里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Lodge Among the Bamboos

I sit alone by the serene bamboos,
Strumming my zither and whistling.
No one knows I'm in the deep woods,
Only the moon comes watching.

送友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Seeing Off a Friend

We finally parted in the dale. As I saw
The sun settle down, I closed my wattle door.
The grass greens in spring every year, but alack!
My friend, can I expect to see you back?

以下是我的讀書筆記:
竹里館- 王維

竹里館是輞川別墅中另一景,因居於茂密的竹林中而得名。此詩作為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意境見美。

詩中寫景物,只用了三個詞:“幽篁”,“深林”,“明月”。幽,深也。篁是竹林的意思,屈原《九歌-山鬼》中便有“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的句子。幽篁和深林指的是同一樣東西,即茂密的竹林。明月則是人人慣用的詞語。詩中寫人物活動,也是用了三個詞:“獨坐”,“彈琴”,“長嘯”。嘯指撮口發出悠長而清越之聲,乃魏晉以來所謂名士的一種表示灑脫清高的行為,類似今日的吹口哨。詩中的用字造句很平淡,似是隨意寫出了眼前的景物和人物活動,沒有仔細去刻寫或塗飾,但四句合起來,卻帶出了一種清幽絕俗的意境。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淨,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又是如此安閑自得,塵慮皆空。

此詩意境的形成,全賴人物的心境與所寫景物的內在性質相一致。詩人在取材,編排上并非信筆所之。詩中寫景色,選擇了竹林和明月,取其與所要顯示的清幽澄淨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寫情懷,選擇了彈琴和長嘯,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種寫意怡寜的心境表裡如一。詩人意興清幽,心靈澄淨的狀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淨的屬性悠然相會,境界自出。而這種意境恰恰又與本詩自然平淡的語言風格相輔相成。

本詩的結構很精致。首句有“獨坐”,三句便有“人不知”;首句有“幽篁”,三句便有“深林”,首尾呼應。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是用音響托出靜境。末句寫“明月來相照”,不僅與上句的 “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運用其間的。

送別 -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送別」詩題一作「山中送別」,一作「送友」。作為一首送別詩,本詩最顯著的特點在於并非就「送別」二字大作文章,而是著墨於送別以後的動作和思緒。

首句很精練,一個「罷」字將送別的種種情形統統略去,如此便可騰出筆墨來寫別後的行為和思緒。二句似乎是說現在友人已經離去,詩人的心境大概也能隨著這柴門的關閉而逐漸平靜下來吧。而後兩句以一年一度綠的青草作比,說無知的青草尚有信用,年年均有轉綠之時,難道友人你就能一去不返嗎?這兩句是詩人在友人離去以後的思忖之辭,表面上看似有對友人的預警意義,而其實卻是亟盼友人盡早歸返,兩人可重續友誼。

末句中的「王孫」指被送的友人,典出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乍看王維似有抄襲之嫌。其實《招隱士》中那句的詩意是感嘆游子不歸,但見滿目荒草叢生,愈顯其凄涼氣氛;但王維之作卻是以草綠反襯,問游子於草長鶯飛之時能否歸來,兩者雖同有王孫及草的意象,但運用的角度卻大相徑庭,絕不相似。

李白 - 怨情 Waiting - by Li Bai (701-762)

2007-01-06 02:38:37

怨情

美人捲珠簾, 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 不知心恨誰。

Waiting


A lady fair rolls up a beaded curtain.
Sits lingeringly, with her fine brows knit.
The wet stains of her tears are apparent.
Against whom does she bear a resentment?

以下是我的讀書筆記:

怨情 - 李白

這首閨怨詩主要透過對美人的行動、表情和心理刻劃來表現一位美人苦待心上人不至,因而轉愛為怨,又轉怨為恨。「深坐」指久坐。「顰」皺眉。「蛾眉」比喻女子的眉美。「但見」只見。

美人為何要「捲珠簾」,那是為早見心上人;又為何「深坐」,那是因情深而不怕等待時間之久長。因此「捲」、「坐」這兩個動作,表達了她急欲見到心上人的迫切願望。接下來的「顰蛾眉」和「淚痕濕」都是表情刻劃,說明了她因心上人不來而痛苦萬分。末句是心理描寫,說這位美人由愛生怨,由怨生恨的情感變化。眾所周知,愛得深才能恨得深。詩人說「不知心恨誰」,是明知故問。讀者心裏很清楚,她所恨之人便是她所愛之人,即她久等不至的人。讀者可能還會問:這女子惱恨的原因究竟何在?是那男子另有新愛而將她拋棄了呢,還是女子原本就是單相思呢,又或是男子本身行動不自由,受到家庭的阻礙呢,等等。詩人沒有對此做任何說明,令詩作更加含蓄不盡。因此末句起到了擴大聯想的作用,對本詩詩意的擴展起來很大的效果。

Powered by the Blog Mod version 0.2.4 by Hyperion 中文化 by YLL讨论网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2 phpBB Group
Weblog style by Hyperion
Original style from Live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