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彗星木星相撞
| 事件經過:
1993年3月24日,美國天文學家尤金·蘇梅剋和卡羅琳·蘇梅剋以及天文愛好者戴維·列維,利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的46釐米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彗星,遂以他們的姓氏命名為蘇梅剋-列維9號彗星。這顆彗星被發現一年零兩個多月後,於1994年7月16日至22日,斷裂成21個碎塊,其中最大的一塊寬約4公裏,以每秒60公裏的速度連珠炮一般嚮木星撞去。這次彗星、木星相撞使科學家們激動不已,它是望遠鏡發明以來,甚至是望遠鏡發明以前的很長時間以來,人類所能觀察到的第一次大規模天體相撞。科學家們計算,在太陽係中,像這次彗木相撞的天文奇觀大約要隔數百萬年乃至上千萬年纔會出現一次,它為人類更深刻地瞭解宇宙的奧秘,揭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及進化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根據對蘇梅剋-列維9號彗星運行軌道進行的計算,這顆彗星曾於1992年7月8日運行到距木星表面僅4萬公裏的位置。由於受木星引力的影響,彗核斷裂成21個可反光的碎塊,遠遠望去像是一串光彩奪目的珍珠懸挂在茫茫宇宙中。
天文學家們推測,這顆彗星環繞木星運行大概已有一個多世紀了,由於它距離地球太遙遠、亮度太暗淡而久久未被發現。據當時推測,太陽係外圍有一個由數十億顆彗星構成的彗星帶,由於過往星體産生的引力攝動的原因,不時有一些彗星脫離彗星帶而進入太陽係。有的彗星像匆匆過客,衹是從太陽係掠過,然後再回到外層空間,有的彗星則像哈雷彗星一樣被吸進太陽係軌道作周期性運行。蘇梅剋-列維9號彗星就是被木星軌道捉住的一個“不速之客”。
這次彗木相撞的撞擊點正好在相對於地球的背面陰暗處,人們在地球上無法直接觀察到撞擊的情況。但是木星周圍有16顆衛星和兩道暗淡的光環,科學家們可以觀察到撞擊對木星的衛星和光環産生的反光效應。此外,木星的自轉周期為9小時56分鐘,衆多的撞擊點可以隨着木星的快速自轉運行到面對地球的位置,使人類每隔20分鐘左右就能觀察到撞擊後出現的蘑菇狀煙雲和其他效應。
蘇梅剋-列維9號彗星的第一塊含有岩石和冰塊碎片於格林尼治時間7月16日20時15分以每小時21萬公裏的速度落入木星大氣層,釋放出相當於2000億噸TNT炸藥的能量。撞擊後産生的多個火球綿延近1000公裏,發出強光。科學家們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木星表面升騰起寬闊的塵雲,高溫氣體直衝至1000公裏的高度,並在木星上留下了如地球大小的撞擊痕跡。在彗木相撞前的一段時間裏,木星發出的強電磁波比平時強9倍,撞擊時濺落點溫度瞬間上升到上萬攝氏度。
由於彗木相撞發生在距地球8億公裏的太空,所以不會給地球及太陽係帶來災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