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斯裏蘭卡總理班達拉奈剋遇刺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59年   九月25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班達拉奈剋出生於錫蘭(現斯裏蘭卡)一個顯赫的家庭,這使他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班達拉奈剋從科倫坡的聖·托馬斯學院畢業後,進入英國牛津大學繼續深造,攻讀法律。在牛津大學,他由於富有辯纔而獲得“劍”的稱號。1923年,班達拉奈剋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取得倫敦內殿法學會高級律師資格。回國後,他先當了兩年律師,然後棄法從政。班達拉奈剋自從步入政壇,就積極從事民族解放運動。
  當時的錫蘭,是英屬自治領地,政府奉行“崇拜西方”的政策。1951年,班達拉奈剋在僧伽羅語、佛教、民族文化和本國醫藥等問題上與統一國民黨其他領導人發生分歧,於是憤然退出執政的統一國民黨,並且辭去政府部長和黨團領袖職務。他另外創建了錫蘭自由黨,堅决主張拆除英國在錫蘭建立的海、空軍基地,主張將外國的銀行企業收歸國有,使錫蘭真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傢。1952年,班達拉奈剋當選為衆議院反對黨領袖。在1956年4月的大選中,以自由黨為首的人民聯合陣綫戰勝了統一國民黨,自由黨主席班達拉奈剋出任總理兼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
  班達拉奈剋執政後,提出了8點政治主張,其中包括擺脫英聯邦,建立獨立的共和國;把决定國計民生的主要企業收歸國有;發展工業,免除對外國的依賴;徵集土地,滿足農民的要求;取締外國人對商業、貿易的壟斷等等。他的主張極大地振奮了民族情緒,深受錫蘭人民的擁護。但這些措施的實施,損害了英、美以及統一國民黨內部代表大地主、大資産階級的那些人的利益。他們把仇恨付諸於行動。1959年9月25日上午,班達拉奈剋和往常一樣,在總理官邸接見拜訪者。來訪者中有兩個身披袈裟的僧侶。當班達拉奈剋出來嚮他們施禮時,一個和尚突然從袈裟下掏出手槍,嚮班達拉奈剋連發6槍。兇手被當場抓獲。身受重傷的班達拉奈剋被送往醫院,經檢查有4顆子彈穿過他的肝髒和脾髒。第二天上午,由於傷勢過重,搶救無效,班達拉奈剋與世長辭。
  這次的謀殺事件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的政變活動。它涉及到的不僅有佛教界的頭面人物、政府中的內閣成員,而且有美、英情報機關的特務。他們不但策劃了暗殺班達拉奈剋總理的計劃,而且還擬定了新的內閣成員名單。由於陰謀分子身居要職,偵破工作受到百般阻撓。錫蘭人民懷着對班達拉奈剋總理的真摯感情,一致要求嚴懲兇手及其支持者。在班達拉奈剋遇難一周年之際,兇手們終於受到嚴厲審判,得到其應有的下場。自由黨在1960年7月的大選中獲勝,班達拉奈剋的夫人西麗瑪沃·班達拉奈剋繼承丈夫的遺志,承擔起錫蘭共和國總理的重任。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