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聯合國宣佈1996年為國際消除貧睏年
| 事件經過:
1995年12月18日,聯合國舉行特別會議,正式宣佈1996年為國際消除貧睏年,以促進全球采取行動,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貧睏現象。
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發表了主旨講話,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行動起來,嚮貧睏宣戰。
加利說,目前,全世界有13億人每天靠不到1美元生活。5年來全球貧睏人口增加了3億。
加利說,貧睏是暴力犯罪、道德衝突和社會失序的主要原因。另外一個迫切需要消除貧睏的原因是貧睏阻礙了民主的發展。民主的基礎是平等,它賦予每個公民同樣的參與政治的能力,但貧睏剝奪了這個能力。
加利呼籲各國在1996年製定出一個消滅貧睏的戰略計劃。他說,消滅貧睏的運動與社會各界都有關,每個人都有責任支持這個共同的目標。
把1996年定為“國際消除貧睏年”是1995年3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社會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作出的决定。在這次會議上,180多個國傢的領導人和代表在共同《宣言》和《行動綱領》等文件中表示要以果斷的國傢行動和國際合作達到消除世界貧睏的目標,允諾把消除貧睏、增加就業和促進社會融合等目標列為當前和跨入21世紀的最優先項目,以確保全人類的福祉。
貧睏是一個世界性問題。在過去的50年中,世界財富增加了7倍,但世界範圍內的貧睏問題也日漸突出。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世界有13億貧睏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億;有10多億人缺乏安全飲水等基本生活條件;每年約有1800萬人死於饑餓、營養不良和與貧睏有關的其它原因,遠遠超過戰爭造成的死亡;每年還有300多萬人死於肺結核、瘧疾等可預防疾病。第三世界的貧睏問題尤為嚴重。在南亞居住着世界1/3的人口,貧睏人口卻占了一半。非洲6.3億人口中,約有一半掙紮在饑餓綫上。拉美地區有近2億人口生活在貧睏綫之下,占拉美人口總數的1/3以上。世界最不發達國傢已從1974年的29個增加到1994年的48個。發達國傢的貧富懸殊問題日趨嚴重,貧睏人口也出現上升趨勢,美國、西歐等發達國傢有15%的人生活在貧睏綫之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