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加勒比國傢聯盟成立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94年   七月24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加勒比國傢聯盟成立於1994年7月24日,成員共37個,包括加勒比地區所有國傢和未獨立的島嶼,總面積達五百多萬平方公裏,人口超過2億,年國民生産總值達5000億美元,對外貿易額1800億美元。加勒比國傢聯盟的宗旨是:加強各成員之間的合作,維護它們在國際社會中的利益,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實現地區經濟一體化,最終建立一個廣大的自由貿易區。
  加勒比國傢聯盟成立一年多以後,於1995年8月17日、18日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召開第一屆聯盟首腦會議,就實現其宗旨應遵循的原則和今後將要采取的具體行動進行了討論,並簽署了《原則聲明》和《行動計劃》兩個文件,為今後成員國之間更好地開展合作,推進地區一體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加勒比國傢聯盟會議通過的《原則聲明》指出,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貿易自由化以及對資金和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嚮加勒比國傢提出挑戰,加勒比國傢之間進行合作是應付這種挑戰的最好方式。加勒比地區國傢全部為發展中國傢,其中許多是面積小、國力弱的小國和窮國。世界經濟區域化、集團化趨勢給它們,特別是那些小國和窮國造成巨大壓力。它們聯合起來,組成加勒比國傢聯盟,目的就在於加強合作,共求生存和發展。《原則聲明》中規定,推進地區一體化進程“必須尊重成員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它們的人民的自主權,尊重法製,尊重民主權利,尊重人權,和平解决爭端”。這一重要而且有針對性的規定,不但是指導加勒比聯盟成員國合作和走嚮一體化的根本原則,也是從側面說給鄰近的美國聽的。美國一嚮把拉美和加勒比當作自己的後院,動輒就對不聽它指揮的國傢實施封鎖甚至動用武力。加勒比聯盟成員之一的古巴衹因自主選擇了自己的發展道路,就受到美國長達三十多年的封鎖,凡與古巴有貿易關係的國傢也受到美國的製裁和恐嚇。加勒比國傢聯盟吸收古巴入盟實際上就是對美國霸權主義行徑的間接抗議和反對。加勒比聯盟在《聲明》中強調國傢主權原則的用意之一就是提醒美國在今後建立西半球自由貿易區的過程中,不要搞霸權主義,要尊重他國的意願。
  加勒比國傢聯盟把旅遊、貿易、交通確定為本地區最初加強合作、優先發展的項目,並製定了具體的《行動計劃》。這是加勒比各國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出的選擇。旅遊、貿易、交通是加勒比各國相輔相成的基本經濟部門,這3個部門的發展將帶動其他經濟部門的發展,並為本地區各國今後發展其他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礎。加勒比國傢聯盟的成立,使加勒比地區開始了一個發展的新紀元。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