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荷蘭發生校園槍殺案 激起社會強烈反響
| 事件經過:
1999年12月7日發生的一起校園槍殺案打破了荷蘭社會生活的平靜,激起強烈反響。連日來,荷蘭政府、新聞媒體和一些社會團體紛紛發表評論,呼籲加強槍支管理。
這起槍殺案發生在荷蘭東南部小城費赫爾。12月7日下午2時,該市德萊格拉夫職業中學的一些學生們像往常一樣在計算機中心上課。突然,校園中走來一位學生,他掏出手槍便嚮教室裏開火。隨着十幾聲槍響,四名學生和一位老師應聲倒地。教室裏鮮血四濺,碎玻璃塊橫飛。隨着刺耳的驚叫聲,被嚇得呆若木雞的學生們這纔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接着,他們有的奪門而逃,有的抱頭鑽到桌下。站在教室外的開槍者則不慌不忙,從從容容地提着手槍扭頭走出了校門。校門外,一名中年男子正開着一輛奔馳車在等他。開槍者上了車,汽車飛馳而去。後來人們纔知道,開車人是這位學生的父親。不過,父親沒有帶着兒子逃跑,而是直接把他送到了警察局。
德萊格拉夫職業中學的老師和學生萬萬沒有想到會有人在校園開槍,許多人起先都以為是誰在放爆竹。一位學生說:“等到校園裏四處都響起了呼喊聲和哭叫聲,我纔意識到發生了可怕的事情。”另一位學生說:“以往我總以為這樣的事情衹會在美國發生。在費赫爾這樣寧靜的小城發生這樣的事情,真叫人不敢相信。”
血案發生後,警車和救護車迅速開進了學校,受傷的四名學生和老師分別被送往附近的醫院搶救。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均已脫離生命危險。荷蘭警方估計這是一起有預謀的槍殺案,懷疑槍擊者的父親是策劃者。12月9日,警方已將開槍者及其父親拘留審查。
據報道,肇事學生來自土耳其移民家庭,他的15歲的妹妹曾與本校另一位土耳其學生談過戀愛,後來兩人分手,為此兩傢成了冤傢對頭。近幾周,肇事者不斷嚮那個土耳其小夥子發出警告。出事那天,警方還接到過呼救電話,但警察認為呼救者不具備實施被保護的條件。
一些荷蘭報紙在評論此次槍擊事件時談到了槍擊者的移民背景,認為一些移民常試圖通過武力解决家庭爭端,對移民文化與荷蘭社會的衝突表示擔憂。據報道,費赫爾當地大約有1300多名土耳其移民。事件發生後,當地政府加強了對土耳其移民組織的工作,以防引起當地市民對移民的不滿。
事件發生後,荷蘭媒體和社會團體對青少年暴力活動的增加表示關註。荷蘭槍支管理法律一嚮非常嚴格,國內極少發生槍擊事件,此次事件是荷蘭首起校園槍擊案。但是,近年來,年輕人使用各種兇器的暴力事件開始增多。據荷蘭司法部統計,荷蘭每年發生大約2萬到2.5萬起暴力衝突事件,大約2/3的捲入者都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不少人都是使用刀子一類的兇器。統計表明,1/4的荷蘭高中學生有時攜帶刀子一類的兇器,差不多有11%的學生在學校裏也帶着這樣的兇器。德萊格拉夫職業中學的校長承認,已經發現有不少學生帶刀子到學校。該校的一位學生則說:“要想搞到槍很容易,衹要你有錢,就可以從黑市買到。至於刀子,幾乎所有的男生身上都有。”
事件發生後,許多荷蘭社會團體紛紛要求政府立即展開調查,提出應對措施。上周,“荷蘭反街頭暴力組織”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一場上繳武器的大規模活動,宣傳凡是在活動期間上繳武器者將被免於刑事起訴。荷蘭司法部長科特哈爾表示,將考慮是否在學校安裝金屬探測器,以阻止學生將兇器帶入學校。他說,政府必須做出努力,以使荷蘭不至於像美國那樣屢屢發生校園槍擊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