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國滅火隊赴科滅火勝利凱旋
| 事件經過:
1991年11月17日,中國滅火隊在科威特撲滅10口油井大火之後凱旋,一下飛機就驅車直駛中南海,受到了國務院總理李鵬的親切接見
海灣戰爭後,科威特全國950口油井中有727口着火燃燒,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環境污染。1991年3月21日,國傢主席楊尚昆和國務院總理李鵬在分別會見科威特國務大臣阿卜杜·拉赫曼·阿瓦迪時表示中國將努力幫助科威特人民重建傢園。次日,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7人組成的專傢組便搭乘阿卜杜·拉赫曼·阿瓦迪的專機赴科。
7月14日,李鵬總理訪問科威特期間,中科兩國正式簽署了油井滅火工程合同。根據中科兩國合同,中國立即嚮科威特派出滅火隊。滅火隊由有豐富滅火經驗的四川石油局精選出的62人組成,由孫振純擔任總指揮。
李鵬總理親自批準中國滅火隊員佩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臂章,成為第一批出國佩帶國旗臂章的勞務技術人員。
8月23日,中國滅火隊踏上了燃燒中的科威特國土。中國滅火隊的作業區位於被伊拉剋破壞最嚴重的油田——布爾甘油田內,布爾甘油田位於科威特城南40公裏處,戰前它的年産油量為7600萬噸,占科威特總産油量的91%,是科威特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油田。
孫振純說,那時油田荒漠大地上到處是火,太陽、藍天被濃濃的油煙層層遮擋,即便是中午時分也像午夜一樣黑暗;燃燒的油井發出震耳欲聾的噪聲,像一架架噴氣飛機起飛時的響聲,還有灼人的輻射熱燒灼着隊員們的皮膚。許多隊員流了鼻血。空氣中的多種有害物質使得呼吸也變得睏難。
就是在這樣復雜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中國滅火隊在9月8日僅用1小時零7分鐘就撲滅了第一口日噴油量達到1萬噸的油井大火。首戰告捷鼓舞了隊員們的鬥志。在此後短短的兩個月裏,中國滅火隊在科威特撲滅了10口萬噸油井大火,以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石油工人頑強的工作精神和過硬的技術水平。
李鵬對中國滅火隊圓滿完成赴科滅火任務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在氣溫高、污染嚴重、競爭激烈、生活條件差的環境下,你們在科勝利完成了撲滅10口難度大、噴油多的油井大火的任務,為中國石油工人爭了光,為祖國爭了光。我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嚮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他說,中國滅火隊在戰後的科威特,一靠機智勇敢,二靠科學技術,戰勝了熊熊烈火,顯示了中國石油工業的技術水平,希望你們回來後認真總結經驗,把滅火技術提高一步,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李鵬說,石油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能源工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國石油戰綫上的職工為發展我國石油工業作出了貢獻,在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石油工業貫徹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方針,在保持我國東部石油生産的穩産高産的同時,國傢將開發西北石油資源,尤其是新疆的塔裏木油田,以及陝西的天然氣資源。繁重的任務擺在石油工人面前,希望我國石油工人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勝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