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巴總統發佈公告 解散貝·布托政府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96年   十一月5日

地點: 中國

巴总统发布公告 解散贝·布托政府
事件經過:

  貝·布托在記者招待會上
  1996年11月5日凌晨,巴基斯坦總統萊加裏發佈公告,解散貝·布托政府和國民議會,宣佈明年2月3日舉行大選,並任命前國民議會議長馬利剋·邁拉傑·哈立德為看守內閣總理。隨後發佈的總統令指責貝·布托政府應對卡拉奇大規模流血事件負責;藉穆·布托遇刺事件誹謗總統和軍隊;藐視司法部門;政府內腐敗盛行、搞裙帶關係,危及國傢安全和踐踏基本人權。這是巴基斯坦自1985年實施“民主政體”以來,第四次解散內閣和國民議會。
  據悉,貝·布托現被軟禁在總理府,其丈夫、投資部長阿西夫·紮爾達裏,在拉合爾市的旁遮普省督府被以貪污和涉嫌捲入殺害穆·布托之罪逮捕。還有一些貝·布托內閣及地方政府的高官被扣押。同時被解職的還包括巴基斯坦四個省的省督,其職務由各省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兼任。
  貝·布托是巴已故總理布托的長女,巴人民黨現任主席。1988年當選巴總理,1990年被伊沙剋·汗總統解職下臺。1993年10月在大選中獲勝,再度出任巴總理。目前距執政期滿還有兩年時間。分析人士認為,腐敗問題和經濟睏難是造成貝·布托下臺的最主要原因。反對派強烈指責現政府上上下下的種種腐敗行徑,其中包括擔任投資部長的貝·布托的丈夫阿西夫·紮爾達裏,抨擊他利用職權和貝·布托的影響嚮人索賄。腐敗不僅使貝·布托失去一般民衆的支持,在執政的人民黨內,反對貝·布托的人也越來越多。而經濟上的不景氣和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則加劇了社會不滿情緒。當地報紙曾就1980年至今巴歷屆政府執政期的經濟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進行比較,指出本屆貝·布托政府執政期的經濟增長率最低,僅為4.1%。而通貨膨脹率卻最高,達百分之14.3%。巴法定貨幣盧比在不到1年時間裏兩次貶值,加重了中下層普通民衆的生活負擔。經濟方面的睏境不僅引起國內各界不滿,還使巴嚮外舉藉時步履維艱。巴政府在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舉行的藉貸談判中處境被動。當然,總理與總統關係不協調也是這次政局變動的原因之一。貝·布托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常繞開萊加裏行事,萊加裏本人對貝·布托為政日益不滿。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