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智利總統阿連德在政變中以身殉國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73年   九月11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智利總統阿連德挎上衝鋒槍,衝出被包圍的總統府,準備與叛軍决一死戰
  1970年9月,在智利六年一屆的總統大選中,人民聯盟候選人、社會黨領導人薩爾瓦多-阿連德獲勝。同年11月3日,以阿連德為總統的人民聯盟政府(通稱阿連德政府)宣告成立。在當代拉丁美洲歷史上,阿連德政府的成立,是繼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後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它在世界各國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1970年9月大選結果,人民聯盟候選人阿連德獲得選票最多,占總票數的36.3%;右派組織國民黨候選人豪爾赫-亞歷山德裏獲得選票的35%;中派組織基督教民主黨候選人獲得選票的28%。阿連德所得選票未能超過半數。根據智利憲法規定,在這種情況下,總統必須在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即阿連德和亞歷山德裏之中推選。因此,總統人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議會議席中占第三位的基督教民主黨的態度。當時,基督教民主黨一方面看到人民中具有強烈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要求,不想倒嚮右派;另一方面又不相信阿連德能保留資産階級民主制度。於是,該黨嚮人民聯盟提出一個《憲法保護條例》,作為它支持阿連德當選總統的先决條件。其中的主要內容包括:新選總統的活動必須遵從憲法,實行多黨政治;新政府必須尊重軍隊和警察的原有體製及其等級制度,並不得建立同國傢軍隊和警察相平行的其他武裝力量。人民聯盟為了爭得基督教民主黨的主持,作出必要的妥協,宣佈接受《憲法保護條例》。10月24日,議會兩院舉行聯席會議,由於得到基督教民主黨的支持,阿連德被推選為總統。同年11月3日,阿連德為首的人民聯盟政府宣告成立。
  1973年8月,智利議會在右派勢力的操縱下,藉口阿連德總統拒絶宣佈經過修改的經濟所有製法案,通過指責阿連德政府“ 違反憲法和法律”的决議,公然宣佈阿連德政府為非法,要阿連德總統下臺。這實際上是智利右派勢力把發動政變提到日程上的一個信號。美國報刊當時就認為:“這一步驟是發動政變的公開號召”。
  1973年9月11日,智利武裝部隊三軍司令和警察首腦,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了政變。政變部隊首先占領了海港城市瓦爾帕米索,接着控製了首都聖地亞哥總統府前的廣場,宣佈成立了一個以陸軍總司令皮諾切剋將軍為首的軍政府委員會。軍政府委員會通過廣播要求阿連德總統立即辭職,並許諾提供飛機,送他與傢屬及合作者一起離開智利,阿連德總統對此表示堅决拒絶。政變部隊開始嚮總統府發起進攻,除使用坦剋外,還出動飛機對總統府進行轟炸和掃射。面對政變部隊的進攻,阿連德總統忠於職守,毫不退卻,决心誓死保衛智利人民的事業。他辭退了總統府內被認為不能依賴的軍隊官兵和警察,率領30餘名總統衛隊的戰士,堅持抵抗,一直戰鬥到英勇犧牲。執政不滿3年的阿連德政府被右派發動的軍事政變推翻。
  政變結束後,智利軍政府宣佈全國處於戒嚴狀態,禁止人民集會,解散議會,宣佈有進步傾嚮的政黨為非法,解散了全國工人聯合會。大肆逮捕忠於阿連德的政府成員和進步人士,連首都的國傢體育場也被用作臨時拘留所。軍政府還宣佈,在阿連德政府實行土改時徵收的土地和其他財産,以及在國有化過程中被徵收的工廠企業,應歸還原主。原有宣傳馬列主義的書籍被查禁、焚毀。全國頓時處於白色恐怖之中。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