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非洲面臨前所未有的旱災 埃塞俄比亞最重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84年   十月18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1984年10月18日,非洲正經歷着本世紀以來最大的一次幹旱和饑荒。從非洲北部至南部有34個國傢遭受大旱,24國發生了饑荒,1.5億至1.85億人受到饑餓的威脅。遭受災害嚴重的地區河流幹涸,田地龜裂,黃沙彌漫,牲畜倒斃,至少1000萬人背井離鄉,東奔西走尋覓食物。日內瓦紅十字協會說,1983年非洲有1600萬人死於饑餓或與營養不良有關的疾病,1984年的死亡數字肯定更高。聯合國稱這次大旱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類災難”。
  這次大旱遠遠超過1973—1974年那次造成30萬人死亡的薩赫勒大旱。
  近3年來,西非地區的降雨量是三、四十年來最少的。昔日波濤洶涌的岡比亞河,上遊斷流;毛裏塔尼亞的雨量衹及常年的四分之一,牧場一片荒蕪;埃塞俄比亞北部地區連續多年無雨;南部非洲也發生了50年來從未有過的大旱。
  受災最嚴重的國傢是埃塞俄比亞。全國4200萬人中約有900萬人受到饑饉的威脅。據報,目前已餓死30多萬人。目擊者說,北部地區多年無雨,萬木凋零,存糧都已吃光。在沃洛省的一個救濟站,那裏食品衹夠分給3000人,而等待救濟的有10萬人。每天死亡人數達100人。在一頂滿是灰塵的帳篷中,形容枯槁的一個男子把面黃肌瘦的兒子放到搖籃裏,然後拿起一碗粥,輕輕地送到孩子的唇邊,這個骨瘦如柴的孩子衹是睜着眼看,他已經不會進食了。在去救濟站的沿途,人們耐心等待過往的車子發放食品。在巴提難民營,大約1.6萬人擠在一個相當於一個足球場的帳篷城裏。1983年12月,這個難民營每天死亡達120人,其中大多數是兒童。
  非洲難民的生活是悲慘的。他們成群結隊涌嚮一些政府設立的救濟站,但是那裏並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藥品。他們終日坐在污穢不堪的地上,等待分得一點食物。白天,陽光灼射,氣溫38攝氏度,難民沒有東西遮陽;夜晚,氣溫驟降,他們又沒有足夠的毯子禦寒。大旱使非洲原有的500萬難民隊伍迅速擴大,平均每天還有3000鄰國難民補充進難民隊伍。1984年10月30日,總部設在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宣佈,世界糧食計劃署將嚮6個非洲和拉美國傢的110多萬災民和難民提供相當於1580萬美元的緊急糧食援助。
  這6個國傢是肯尼亞、盧旺達、萊索托、約旦、墨西哥和埃塞俄比亞。前4個國傢的100多萬災民將得到1260萬美元的援助,後兩個國傢的10.3萬難民將得到320萬美元的援助。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