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朱元璋沉舟溺死小明王
| 事件經過:
竜鳳九年(1363)二月,投降元朝的張士誠遣其將呂珍進攻安豐。劉福通率領紅巾軍進行了頑強抵抗。當時安豐兵少糧絶,韓林兒衹得嚮朱元璋求救。呂珍破安豐,劉福通力戰犧牲。朱元璋親率大軍趕到,大敗呂珍及前來增援呂珍的廬州左君弼,救出小明王韓林兒,擁至滁州(今安徽滁縣)安置。小明王以宋帝名義,加封朱元璋為大宋中書右丞相。朱元璋原名重八,又名興宗,潦州(今安徽鳳陽)鐘離太平鄉孤莊村人。傢境貧寒,十七歲入皇覺寺為僧。至正十二年(1352),郭子興、孫德崖在濠州起義,朱元璋不久就加入了這支紅巾軍。在其後的幾年裏,朱元璋東徵西討,屢立戰功,職務由鎮撫升到總管,成為郭子興手下的實權人物。竜鳳元年(1355)三月,郭子興病死。四月,宋政權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實際領導人是朱元璋。從這時起,朱元璋正式歸轄宋政權。安豐救出小明王後,朱元璋考慮,一方面自己羽翼未豐,另一方面小明王還可以起到挾天子以命諸侯的作用。因此仍在形式上尊奉韓宋。竜鳳十年 (1364),朱元璋打敗陳友諒,稱吳王,仍用竜鳳紀年,發佈命令稱“皇帝聖旨,吳王令旨”。但也就是從這時起,朱元璋認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衹要消滅張士誠,就可以取代元朝稱皇帝了,小明王已經沒有多大利用價值。竜鳳十二年五月,張士誠滅亡在即,朱元璋發表《平周檄》,雖然仍用“皇帝聖旨”和竜鳳年號,但公開宣佈了對白蓮教紅巾軍的背叛。於是,小明王韓林兒的存在不僅於他無助,而且成為他建國稱帝的嚴重障礙。十二月,在徐達、常遇春包圍平江(今江蘇蘇州),東吳滅在旦夕的時期,朱元璋遣大將廖永忠迎接小明王自滁州來應無(今江蘇南京),在瓜洲渡江時,暗中將船鑿穿,韓林兒沉江溺死。從此,朱元璋不再用竜鳳年號,宋政權也最終結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