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84年   十月31日

地點: 中國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
事件經過:

  甘地一傢人(右)在傳統的火葬柴堆前嚮死者遺體告別
   1984年10月31日,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網易歷史http://history.163.com/
   印度政府武裝鎮壓錫剋教極端分子是英·甘地被殺害的直接原因。網易歷史http://history.163.com/
   錫剋人要求享有更大權利的鬥爭由來已久,他們提出的有一些要求已經得到了部分的滿足,如1966年建立了旁遮普語言邦,使錫剋人在該邦占多數地位。但是,還有一些要求沒有得到滿足。這些不滿情緒,同錫剋教阿卡利黨與在中央執政的國大黨之間爭奪政治權力的鬥爭以及錫剋教內部各派之間的鬥爭交織在一起,使錫剋人同中央政權之間和錫剋教內部各派之間的緊張關係日益加劇。最為嚴重的是錫剋教極端派、原教旨主義者賓德蘭瓦勒的影響的增長。他們的鬥爭更多地是從宗教的角度出發的。為了防止錫剋教被溶化,他們越來越廣泛地采取暴力恐怖手段,他們不時襲擊各種對手,包括溫和派錫剋人、印度教徒、軍警官員等等,甚至要求分離以建立單獨的錫剋國傢“哈利斯坦”。這樣的暴力事件,據印度政府的統計,從1982年8月4日到1984年6月3日就發生了1200起之多,有410人被打死,1180人被打傷,到1984年,他們更進一步以旁遮普邦阿姆利則市最大的錫剋教廟宇----金廟作為武器彈藥庫和戰鬥堡壘同政府的軍警對抗。這些情況的發展,使得通過和平談判政治解决旁遮普邦錫剋人要求的問題更加睏難了。另一方面,隨着印度第8屆大選日期的逼近,占全國人口83 %的印度教徒要求中央政府保護居住在旁遮普邦的印度教徒的安全。英迪拉派國大黨多年來一直在宣傳自己是全國“唯一有能力維護國傢統一和唯一有效率的政府”,現在面臨着嚴峻的考驗,能否經受住這一考驗,關係到它在今後5年的統治地位。
   錫剋原教旨主義勢力的興起和國大黨瀕臨大選而其政治命運遭到嚴重挑戰,這就是促使英-甘地貿然於1984年6月3日命令陸軍對占據金廟的錫剋教極端派武裝進行鎮壓。經5、6兩日的激戰,印度陸軍攻入金廟。殺死了錫剋原教旨主義者和極端分子的首須賓德蘭瓦勒,同時逮捕了錫剋教溫和派阿卡利黨領袖隆瓦爾。據印度政府公佈的材料,在這次軍事行動中共有646人被打死,其中包括92名軍警,408人受傷,4712人被拘捕。這些傷亡和被捕者絶大部分都是錫剋人。政府攻打金廟的這一軍事行動,被錫剋入視為對錫剋聖地的嚴重褻瀆和對錫剋人的屠殺而懷恨在心。此後,錫剋極端分子就揚言要“討還血債”,殺死英-甘地報仇雪恨。在攻打金廟事件後,當錫剋極端分子發出報復恐嚇時,總理府的安全保衛部門也曾把所有錫剋人員調離總理府,但被英-甘地本人發現後召回。英-甘地這樣做,也許由於她過分自信,也許是一種政治决定,希望為自己身後留下她甘願為維護印錫團结而作出個人的最高犧牲的形象,正如聖雄甘地30餘年前為維護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團结而作出個人犧牲那樣。
   英-甘地遇刺引發的印度教徒嚮錫剋教徒進行報復的騷亂,加深了教派矛盾。
  英-甘地遇刺身亡噩耗傳出的當天,印度教徒縱火、洗劫和兇殺錫剋教徒的報復騷亂頓時席捲全印度,迫使政府在30多個城鎮實行宵禁,並嚮騷亂最嚴重的德裏、加爾各答以及北方邦和中央邦的一些城鎮派出了軍隊協助當地治安部隊維持秩序,還下了對肇事者可以“格殺毋論”的命令。短短四五天的教派騷亂中,喪命者達1100餘人,其中大多數是錫剋人,首都的情況最為嚴重。據警方說,新德裏陷入了印、巴分治以來最混亂的局面,6 00餘人喪命,2.5萬錫剋人逃到難民營裏尋求軍警保護生命安全,汽車被焚千餘輛,經濟損失達1.5億盧比(約合1250萬美元),還未計算縱火等造成的人為損失。在政治上,這次印度教徒的報復行動給印、錫之間又留下了新的傷痕。錫剋族著名學者、無黨派的國會議員庫什萬特-辛格在回答美聯社記者的采訪時,情緒激動地說:“本星期發生的事,是對錫剋人的種族屠殺。我們就像是生活在納粹德國裏的猶太人一樣”;“出現了這些事情之後,一個錫剋人還能說‘我是印度人’嗎?”
   印度新總理拉吉夫·甘地--在此前一直是一名商用飛機的駕駛員--正準備點燃他母親英迪拉-甘地夫人的火葬堆 網易歷史http://history.163.com/
  大約占印度人口1.8%的錫剋教教徒抗議金廟大屠殺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