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羅馬尼亞內戰爆發
| 罗马尼亚内战爆发
事件經過:
1989年是齊奧塞斯庫在羅馬尼亞統治時期的最後日子。1989年12月22日,布加勒斯特發生了暴動,起義士兵和群衆與總統衛隊展開了激烈的槍戰
1989年末,東歐大陸的動蕩終於波及了羅馬尼亞。
11月29日,羅馬尼亞體操明星科馬內奇出逃,尋求西方的庇護。到美國後,她將出逃的“恐怖經歷”嚮西方新聞界公佈。這似乎是一個前兆。
12月15日,羅馬尼亞邊境城市蒂米什瓦拉發生警察與當地居民的激烈衝突,雙方都使用了武器,造成了人員傷亡。動亂開始了。在這國內動亂開始蔓延的時候,總統齊奧塞斯庫似乎還相當沉得住氣。12月18日,他照常飛往伊朗進行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並同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舉行了會談。唯一的不同是,他的夫人埃列娜-齊奧塞斯庫未像往常一樣隨他出訪。作為羅馬尼亞政府第一副總理,她坐鎮國內,控製事態發展。此時在遙遠的德黑蘭,齊氏還一再宣稱:“我們的形勢是穩定的。”
12月20日一個可怕的消息在羅馬尼亞不脛而走:保安部隊在蒂米什瓦拉實施“大屠殺”,幾千人喪生,上萬人被捕或失蹤。當晚,齊奧塞斯庫從德黑蘭剛一回國,立即到電視臺發表講話,嚴厲斥責蒂米什瓦拉動亂是“帝國主義和復仇主義集團以及外國間諜機構組織的”,是企圖“阻止社會主義發展,使國傢倒退到外國統治下。”12月21日,他又在首都舉行的群衆大會上發表講話,呼籲全國保持穩定。
但此時群衆已無心聽他演講了。就在這一天,布加勒斯特爆發了反齊奧塞斯庫的示威遊行。人們高呼:“不要齊奧塞斯庫!”“要自由!”“要面包!”示威者衝進書店,焚毀齊奧塞斯庫的著作。與此同時,以伊利埃斯庫為首的羅馬尼亞“救國陣綫”宣告成立,宣佈解散齊奧塞斯庫的全部政權機構。緊接着,支持齊奧塞斯庫的保安部隊與反對他的軍隊和群衆在首都市區展開了激烈的巷戰。12月22日“起義者”占領了電臺和電視臺,宣告齊奧塞斯庫“下落不明”。
此時齊奧塞斯庫還留在羅共中央辦公大樓裏。街上激烈的槍炮聲響個不停,齊奧塞斯庫感到大勢已去。齊奧塞斯庫夫婦决定坐飛機出走。
飛機首先開到布加勒斯特以北斯納戈夫村齊奧斯庫的一個夏宮裏,齊氏夫婦在那裏與另兩人告別,帶着保縹和兩大袋食品又上了飛機。由於此時羅馬尼亞領空已被封鎖,齊氏無法飛到國外去,衹得在首都市郊一個小鎮上下機改乘汽車,準備找一個庇護地先隱藏起來。但到處都在罷工遊行,在找了6個求救點都無果後,齊氏的司機(臨時挾持的)把他們交給了一群革命者。當持槍的士兵出現在他們面前時,齊奧塞斯庫大聲吼叫起來,以為自己昔日的威風可以鎮住這些士兵,但一切已成為過去,士兵們不容分說地將齊氏夫婦推上了車。
兩天後,當歐洲的千萬個家庭正圍坐在五彩繽紛的聖誕樹旁歡度聖誕節時,羅馬尼亞人在激烈的槍聲中等待着局勢的發展。這天下午兩點,在一個軍營的餐廳裏對原羅馬尼亞總統、羅共中央總書記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和夫人埃列娜進行了秘密的軍事法庭審判。
齊奧塞斯庫以抗議的口氣說:“我不承認任何法庭,我衹承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是政變,我不承認任何人。”
審判長不耐煩地說:“我們根據本國憲法審判你,這不是你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我們瞭解法律。”
“在控訴書上寫到了齊氏夫婦的五大罪行:一、大量屠殺人民,犧牲者超過6萬名;二、利用秘密警察來對付人民和國傢,損害了國傢力量;三、在各個城市製造爆炸事件,破壞建築物和公共財産;四、把國傢經濟搞得一團糟;五、在國外銀行存款超過1O億美元,並企圖利用這筆款外逃。最後的判决是:沒收被告所有財産,並處以死刑。宣判一完,齊氏夫婦就大聲抗議,但法庭馬上加上一條:“此項判决不準上訴!”
審判後不久,齊氏夫婦即被帶赴刑場。據一個名叫盧博伊的上尉回憶,埃列娜同她丈夫一起被帶出去時說:“我們希望死在一起,我們用不着憐憫。”刑場在一個院子裏,齊氏夫婦背後是磚墻,上面布滿了彈孔。一支3人行刑隊執行槍决。
據報道,行刑前埃列娜曾嚮行刑士兵喊道:“你們怎能嚮我們開槍,我曾經那麽關懷你們,我是你們的母親!”一個士兵回答說:“不,你不是我們的母親,你是殺死我們母親的兇手。”齊奧塞斯庫拉了拉埃列娜說:“不要說了。”
槍聲驟響。
第二天,12月26日,羅馬尼亞電視臺播放了審判齊奧塞斯庫和他被槍决後的錄像。齊奧塞斯庫從被歡呼到被處决,衹有32天。
據羅馬尼亞前總理彼得-羅曼回答德國《明鏡》周刊記者時說,立即審判和處决齊氏夫婦主要是擔心忠於齊奧塞斯庫的武裝力量去營救他們而造成更大的內亂,“我們已經得到消息說,武裝的傘兵部隊正策劃營救這對夫婦。”而羅馬尼亞總統揚-伊利埃斯庫說,軍方敦促迅速處决,因為他們擔心出現“恐怖組織”。這是導致齊氏夫婦迅速被審判又被處决的直接原因。
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