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乍得政局動蕩
| 事件經過:
1975年4月13日
乍得政局動蕩
1975年4月13日,武裝部隊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政權,並於當天宣佈接管政權,前總統托姆巴巴耶在政變時受傷後死去。
15日,武裝部隊宣佈成立由9人組成的最高軍事委員會來領導國傢,前武裝部隊司令費利剋斯-馬盧姆出任委員會主席。前總統托姆巴巴耶曾因執行歧視北方的政策而導致國內局勢動蕩。馬盧姆上臺後,強調民族和解政策,主張談判解决內戰問題,並限期法國軍隊撤離乍得。
1962年托姆巴巴耶成為乍得共和國首任總統,他推行歧視北方的政策,導致國內局勢動亂。1965年乍得民族解放陣綫成立,武裝反對政府,乍得曾陷入內戰。
1975年4月13日馬盧姆上臺,並於1978年1月與“北方武裝部隊”領導人哈布雷組成民族團结臨時政府。但“北武”前領導人古庫尼拒絶承認新政府,組織武裝力量迅速占領了1/2的國土。1979年3月馬辭職,11月組成全國團结過渡政府。就在次年的11月,利比亞應古庫尼“請求”,出兵乍得,把哈布雷的“北武”趕出首都。而當1981年11月利軍撤離乍得後,“北武”發動反攻,並於1982年6月攻入首都,10月組成新政府。1983年6月古庫尼部隊又在利比亞支持下進攻政府軍。哈政府在法國等支持下纔遏製了古部隊南下,雙方在北緯15度綫上形成軍事對峙局面。到1986年,哈布雷逐步強大,以前反哈的各派包括古庫巴在內都倒嚮了哈。在1986年11月古庫尼派軍隊與政府軍達成停火協議,共嚮抗擊利比亞。乍得衝突從而轉化為乍、利衝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