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严嵩罢官
| 事件经过:
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后因病归里,在钤山读书十年,诗文古辞,颇有成就。回朝以后,进侍讲、历国子祭酒。自嘉靖七年(1528)开始,先后官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南京礼、吏二部尚书。五年后入北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主持重修《宋史》。嘉靖十五年,迁礼部尚书视部事。嘉靖二十一年八月,进为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严嵩无他才,唯一意献媚世宗,窃权罔利。嘉靖二十三年八月加太子太傅,九月兼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十二月加少傅。嘉靖二十四年七月加太子太师,八月加少师,出任内阁首辅,独揽政事。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晋为华盖殿大学士。次年八月加上柱国,并以其子严世番为太常寺卿。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害死首辅夏言。于是严氏父子恃宠擅权,相济为恶,擅杀大臣,残害忠良,卖官鬻爵,政以贿成;排斥异己,遍引私人;贪酷无厌,广置产业。尤其是到了严嵩执政后期,东南倭祸和北方边患更加严重,赋役日增,灾害频繁,民不聊生,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天怒人怨,人咸指目严嵩为奸臣。嘉靖三十七年三月,给事中吴时来等人相继上疏历数严氏父子朋奸罔上,祸国殃民诸罪行,请立除严嵩父子,以正国法。自此世宗渐渐厌恶严氏父子。是时,严嵩已经年老,军国大事多由严世蕃代为处理。嘉靖四十年闰五月,严嵩妻欧阳氏死,严世蕃因守孝不得入阁,严嵩受诏多不能答,所进青词又多出自他人之手,不合要求,由是更加失去世宗的欢心。至同年十一月,世宗居住的西苑永寿宫失火,严嵩请移居英宗为太上皇时所居的南城离宫,世宗大为不满;而大学士徐阶则请重建永寿宫,世宗甚是高兴,至此世宗益信用徐阶。未几,世宗采纳方士蓝道行的建议,有意罢严嵩。御史邹应龙得知世宗意图,于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十九日疏劾严嵩父子。世宗得疏,以严嵩放纵严世蕃,负国恩,令其致仕还乡,而下严世蕃于狱。后严嵩削籍,抄没其家,得金银财物无数。严嵩老病,寄食墓舍。隆庆元年(1567)死,年八十八。(一说死于嘉靖四十四年,又一说死于隆庆三年),有《钤山堂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