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美債危機解除 中國鬆一大口氣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經濟

開端時間: 2011年八月2日

終結時間: 2011年  

地點: 蘇爾特

資料來源: 美國之音

事件經過:

  美國國會參衆兩院投票批準提高債務上限和削減政府赤字的議案,不僅對穩定美元和全球經濟是件好事,更讓持有2萬億美元及美元資産外匯儲備中國大鬆了一口氣。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調整外匯儲備政策,會降低未來可能面臨的美債違約風險。
  經過白宮和國會連日來馬不停蹄地磋商,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引發的可能違約危機終於化險為夷。美國國會衆議院和參議院8月1日和2日分別投票通過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和削減聯邦政府開支的議案。 根據這項議案,未來10年內美國將削減近1萬億美元的開支,並成立一個跨黨派預算委員會,尋求如何進一步削減高達1.5萬億美元的赤字。
  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說,雖然美國基本上已經避免倒債危機,但主權債務問題還沒有解决,而且還有增長傾嚮,這讓美國經濟復蘇籠罩陰霾,全球面臨的風險和危機上升。
  《環球時報》說,美國兩黨就債務問題達成一致,世界暫時鬆了一口氣,美國人鬆了一口氣,但美國的大債主北京可能不會。報導引述俄羅斯《金融》說,目前全球都成為美國的金融人質,而最大的人質是中國和日本。
  中國的外匯儲備名列全球第一。中國國傢外匯管理局的資料顯示,截止2011年6月,中國的外匯儲備為3萬2千億美元,其中約60%,即2萬億為美元及美元資産。
  中國擔心一旦美國債務違約,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價值將大幅度縮水,美元債權價格的下跌,以及美元貶值導致的賬面損失,將至少數百億美元。中國官方報紙曾指責美國國會處理債務危機“不道德”,“不負責任”。希望美國保證中國購買的美元資産是安全的。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鬍星鬥博士說,美國達成債務上限的協議,對於美國,對於穩定美元和全球經濟,都是件好事,對中國也是件好事,否則美國違債違約,美元貶值,對中國的損失,更會巨大。
  他說:“在中美雙方的關係中,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格局,美國打仗,中國出錢,美國消費,中國生産。中國賺了大把大把的美元,但是這些美元每年都在以5%以上的速度在貶值。這的確成為中國的一塊心病”。
  鬍星鬥說,儘管美元兌人民幣一直疲軟,貶值,但是相對於同樣面臨債務危機的歐元,以及二十年經濟低迷的日元來說,美元仍然是一個值得信賴的貨幣。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中國銀行高級研究員譚雅玲2日在人民日報上撰文說,美國債務背後的“陽謀”,是徹底打垮歐元,確保美一國獨霸。文章指出,美國的債務問題,儘管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但確保美元霸主地位是美國國傢利益的核心。因此,這場美國債務危機,沒有引起全球大幅度拋售美元,不會使擁有美國債務的國傢出現美元資産打水漂,美國的國傢信譽不會下降,美元債務不會賴賬,美元不會崩潰。文章認為,全世界無奈也好,被動也罷,美元一隻獨霸短期,甚至中期都無法抗拒。
  這場已經過去的美國債務危機,又一次讓已經減持美元及美元資産,增加歐元及歐元資産的中國認識到,中國過於依賴美國,缺乏獨立自主手段,必然要暴露在美國經濟狀況好壞的風險中。環球時報引述英國國傢經濟與社會中心主任惠爾的話說,國債已成為美國全球經濟中的一把利器,二戰期間及後來數十年裏,美國曾讓日本和英國等擁有大量美債,以此作為要挾他國經濟的籌碼。
  中國經濟學家鬍星鬥教授指出,在外匯儲備方面,中國減少因他國經濟債務等問題可能造成的風險, 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着手。
  他說:“一個方面,要把福利留在國內,而不要把福利流嚮國外,而賺取美元,這是得不償失的。中國的經濟要從更多地依賴出口,要轉嚮依賴於內需,要提高國內産業工人的福利,讓他們能過上較有尊嚴的生活。第二點,要把外匯分散到民間,要把國富改變成民富。這有很多辦法,比如說,改變現在的結匯制度。”
  鬍星鬥說,中國成為美國的金融人質,係中國自身所為。他說,中國不敢拋售美國國債,還不是因為中國本身底氣不足,另外,領導人的工作重心完全放在國內的穩定。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嚮陽說,有必要改變目前集中在美元資産上的儲備策略,但更重要的是改變未來增持美元資産的趨勢。他說,這需要對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進行根本的調整。
   苏尔特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