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鬍錦濤兩岸政策 臺選“公投”過關
| 事件經過:
馬英九以 51.6%的得票率在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中成功連任,超過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 6%。在選舉前,就有媒體認為,“這次臺灣選舉不僅是對馬英九的信任投票,也是對大陸對臺政策的一次檢驗”。如今看來,不無道理。因為,此次馬英九的勝選,贏在“九二共識”。相信如果沒有大陸的紅利,馬英九選得再辛苦,結果也未必如意。這就從一個側面說明,這3年多來,大陸製定實施的兩岸方針和政策是完全正確的,在此次臺灣大選的實踐中過關。
大陸在陳水扁執政時期,體現的是在意識形態上同臺獨勢力的鬥爭,策略較多的是封堵。而到了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展開歷史性破冰之旅,與中共總書記鬍錦濤訂下五項願景。3年後的2008年,國共終於等到馬英九上臺,同年恢復兩會(海協會、海基會)制度性協商、啓動歷史性的“大三通”,又簽署了包括降低關稅的“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在內的16項協議。再3年後的2012年,面對又一次的臺灣總統選舉,大陸這麽多年對臺灣所做的一切終於到了收割成果的階段。
從大陸角度來說,長期以來一直強調不介入臺灣選舉,但並不表示沒有立場或態度。北京的立場和態度就是堅持“九二共識”,衹要承認“九二共識”,不論什麽人都可以對話,兩岸關係就可以延續。如果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倒退,這是最基本的立場。據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表示,北京並不關心誰當選,而是關心他們的兩岸政策,到底是不是承認“九二共識”。隨着兩岸經貿關係日益緊密,大陸所能發揮的“無形之手”的力量也日益增強。大陸市場占臺灣出口市場的40.2%,是臺灣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兩岸關係回暖、放寬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也給臺灣旅遊業註入更多活力,去年赴臺觀光客持續增長,其中大陸旅客占了29.3%。事實上,不管是馬或蔡上臺,肯定都無法逆轉兩岸經貿關係愈走愈近的趨勢。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徐博東也指出,以臺灣大企業紛紛挺“九二共識”的舉動來看,大陸對臺政策在過去幾年取得非常大的成就,說明“九二共識已通過這場選舉深入民心”。令蔡英文始料未及的是,反對或是否認“九二共識”雖已是民進黨長期的立場,但是她堅持否定“九二共識”,卻在選戰後期激發了包括張榮發和王雪紅等企業界一波一波站出來支持馬英九的動力。當中關鍵原因在於,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期間,企業界對兩岸的和平發展所能帶來的商業利益雖有想象,但卻未實際體驗。但經過了馬英九執政的3年多時間,尤其是ECFA通過以及大陸觀光客來臺之後的影響和感受,臺灣已深刻體驗到和平紅利的好處。一旦兩岸關係有所變化,將直接影響到民衆的生計,讓相關人士希望維持兩岸現狀,並且願意公開表態支持馬英九。這個現象在臺灣選舉過程相當罕見,即使在2008年馬英九氣勢最盛時也沒有這樣的企業表態。
兩岸雖然走過飛彈和軍演威脅下的1996年,也經歷過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放話,“臺灣問題的解决不能永遠地拖下去,拖下去不動武行嗎?”的緊張年代,但在鬍錦濤上位後,有幾個具有極大象徵意義的事件,為臺灣民衆對大陸心理的變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5年連戰、宋楚瑜的大陸行儘管並未取得多少實質性成果,但確實起到了心理上破冰和搭橋的效果。
同年,中共總書記鬍錦濤提出了“鬍四條”: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决不動搖;第二,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决不放棄;第三,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决不改變;第四,反對“臺獨”分裂活動决不妥協。“鬍四條”為大陸的兩岸政策製定了原則。
2008年開始的兩岸直航和之後的陸客來臺不僅為臺灣帶來了經濟上的好處,也在心理上對大陸的接受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大陸經濟和國力橫空出世般的崛起,同樣也給臺灣造成心理震撼。所有這些,都為兩岸關係開啓新的局面創造了條件。同年,鬍錦濤又藉北京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的機會,提出“鬍六條”:第一,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第二,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第三,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第四,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第五,維護國傢主權,協商涉外事務;第六,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相對於“鬍四條”,“鬍六條”更多地展現了交流和溝通,反映了大陸對臺政策進入一個務實的階段。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郭震遠指出,未來的一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承前啓後的關鍵之年。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在經歷了突破性進展後,面臨着保持進程的持續、穩定和進一步深化的轉折。同時,還因為臺灣島內政局因選舉而再次動蕩,勢將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帶來不確定性。關鍵之年的兩大挑戰十分嚴峻,但“鬍六條”明確指引了方向:“大力推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重視和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增強中華文化的認同和中華民族的認同”。
鬍錦濤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日的講話中,涉及兩岸關係的部分,更頻繁出現“共同”、“共享”、“同心”等詞彙,強調“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大陸和臺灣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傢園”,要“終結兩岸對立,撫平歷史創傷”。中共國臺辦主任王毅進一步稱,“推進民族復興進程,離不開臺灣同胞的參與,臺灣同胞也應有這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事實上,自鬍錦濤執政後,從“鬍四條”再到“鬍六條”,大陸對與臺灣在統、獨意識形態上的糾纏已沒有多大的興趣,而是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淡化爭論,切實促進兩岸關係的發展。大陸通過柔性操作,不斷嚮臺灣民衆釋出善意,一方面成功地緩和了兩岸的緊張局勢,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渠道,將大陸對臺灣民衆的善意和誠意、和平統一的决心及信心真實地呈現在臺灣民衆面前,真正做到了對臺工作“入島、入耳、入心”。
所以,有分析認為,蔡英文面對的不僅僅是馬英九,更是大陸的對臺政策。更具體的說,就是九二共識。因為這一共識也是在鬍錦濤任上成為大陸對臺灣關係的基點。從這一點看,說蔡英文輸給的是大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