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巴以簽署和平協議
| 巴以签署和平协议
事件經過:
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與以色列總理拉賓在協議簽字後握手
1993年9月9日,巴勒斯坦國總統、巴解組織執委會主席阿拉法特與以色列政府總理拉賓交換了親筆簽字的信函,正式宣佈相互承認。
9月13日,舉世矚目的巴以和平協議簽字儀式在美國白宮南草坪隆重舉行。以色列外長佩雷斯和巴解組織執委會成員阿巴斯代表以色列和巴解組織在原則宣言上簽字,中東和談兩主席美國國務卿剋裏斯托弗和俄羅斯外長科濟列夫作為證人也在宣言上簽字,美國總統剋林頓出席了簽字儀式。簽字後,阿拉法特與拉賓握手,這是兩位過去幾十年相互視為仇敵的領導人首次握手,標志着中東和平進程獲得歷史性突破。
巴勒斯坦問題是阿以問題的核心。1948年,根據聯合國1947年通過的181號分治决議,在巴勒斯坦的70萬猶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國,阿拉伯人強烈反對分治决議和猶太復國主義。
1949年,聯大又通過對耶路撒冷實行國際托管的决議。從此,歷史上兩個飽受壓迫的民族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激烈衝突,雙方先後進行過5次大規模戰爭,積怨甚深。以色列在戰爭中占領了約6.5萬平方公裏的阿拉伯領土,大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被逐出傢園。
隨着國際形勢的改變,對立雙方的立場發生變化。在中東和談進程中,以色列外長佩雷斯和巴解官員在挪威進行了秘密談判,終於就巴以和平協議(亦稱加沙-傑裏科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協議要點為:以色列軍隊將從1993年12月13日至1994年4月13日撤出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傑裏科鎮;巴勒斯坦將在今後9個月內選舉産生自治委員會,對加沙和傑裏科實行自治管理,巴勒斯坦將建立自己的警察部隊;在加沙地帶和傑裏科鎮實行自治的5年過渡期內,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將就巴勒斯坦永久自治協議迸行談判,以解决耶路撤冷地位、邊境、遣返難民、以色列定居點和軍隊駐紮等問題。
巴以和平協議的簽署在全世界引起強烈反響,輿論界普遍認為,這是全面解决戰後歷史上最因難的中東和平問題的第一步,有助於促進敘以、約以、黎以和談取得新進展,為中東實現全面和平鋪平道路,因而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在白宮南草坪舉行的規模盛大的巴以和平協議簽字儀式
被占領土上的巴勒斯坦人遊行支持巴以和平協議
巴解組織代表阿巴斯在和平協議上簽字
以色列外長佩雷斯在和平協議上簽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