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我國首批博士誕生
| 我国首批博士诞生
事件經過:
1983年2月27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會堂聯合召開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大會
1982年6月16日,我國首次舉行博士論文答辯會,馬中騏、謝惠民、李尚志、趙林誠、白志東和馮玉琳等6人獲得博士學位,除馮王琳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外,其餘5人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這是我國自1981年1月1日正式實行學位制度以來培養出來的第一批博士。我國從50年代開始,就試圖建立學位製,因受極“左”思潮的影響和“文革”的幹擾,一直未能實行。1976年,教育部和國務院科技幹部局聯合組織的學位小組,擬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草案)》,經審議修改,1980年2月15日由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討論通過。學位製規定,我國設學士、碩士、博士3級學位。這些當時還看不出分量的名稱後來卻極大地規範了人才選拔制度。
1983年5月27日,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接待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培養的首批博士,18名登上學術之巔的學子榮膺“金冕王冠”,五千年華夏古國終於誕生了第一代自己的博士。
博士建製最早是從歐洲中世紀開始的。意大利波倫那大學首創了博士學位,到20世紀,博士不僅僅意味着知識淵博,學識超群,而且更是各國高科技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現代化事業騰飛的源頭。因此,各國都把博士做為國寶,比黃金還貴重。在奧地利,授予博士學位這天,皇帝(或總統)必御驾親臨,主持典禮,贈送鎸刻國徽圖案的榮譽戒指。在美國,僅為實現“阿波羅登月計劃”,便耗資百億美元,於20世紀60年代培養了17萬名博士,以後更是以每年3萬名之多均衡的發展。
中國博士建製步履維艱。為培養“通儒”(博士或碩士),晚清政府欽定章程,頒布律令,今年“大學院”,明年“通儒院”,但衹是“議定”,不是夭折,便是曇花一現。直到1935年,國民黨政府纔公佈《學位授予法》,形成研究生教育體係,然而直到14年後的1949年,授予博士學位仍是紙上談兵。解放後,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先於50年代初培養出了於敏、周光召等具有博士水平的研究生。當我國研究生事業有了長足發展時,又逢“文化大革命”,這一初創事業被迫中斷了12年。這期間,許多學子遠離傢園,乘桴出海,用中國人的勤奮,接受西方教育的陶冶,用中國人的智慧,獲得了西方博士的頭銜。在中國學子中有美國博士,也有英國博士,卻唯獨沒有中國博士。
1979年11月2日,鄧小平同志宣佈:中國也要建立學位制度。三個月後,我國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標志着中國學位制度正式走上法製化軌道。為實施《條例》,迅速形成祖國博士精英隊伍,黨和政府殫精竭慮,在短短五年時間裏,審定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的學科、專業點和指導教師,在70多所高校和科研單位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09個。
貧窮是中國的國情。每培養一個博士,耗資幾萬元。因此,即使是美國,在博士建製頭5年(1875~1879),也僅授予了161個博士學位。但中國在第一個5年(1983—1988)中,博士卻以每年翻番的數量涌現在祖國各地。據國傢教委統計:我國在1988年一年所授予的博士已達1700人,首次超過同期從國外學成歸來的博士,在祖國學位制度史上樹起了一座輝煌的里程碑。
1983年10月19日,我國首次培養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至此,我國的學位制度全面趨於完善、成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