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去世
| 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去世
事件經過:
聶魯達
1973年9月23日,智利著名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去世。
智利著名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原名內弗塔利-裏卡爾多-雷耶斯-伐索阿爾托,1904年7月12日生於智利中部的帕拉爾城。
聶魯達從小酷愛讀書,學生時代就開始寫作。但是他的文學創作活動遭到父親的堅决反對。於是1920年10月,他决定此後衹用筆名發表作品,這個筆名就是巴勃羅-聶魯達。
一九二三年八月,他的第一部詩集《黃昏》正式出版。第二年他的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絶望之歌》問世,在這兩部以愛情和大自然的風光為主題的詩集裏,充滿了孤獨、悲傷的情調及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文學創作上的熱情和所取得的成就,促使他最終决定放棄在大學的學習,全力投身於文學創作事業。
在聶魯達生活和創作的道路上,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是一段極其艱苦的歲月。一方面由於放棄了大學的學習,父親十分生氣,中斷了每月寄給他的生活費,而他自己又沒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因此在經濟上非常拮据,甚至到了有時整天都吃不到東西的程度,衹好靠搞些翻譯、給出版社打雜和賣畫度日;另一方面這時的智利政局不穩,卡洛斯-伊巴涅斯上臺後,學生運動處於低潮,鎮壓工人的事件不斷發生,知識分子中情緒普遍消沉,整個社會動蕩不安,加上那時代的智利文人,稍有成就的一般都設法出國遊歷,於是聶魯達也决定自尋門路到國外去。他通過一位朋友的介紹,見到了當時的外交部長,謀得了智利駐仰光領事的職位。
一九二七年六月十四日,他離開聖地亞哥去緬甸赴任。從此,聶魯達進入了外交界。先後擔任過駐錫蘭、雅加達、新加坡、布宜諾斯艾利斯、巴塞羅那、馬德裏等地的領事,駐巴黎處理西班牙移民事務的領事、駐墨西哥總領事、駐法國大使等職務。
在東方的五年(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二年)是他在精神生活上痛苦和孤獨的時期,反映在創作上,這個階段他的主要作品《地球上的居所》就是一部情調低沉、詞句晦澀的詩集。雖然這是一部頗能表明他的寫作方法和藝術風格,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
一九三二年秋天,他回到智利。一年後被派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擔任領事職務。不久,他被任命為駐西班牙巴塞羅那領事。一九三五年二月三日,他作為領事移居馬德裏。
在西班牙的經歷是聶魯達生活和創作上極其重要的階段。那時他己是一個相當有名氣的詩人,所以,一到任就很快地結識了許多西班牙文化界的人士。起先,他們經常一塊飲酒談天,過着悠閑的日子。他們還創辦了一個由聶魯達負責的雜志--《緑馬詩刊》。然而不久,西班牙內戰的炮聲響了,法西斯分子嚮新生的共和國發動了瘋狂的進攻,戰爭的氣浪強烈地衝擊着這位智利外交官--詩人。雖然,最初階段由於他的外交職務使他不能介入這場鬥爭,但是,西班牙的著名詩人、聶魯達的好友加西亞-洛爾伽的被槍殺,馬德裏的被轟炸以及他親眼看到西班牙首都街頭無數兒童所流的鮮血,終於促使他不顧一切,堅定地站到了西班牙人民一邊。因此,他被免去了領事職務。但這場西班牙人民反對佛朗哥的戰爭,對聶魯達的思想和寫作影響是極其深刻的。他不僅寫出了著名長詩《西班牙在我心中》,還走上了與人民群衆相結合的嶄新道路。他積極參加了營救被法國達拉第政府投入集中營的西班牙人的工作。
從一九四0年鼕任墨西哥總領事到一九四三年鼕返回智利期間,聶魯達先後寫出了《獻給玻利瓦利的一支歌》、《獻給斯大林格勒的情歌》、《獻給紅軍的一支歌、慶賀到達德國邊境》等出色的詩篇。
一九四五年是聶魯達政治生涯中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他被選為國會議員,並獲得了智利的國傢文學奬金,同年七月八日他加入了智利共産黨。接着他利用負責總統競選宣傳工作的機會,廣泛地接觸各階層群衆,他去過邊遠的城市、鄉村和礦區,瞭解人民的疾苦。但一年以後,智利政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魏地拉總統倒嚮了反動陣營。一九四八年二月五日,政府對聶魯達發出了通緝令,他被迫轉入地下,然而並沒有因此停止創作活動。在人民群衆的保護下,儘管經常轉移住處,生活極不安定,他卻在這種動蕩的日子裏完成了他的最重要的詩集《漫歌集》--一譯《詩歌總集》或《大衆之歌》)。這是一部拉丁美洲的史詩。詩中頌揚了拉丁美洲歷史上各個時期的英雄人物及
水手、鞋匠、漁民、礦工、農民等勞苦人民,揭露了罪惡昭彰的剝削者、掠奪者、壓迫者和獨裁者,深情地贊美了自己的祖國--智利。詩集中包括了曾單獨發表過的長侍《馬楚-比楚高峰》、《醒來吧,劈柴工》(--譯《伐木者醒來吧》)和《逃亡者》等。這部龐大的詩集是聶魯達詩歌創作的頂峰。
此後,聶魯達被迫流亡國外。他奔走於世界各地,投身於保衛和平運動,除非洲大陸外,世界上大部分國傢他都去過。一九五0年他獲得了國際和平奬金。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二年,他曾來我國訪問。一九五三年八月十二日,在智利新政府撤銷了通緝令之後,聶魯達回到了聖地亞哥,受到了首都人民的盛大歡迎。他的作品又得以在智利公開出版。
一九五三年後,他曾多次出國訪問,應邀參加各種國際會議,同時寫出了《元素之歌》、《新元素之歌》、《葡萄和風》等世詩集。
一九五七年,聶魯達當選為智利作傢協會主席,這一年他再度訪華。陸續發表的作品有《黑島札記》(一九六四年)和詩集《在匈牙利進餐》(一九六五年)、《鳥的藝術》、《沙漠之傢》(一九六六年)等。一九六八年,他整理出版了《聶魯達全集》。
一九七0年,聶魯達被智利共産黨推薦為總統候選人參加競選。接着共産黨和一些黨派組成了人民陣綫,為了讓阿連德成為人民陣綫唯一的候選人,聶魯達退出競選。由於人民陣綫在選舉中獲勝,阿連德當選為智利總統。聶魯達出任駐法國大使。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瑞典文學院宣佈授予聶魯達諾貝爾文學奬金,“因為他的詩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蘇了一個大陸的命運和夢想。”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聶魯達因病辭去大使職務返回智利,受到熱烈歡迎。
一九七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在阿連德政府被推翻後的第十二天,聶魯達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九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