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以色列總理拉賓遇刺身亡
| 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
事件經過:
80多個國傢的領導人和代表出席了拉賓的葬禮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正值猶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平時,以色列國內的大部分交通工具都會停駛,許多娛樂場所和大小商店亦會關門歇業。可是,夜幕降臨後的特拉維夫卻燈火通明,熱鬧異常。約10萬市民沐浴着習習海風,從四面八方涌到市中心的“國王廣場”,在那裏舉行支持和平進程的盛大集會。
面對歡聲雷動的人海,波翻浪涌似的彩球、橫幅,拉賓站在主席臺上,顯得特別激動。他看到有這麽多人熱情支持和平進程,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並不時嚮人群招手致意。
此次集會是由“支持和談結束以阿爭端總委員會”組織的,這是10多年來特拉維夫規模最大的一次公衆集會,集會的主題是:“要和平,不要暴力”。拉賓總理、佩雷斯外長和許多以色列政要應邀出席了集會,一些知名演員還主動登臺助興,手持麥剋風在拉賓和佩雷斯中間高唱和平頌歌。集會正式開始後,拉賓慷慨激昂地發表了决心繼續中東和平進程的演講。他說,衹有和平才能解决以色列面臨的各種問題。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實現和平的機會,如此盛大的集會表明,以色列人民希望和平。當地時間晚上7時50分,拉賓演講完畢,在衆人的簇擁下健步走下主席臺,準備乘車離開廣場。拉賓一邊走,還一邊同兩旁的人握手。當他走近轎車正要擡腿邁入車時,人群中突然竄出一個猶太青年,掏出手槍幾乎貼着拉賓的身體從背後嚮他連開數槍。槍聲響過,年過七旬的拉賓愕然失色,隨即身體前撲倒在地上,殷紅的鮮血染透了他的衣服。兩名保鏢趕忙扶起拉賓,救護車火速將昏迷不醒的拉賓送往附近的伊奇洛夫醫院進行搶救。拉賓在被緊急送往醫院途中,司機還聽到他喃喃地說:“這不可怕,這不可怕。”然後他纔垂下了頭。在醫院急診室,大夫們盡一切努力輓救拉賓的生命,但他終因傷勢過重,在被送入醫院後僅過了19分鐘,心髒就停止了跳動。經醫生檢查,拉賓身中3彈,其中一顆子彈打在腹部,另一顆致命的子彈正中他的胸腔。拉賓是以色列建國後被謀害的首位政治領袖。
73歲的拉賓,1922年3月1日生於耶路撒冷,從小在一個左翼猶太復國主義貴族家庭裏長大。學生時代在以色列農業技校和美國邁阿密大學度過,本想當一名農業專傢,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聲打破了他的夢想,使他在敘利亞投身到抗擊法西斯的鬥爭中。19歲入伍,由於驍勇善戰,拉賓很快從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戰功赫赫的“拉賓將軍”。1948年5 月第一次中東戰爭時期,他是著名的哈雷爾旅旅長,1964年晉升為三軍參謀長。1967年第三次中車戰爭爆發時,他是以軍的主要組織者和指揮者,6天之內攻占了6.5萬平方公裏的阿拉伯土地,成為以色列的一代英雄。
長達27年的軍旅生涯,使拉賓養成了直率、果斷、務實的性格。他於1974年和1992年兩次出任工黨領袖和內閣總理。也許是因為身經百戰而更能體會到和平的珍貴,他自1968年退役後即為阿以和解奔忙,他不同意對阿拉伯人采取“寸土不讓”的政策,而是主張“以土地換和平”。1993年9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拉賓“博瓦尼和平奬”。 1994年,拉賓獲諾貝爾和平奬,他為推動中東和平進程所作的努力受到普遍歡迎。
兇手開槍後,現場一片混亂。拉賓的保安人員也因慌神而開了幾槍,一名貼身保鏢被打傷。蓄着黑色短發的兇手被當場抓獲,保安人員將他推入一輛轎車,並組成人墻將那輛轎車團團圍住,以防兇手被人滅口。警方初步查明,兇犯名叫伊賈爾 -阿米爾,今年27歲,曾參與在約旦河西岸“違法擴建定居點”的運動,現在一所大學的法律係就讀。阿米爾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他說他的行動“完全出於自願”,是遵照“上帝的意旨”幹的,因而對所犯罪行“不感到後悔和遺憾”。此前,他曾兩次試圖行刺拉賓,但因保安措施嚴密無從下手。拉賓遇刺後,有人嚮以色列電臺打去匿名電話,聲稱一個名叫“猶太復仇組織”的團體對這一事件負責,並詛咒拉賓同巴勒斯坦人和解“背叛了猶太聖經,出賣了以色列人民”。
自從拉賓與阿拉法特實現歷史性的握手起,巴以雙方的極端分子就已多次嚮拉賓發出死亡恐嚇,但軍人出身的拉賓毫不畏懼,他強調和平努力的成功,將挫敗這些極端分子的陰謀。拉賓遇刺身亡的噩耗強烈地震驚了整個以色列,也震驚了世界。拉賓是在以色列正迎接四年一次的大選、國內面臨激烈的黨派鬥爭的嚴峻時刻遇害的,是在巴以和平剛剛擴大到約旦河西岸的關鍵時刻去世的。他的死,無疑使絶大多數以色列人感到十分突然和悲傷。當晚,當拉賓遇害的消息公佈後,守候在伊奇洛夫醫院門外的數百名特拉維夫普通市民,禁不住失聲痛哭,許多人自發地在街頭點燃一支支蠟燭,以悼慰拉賓的亡魂。在當晚舉行的以內閣緊急會議上,同拉賓朝夕與共的閣僚們有的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他們用黑紗罩住拉賓主持會議時常坐的椅子,以寄托無盡的哀思。一些反對派人士也認為,拉賓的遇害是以色列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阿米爾連開數槍後,被警察抓捕。戴上手銬後他幸福地笑了,他自認完成了“捍衛猶太人的使命”
巴勒斯坦國總統阿拉法特、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外交部長佩雷斯同獲1994年諾貝爾和平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