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赫魯曉夫下臺
| 赫鲁晓夫下台
事件經過:
充滿爭議的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1894-1971)
1964年10月11日,蘇共中央主席團召開了討論撤換赫魯曉夫的會議。國傢安全委員會對赫采取了特殊的保安措施,從最初的預備會議開始起,到14日最後决議通過為止,對赫魯曉夫進行了隔離。當時,赫魯曉夫正在南方黑海邊皮聰大的中央別墅中度假,這也是他度過自己政治生涯的最後幾天。當時米高揚也在離赫魯曉夫不遠處的中央別墅休假,因此預備會議一開始也沒有參加,1957年6月全會時,反對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所謂“反黨集團”的事件中,輓救了赫魯曉大的重要人物柯茲洛夫(是當時為赫魯曉夫調兵遣將、派飛機從全國各地接中央委員會成員來莫斯科開會,與朱可夫、謝羅夫主持三人小組之一),這次也因心髒病較嚴重,未參加蘇共主席團會議。蘇共中央在主席團會議上作出决定,將來在中央全會上由蘇斯洛夫作主要發言人;並已內定選舉勃列日涅夫為第一書記。
10月11日,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和赫魯曉夫通了個電話,通知他主席團正在開會,說主要討論赫魯曉夫關於劃分農業機構的計劃草案。赫魯曉夫起初拒絶在如此倉促的情況下返回莫斯科參加會議,當時正在黑海邊度假的米高揚也接到了電話,被告知返回莫斯科參加會議,米高揚立刻動身前往。隔了一段時間,勃列日涅夫再度用電話通知赫魯曉夫,如他拒絶前來莫斯科,主席團將在他缺席的情況下開會。討論議事日程,這樣赫魯曉夫纔同意去莫斯科。飛機到莫斯科機場後,未讓赫回傢。
這次撤換赫魯曉夫的事件,蘇共中央主席團是事前作了周密考慮的。原準備保留赫魯曉夫的中央委員職務,但是後來赫魯曉夫在主席團會議上態度粗暴,且帶有污辱性的發言舉動,因而蘇共主席團最終决定不保留他的中委職位。
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一直進行到10月13日深夜。就在10月6日夜間會議休息時,米高揚說服了赫魯曉夫,要他自願遞交退休聲明,即後來在報上發表的辭職申請書,稱赫魯曉夫因年齡和健康原因,已根據本人要求被解除職務,由於赫魯曉夫最終與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能采取合作的態度,纔决定於10月14日召開的中央全會上,不對赫魯曉夫本人展開廣泛的討論或尖銳的公開譴責。
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10月14日上午繼續開會,下午就轉入舉行經過充分準備的中央全會。中央全會由勃列日涅夫宣佈開會,米高揚主持會議,蘇斯洛夫作了關於撤銷赫魯曉夫的職務及其原因的報告。蘇斯洛夫的報告,着重批評了赫魯曉大國內政策的錯誤,主要是有關農業政策、經濟政策的錯誤,在有關組織問題方面,指責赫魯曉夫搞個人迷信,任用親朋當顧問,以聽取親朋顧問的意見來代替徵詢主席團的意見。在外交政策方面,指責他任用《消息報》總編輯、赫的女婿阿朱別依,讓阿以類似非正式外交部長身份行使職權,許多外交政策的製訂都未徵求外長葛羅米柯的意見。隨後未經中央全會開展討論,一致通過了撤銷赫魯曉夫的第一書記和部長會議主席職務,以及職消他的中央委員資格的提案。
1960年聯合國大會上,赫魯曉夫(坐在他旁邊的是蘇聯外長安德烈-葛羅米柯)發表了著名的“讓帝國主義見鬼去吧!”的演講,由於他有悖常理的行為和無遮攔的攻擊而在西方聲名狼藉。他甚至在聯大上將皮鞋當衆脫下猛擊講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