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鄧小平會見裏根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84年   四月28日

地點: 中國

事件經過:

  1984年4月28日,當時任中顧委主任的鄧小平會見來訪的美國總統羅納德·裏根和夫人。
  鄧小平對裏根說:“我期待同閣下見面已兩年了。我們當面就一些問題交換意見是有益的。”
  裏根對此表示完全贊同。
  鄧小平轉而對裏根夫人說:“你為了我們的大熊貓,做了不少事情。謝謝你!”
  南希說:“我很高興這樣做。我得到了美國兒童的幫助。”
  鄧小平對南希說,這次你來訪的時間太短了。作為朋友,彼此需要有更多的瞭解。
  南希說,中國有許多地方她都想去,有許多東西都想看,這次旅行是太短暫了。
  鄧小平邀請南希下次帶上孫子再來。
  鄧小平對裏根說,我們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再過三個月,我就八十歲了。
  裏根說,再過七年,我也八十歲了。
  鄧小平說:“我們都是七十多歲的人,各自都有幾十年的政治生涯。因此,我很高興能有機會與總統交換意見。”
  裏根說:“我也很高興。我長時期來期待着這個機會。”
  接着,鄧小平同裏根開始會談。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中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鄧小平說,中國政府為解决臺灣問題作了最大努力,就是在不放棄主權原則的前提下允許在一個國傢內部存在兩種制度。
  鄧小平希望美國不要做妨礙中國大陸同臺灣統一的事情。他說,海峽兩岸可以逐步增加接觸,通過談判實現和平統一。統一後,臺灣的制度不變,臺灣人民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臺灣同美國、日本可以繼續保持現有的關係。他說,我相信我們這個辦法是行得通的。臺灣問題解决了,中國同美國之間的疙瘩也就解開了。
  鄧小平說,中美兩國雖然前一段時間吵了一些架,但近來兩國關係的發展是好的。他說,中美兩國在一些國際問題上有共同點,但也有分歧點。中美兩國都有發展合作的願望。我們希望今後兩國領導人和政府人員加強交往,更多地交換意見,以便繼續發展我們之間的關係。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