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搖滾歌王普萊斯利去世
| 事件經過:
埃爾維斯-普萊斯利(1935-1977),美國搖滾歌手
埃爾維斯-普萊斯利,人稱“貓王”,被譽為當代“搖滾樂 之王”。1935年1月8日,他降生在密西西比州的一個清貧之傢。 童年時代的埃爾維斯少言寡語而個性極強。他天生喜愛音樂,5 歲即加入唱詩班,受到黑人靈歌的薫陶;10歲參加州裏的歌唱比 賽,以演唱黑人民歌《老牧羊人》獲二等奬。11歲生日那天,父 母送給他的生日禮物是一把吉他,這把吉他似乎預示了他的未來。
18歲高中畢業後,埃爾維斯成為孟菲斯一傢公司的的卡車司 機,無論車開到哪裏,吉他和歌聲總是伴隨着他。下班回到傢裏, 他仍不住在彈唱。1953年夏季的一天,為了灌製一張唱片給母親 作禮物,埃爾維斯推開了太陽唱片公司的門。在他羞澀地唱完幾 首歌之後,錄音師將唱片拿給老闆。精明的老闆聽到一種融合了 福音詩風格、鄉村歌麯和西部音樂特色的動人歌聲,興奮不已, 馬上安排埃爾維斯與另幾位樂手合作。在太陽公司的贊助下,埃 爾維斯於1954年1月灌製了第一張(唱片)專輯,麯名為《這沒什 麽》和《肯塔基藍色的月光》。歌麯在田納西播放後引起轟動, 各地電臺也競相播出。喝片銷售情況極佳,出乎人們預料。從這 張唱片開始,埃爾維斯邁出了他風靡世界流行歌壇的第一步。這 次成功之後,他辭去司機的工作,加入太陽公司作專職歌手。在 此後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他灌製了10張唱片,多次舉辦個人演唱 會。1955年3月,他首次在路易斯安那州地方電視臺演唱,受到 歡迎。
埃爾維斯真正成為巨星,是在湯姆-帕剋作了他的經紀人之 後。帕剋是個生財有道的買賣人,他親眼見到歌迷們在埃爾維斯 演唱會上的狂熱情景,他明白這狂熱意味着什麽。1955年8月, 他作了埃爾維斯的經紀人,同年11月,埃爾維斯轉而加盟RCA(美 國無綫電公司),次年1月灌製了專輯《傷心旅店》,大獲成功。 4月,這張唱片在美國著名雜志《公告牌》的熱門流行歌麯排行 榜上名列第一,並持續8周高居榜首。此後,他推出一首又一首 熱門歌麯,一度使《公告牌》雜志的流行歌麯排行榜上排滿了他 的大名。艾爾維斯的名字隨着他的歌聲傳遍美國城鄉,他成為一 位傢喻戶曉的人物。
1956-1958年是艾爾維斯迅速發展的兩年。他充分吸收美國 黑人民歌的優秀傳統,並以誇張刺激的動作與熱情奔放的舞蹈相 結合,使搖滾樂成為平民大衆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現在年過六 旬的美國人是搖滾樂的第一代聽衆,埃爾維斯則是第一個搖滾樂 的偶像,他在演唱風格、表演技巧和舞臺作風等諸方面都奠定了 現代搖滾樂的基礎。他在臺上演唱,觀衆在臺下歡呼。人們在樂 聲中找到共鳴,盡情地喊叫以發泄內心的抑鬱。流行音樂的一個 新時代開始了,先驅者埃爾維斯本人成為美國戰後大衆文化的一 個標志。同時他也成了唱片公司的搖錢樹。加盟RCA僅3個月時間, 他的作品就占這傢美國最大唱片公司銷售總額的大半。經紀人帕 剋千方百計地盡快發掘埃爾維斯的經濟價值,利用歌迷崇拜偶像 的心理,組織生産出售各種“埃爾維斯産品”:特色服裝、背包 、“獵狗”牌軟糖(“獵狗”是埃爾維斯一首名歌的題目)等等。
正當歌迷們為埃爾維斯歡呼的時候,批判他的人也不甘沉默。 搖滾樂中藴藏的那種打破舊秩序的反叛味道,頗使當局不快。許 多官方控製的新聞媒介批判搖滾樂,說它“根本不是音樂”,“ 是傷風敗俗”;一些極右的議員甚至指責搖滾樂是美國共産黨散 布的精神毒劑,攻擊的矛頭指嚮埃爾維斯,說他降低了美國人的 音樂欣賞水平,擾亂了電波,污染了熒屏等等。埃爾維斯在聖路 易斯電視臺露面後,反對者發誓要把他趕出熒光屏,但具有諷刺 意義的是,當他再次出現在屏幕上,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坐在電視 機前,想把這個“壞蛋”看個究竟。
1958年初,埃爾維斯應召入伍,不久便升為軍士長。他的上 司曾說:“他使當個好兵成了件流行的事......。”在德國服役 期間,他結識了未來的妻子--14歲的普麗希拉。在他兩年後復員 返鄉時,許多人前來迎接,不僅他的歌迷們熱情如初,而且由於 服役這一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在中老年觀衆中的形象,使 他在美國公衆中的影響進一步增強。退伍後,埃爾維斯重新回到 麥剋風前。他出版了大量專輯,並堅持每年在全美各地巡回演出 100場以上。1967年,他以《金色的贊美詩》專輯榮獲美國音樂 界最高奬--格萊美奬。同年,他與普麗希拉結婚。婚後他繼續投 身演藝活動,進入他藝術生涯的黃金時代。1973年1月14日,全 世界36個國傢約15億人通過衛星轉播觀看了他在檀香山舉行的演 唱會,成為演唱藝術史上劃時代的事件。
埃爾維斯不僅是位熱情奔放的歌手,在銀幕上,他還是一個 溫柔甜蜜的男性偶像。1956年,埃爾維斯來到好萊塢,拍攝了第 一部影片《溫柔的愛》。這是他多年的夢想,他演得很認真,但 演技並不高明。影片公映後受到熱烈歡迎,其中的主題歌成為一 首千古絶唱。到1972年艾爾維斯的最後一部影片上映,他一共拍 攝了34部電影。
近20年間,埃爾維斯穿梭於舞臺、錄音室、攝影棚之間,常 常持續到深夜的演出、錄音,使他無法像常人一樣生活。他越來 越依賴藥品以使自己處於興奮狀態,家庭生活也出現了陰影。1 973年,他與分居兩年的妻子離婚,他感到孤獨,漸漸失去了以 往的創作靈感。1975年後,他的健康每況愈下,而沉重的合同卻 使他無法脫身。他雖堅持在各地巡回演出,但每每感到力不從心。 1977年6月,他舉行了最後一場演唱會。同年8月16日,42歲的埃 爾維斯因心髒病突發與世長辭。
艾爾維斯雖已離開塵世,但全世界歌迷對他的懷念卻有增無 已。每逢他的生日和忌日,世界各地都有千百萬人舉行各種紀念 活動。他生前用畢生精力為大衆歌唱,在他去世後的歲月裏,他 的歌聲仍能給許多人以慰藉,這也許就是人們悼念他的原因。
兩歲時與父母合影
《溫柔的愛》是普萊斯利少數較為成功的影片之一。
該片1956年11月中在紐約上映,盛況空前
普萊斯利用畢生精力為大衆歌唱,成為美國青年崇拜的偶像
普萊斯利和他的經紀人湯姆-帕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