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烏幹達獨立日
| 事件經過:
烏幹達共和國,位於非洲東部,地跨赤道,內陸國傢。烏幹達北與蘇丹為鄰,東與肯尼亞接界,西南濱維多利亞湖,南與坦桑尼亞及盧旺達相鄰,和西與剛果交界。首都坎帕拉在維多利亞湖邊上。共和國,1962年從英國獲得獨立。
國土位於東非大裂𠔌東、西支之間,自西嚮中緩傾,南部低平,平均海拔1000-1200米。瑪格麗塔峰海拔5109米,為全國最高峰。河、湖衆多,水面積大,故烏幹達有“高原水鄉”之稱。維多利亞湖是世界第二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烏幹達領有其面積的43%。
農業為國傢的主要經濟支柱。農牧業人口占全國的90%。農作物有大蕉、木薯、小米、高梁、玉米等。咖啡産量居非洲前列。淡水漁獲量居非洲前列,盛産非洲鯽魚和尼羅河鱸魚。工業有農産品加工、紡織、製糖、化工、捲煙等部門。鐵路局長1300公裏,公路長28000公裏。
首都:坎帕拉(Kampala),人口773,463人(1991),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和全國最大城市;面積:241,139平方公裏;人口:18,592,000人(1994),有巴幹達(占總人口的28%)、巴索加、以及安科萊等40多個部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有77.1人;語言:官方語言是英語,也講烏幹達和Swahili語言;宗教:60%是基督教,32%信原始宗教萬物有靈教和5%信穆斯林;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3小時,比北京時間晚5小時;
國慶節:10月9日;與我國建交日:1962年10月18日;貨幣:烏幹達先令。
烏幹達人民是非洲最好客的的人民。該國是由衆多古老王國的統一,也有許多獨立的酋長部落。他們的風采活在廣大人民的心中。他們的傳統風俗、語言等是處處存在於現代烏幹達人民中。雖然他們接近講30種語言,英語卻是他們的官方語言。當然也廣泛講Swahili語等。
烏幹達的熱帶氣候被山上來的冷空氣所緩和,從四月到十一月有兩個雨季,豐富的雨水使植物生長茂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