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莫斯科發生流血事件 葉利欽解除議會警衛武裝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93年   九月23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1993年9月23日晚,莫斯科發生流血事件,俄羅斯總統葉利欽9月24日下令內務部接管議會警衛局,收繳某些人手中非法持有的武器。
  據報道,有一批武裝人員攻擊了位於莫斯科的獨聯體聯合武裝力量參謀部,1名警官和1名平民被打死。據國防部長格拉喬夫說,有3名進攻者被抓獲。他指責流血事件是魯茨科伊任命的國防部長阿恰洛夫策劃的,並說如再發生類似事件,軍隊將還擊。但哈斯布拉托夫拒絶這一指責。事件發生後,葉利欽總統下令內務部接管議會警衛局,由內務部負責議會建築物的警衛,議會警衛局工作人員交出配發的武器;凡阻止收繳武器和拒絶交出佩槍者將由總檢察院追究責任。據此間報道,議會曾嚮保衛白宮的部分群衆分發過武器。
  這次突發事件以前,即9月21日晚(北京時間22日凌晨2時),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俄羅斯電視臺突然宣佈:終止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和現屆的最高蘇维埃12月11-12日舉行新的立法機構——聯邦會議選舉。這是葉利欽解决俄“雙重權力”危機的重大舉措。
  莫斯科電視臺中斷今晚正常節目,插入葉利欽總統廣播演講實況。
  葉利欽在告人民書中說:最近幾個月來,俄羅斯經歷了深刻的國傢憲法危機。4月公决之後總統作出了許多努力,想製止事態的危險發展,尋求和解與合作,但都遭到議會方面的拒絶;幾個月來,議會不僅不取消同公决結果相矛盾的决定,而且準備和通過了“10多個新的反人民的决定,蓄意惡化國傢的形勢”。
  葉利欽還說:要重新建立一個全俄最高權力機構。“任何反對選舉議會的行動都是非法的,任何從事這種非法活動的人都將被送上法庭。”
  連日來,俄議會領導層頻繁舉行緊急會議,討論異常形勢。
  據報道,內務部隊捷爾任斯基師及其它一些部隊於18日夜開進莫斯科。21日下午,議會領導人又舉行緊急會議,討論有關21日晚可能發生的非常事件。總參謀長和總檢察長也出席了會議。
  繼9月21日晚,葉利欽突然宣佈中止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和現屆最高蘇维埃權力後,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维埃當晚舉行緊急會議,最高蘇维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主持了會議。他發表講話指出,葉利欽發佈解散議會的命令違反了俄羅斯現行憲法,是“政變行為”。宣佈停止葉利欽的俄羅斯聯邦總統職務。緊急會議還提議,由副總統魯茨科伊代理總統職務。9月22日凌晨,魯茨科伊宣誓就任俄羅斯代總統。他隨即簽署命令,任命巴蘭尼科夫、杜納耶夫和阿恰洛夫為俄安全、內務和國防部長。同時宣佈葉利欽21日的命令無效並要求內務部、安全部和國防部領導人維護社會治安。
  9月22日,俄羅斯聯邦政府支持葉利欽解散議會的决定。政府總理切爾諾梅爾金說,政府支持總統的决定,因為它有利於改革、有利於經濟、有利於結束不穩定狀況。他在和烏拉爾和伏爾加河沿岸地區的地方領導人舉行電話會議後說:“沒有人反對總統命令,聯邦主體要求國傢穩定。”
  同時,各方代表宣佈了自己的立場——
  俄國防部新聞局長宣佈,“俄武裝力量衹遵循俄憲法和國傢法律,嚴守政治中立”。
  安全部高級代表嚮新聞界宣佈:安全部將按照國傢利益、全體俄羅斯人的利益行動,不為某些政治集團服務,但將采取補充措施維持秩序。
  俄羅斯憲法法院通過决議,認定葉利欽的命令和告全國公民書“違反憲法”。這一决議是在佐爾金院長主持召開的會議上通過的,與會的14名法官中有10人投了贊成票。
  俄羅斯總檢察長斯捷潘科夫表示支持議會關於停止總統權力和由魯茨科伊任代總統的决定。
  部分聯邦主體譴責葉利欽的行動。
  俄羅斯國防部長格拉喬夫宣佈“國防部領導不服從已解散了的最高蘇维埃會議”。
  俄總統葉利欽22日簽署命令,恢復舒梅科第一副總理職務。葉利欽曾於9月1日發佈命令,以魯茨科伊和舒梅科“相互指責對方貪污受賄而給國傢政權造成損害”為由,宣佈暫停他們所擔任的職務。同時發佈命令,宣佈魯茨科伊以俄羅斯聯邦總統名義下達的命令“非法”,要求人們“不予執行”。
  事件發生後的9月24日,為避免總統與議會間的對抗導致流血,各方努力尋找和解辦法,俄羅斯憲法法院院長佐爾金提出和解方案。
  議會所在地白宮已被特警部隊嚴密包圍,衹準出、不準進,包圍圈內有保衛白宮的人群。葉利欽方面宣佈,不打算衝擊白宮;但魯茨科伊任命的國防部長阿恰洛夫認為,衝擊白宮的事隨時都可能發生,不過保衛白宮的力量是足夠的,已組建了1000多人的白宮警衛團。退役上將馬卡紹夫說,據他所知,還有一些軍校的學員也準備保衛白宮。
  9月25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簽署命令,宣佈將嚴厲處置與總統令相對抗的人。同時還簽署一項命令,將最高蘇维埃的公職人員和服務人員分別安排到聯邦會議、總統辦公廳、政府等機構中,議會中來自軍隊的人員被分別安置到國防部、安全部和內務部。
  9月27日18時,俄羅斯電視新聞播發了葉利欽的簡短講話。他拒絶同時選舉總統和議會的意見,強調國傢不能處於權力真空狀態。他重申他的决定,即12月12日舉行新的兩院製議會選舉,半年後即明年6月12日再舉行總統選舉。
  9月27日,葉利欽簽署名為分階段實行憲法改革期間聯邦執行權力機構職能法。規定凡屬聯邦政府管轄、政府和議會共同委任以及聯邦主體的行政機構都納入聯邦政府係統,由政府管理;在新議會工作前,地方行政首腦沒有總統令不得解除、不得改選或罷免行政首腦。
  9月28日,俄聯邦憲法法院要求立即停止執行葉利欽總統9月21日的命令及總理隨後作出的决定;立即停止執行俄第10次非常人代會、最高蘇维埃9月21日20時以後通過的有關法令,其中包括魯茨科伊為代總統及政府部長等任命。
  9月28日,俄羅斯議會大廈“白宮”周圍氣氛十分緊張。那裏布滿了鐵絲網、大卡車和油罐車,共有5層封鎖圈,還有馬隊來回巡邏。警察人數比前幾天也有所增加,此外還有穿迷彩服的全副武裝的軍人,白宮內沒有燈光。那裏已斷水、斷電、斷氣。
  白宮右邊的沿河大街今天已被警察封死。
  10月3日,莫斯科近萬名支持俄羅斯議會的示威者與包圍議會大廈“白宮”的特種部隊發生大規模流血衝突。特種部隊嚮示威人群施放催淚瓦斯並開槍,有人死亡,數十人受槍傷。示威者衝破警察和特種部隊設置的包圍圈,在“白宮”前舉行了集會。副總統魯茨科伊在“白宮”陽臺上呼籲軍隊倒戈,要求人們攻占莫斯科市政府和俄國傢電視臺。
  葉利欽總統於當晚發佈總統令,宣佈莫斯科進入緊急狀態。
  10月4日,經過8小時戰鬥,白宮已遍體鱗傷,大部玻璃破損,中部最高五層被煙火熏黑,一些房間仍在燃燒。俄羅斯議會大廈白宮守衛者終於停止抵抗,交出武器投降。放下武器的人們走出白宮,在軍警的監視下,登上樓前的客車駛離該地。
  據安全部社會聯繫中心宣佈:哈斯布拉托夫、魯茨科伊、巴蘭尼科夫、杜達耶夫、阿恰耶夫和馬卡紹夫投降後,已被扣押在安全部隔離室。
  首都戒嚴司令部宣佈,從10月4日起實行宵禁,23時至次日晨5時居民未經特許不得上街或處於公共場所。此外,俄羅斯新聞部下令暫時禁止《真理報》等一大批反對派報紙出版,市府已派人查封了這些報社。
  10月4日,俄羅斯政府軍攻占了議會大廈“白宮”後,俄政府基本控製了首都莫斯科和全國的局勢。
  10月5日,莫斯科市內基本恢復了平靜。俄國傢電視臺恢復正常節目,居民生活如常,幾個曾被封閉的地鐵站重新投入運營。但裝甲車輛仍停留在街上,市中心巡邏的軍警很多,政府加強了對重要機關設施的警戒。
  10月8日,俄羅斯安全部宣佈,俄聯邦前最高蘇维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前副總統魯茨科伊等6人被正式逮捕。被捕的另外4人是魯茨科伊就任代總統後任命的國防部長阿恰洛夫、安全部長巴蘭尼科夫、內務部長杜納耶夫和退役上將馬卡紹夫。
  10月18日,莫斯科戒嚴司令庫利科夫宣佈,莫斯科市的緊急狀態從16時起結束。
  11月17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接受“奧斯坦基諾”電視臺記者采訪時說,10月4日夜是他親自下令國防部采取行動鎮壓了莫斯科武裝叛亂。
  葉利欽說,在10月3—4日最嚴重的時刻,國防部長格拉喬夫沒有主動地采取行動鎮壓叛亂。“顯然,巨大的責任以及在某種程度上對軍官能否執行其命令缺乏信心,阻止了格拉喬夫采取行動”。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總統的命令”。葉利欽說,當時他有些擔心,不知道國防部能否履行諾言,能否服從最高統帥的命令。
  他還嚮記者表示,他不同意“莫斯科在3—4日期間一度失去防衛、陷入混亂”的說法。他說,有些設施劃歸軍隊保護,因此內務部隊撤走;但是軍人行動“有些遲緩”,不得不重作决定讓內務部的特警隊返回“奧斯坦基諾”電視臺和莫斯科市政府等機構。
  葉利欽在談話中還披露,9月21日關於解散人代會和議會的命令是7月末“由他從頭到尾親自起草並存在他保險櫃裏等待時機的一份文件”。“當實行這一命令的時機來到時”,他纔嚮內務、安全、國防部長和切爾諾梅爾金總理介紹了這個文件,和他們一道“討論了細節”。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