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畢加索逝世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73年   四月8日

地點: 中國

毕加索逝世
毕加索逝世
事件經過:

  畢加索與他的最後一任妻子
  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傢。對於他的一生,世人的評價可謂衆說紛紜,毀譽褒貶兼而有之。但對於他的作品以及他對藝術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人們還是一致認同的。也正是因此,畢加索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據了不朽的地位。
  1881年10月25日,畢加索出生在西班牙的馬拉加省一位美術教師的傢裏。由於受家庭的熏陶,畢加索4歲開始作畫,7歲就嶄露頭角。後來,他進入美術學校學習。15歲時,畢加索的畫《第一次聖餐儀式》在巴塞羅那市展覽會上展出,他的名字也開始為人們所知。1900年,畢加索第一次去巴黎旅行,光怪陸離的法國社會開闊了他的眼界。他在巴黎作畫,結交藝術界人士。不滿19歲的畢加索,在巴黎成功地舉行了他的第一次畫展。1904年,23歲的畢加索遷居巴黎,此後他一直居住在那裏,直到逝世。在法國,畢加索度過了他一生中四分之三的時間。因此法國成了他的第二故鄉。
  畢加索一生勤奮刻苦,不斷探索和創新,他給自己定下的原則是“畫,再畫”。他走到哪裏就畫到哪裏,到朋友傢作客,有時竟畫得滿墻都是。他習慣於夜間通宵工作,為畫好一幅畫,幾次,十幾次易稿,同一主題的畫有時連畫幾十幅。畢加索為他的畫奮鬥了一生,直到逝世的當天,還作畫到凌晨3點鐘。
  由於他的勤奮,畢加索成了一位多産畫傢。他逝世後,人們花了5年的時間對他的作品進行了整理。據統計,他的作品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總計近37000件。
  在畢加索一生的道路上,他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時期。早年的“藍色時期”和“紅色時期”的畫風有德迦的影子。隨後,在1909年,他與法國畫傢喬治·希拉格一起創立了立體派,進入了他的“黑色時期”。這種立體派創作方法,對西方美術的現代流派影響很大。被譽為“20世紀美術的一位最偉大的大師”。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吸收了東方藝術和西班牙民間藝術的一些表現形式,徹底改變了傳統繪畫的表現手法,追求比現實還要真實的“理念中的真實”。
  在畢加索的畫中,人們還可以強烈感受到他的愛憎。他反對戰爭,希望和平安寧。1937年4月,為抗議希特勒轟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爾尼卡,他畫了著名的大型壁畫《格爾尼卡》。為抗議美國入侵朝鮮,1952年他又創作了壁畫《戰爭》、《和平》。至於他的《和平鴿》,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畢加索的生活與藝術都離不開女人。畢加索的代表作與女人題材相關甚多。主要有:《三舞女》、《在紅色椅子熟睡的女人》、《玩球的浴女》、《公雞》等。1973年4月8日,這位歐洲畫壇的巨匠帶着和平的願望在法國南部的穆丹逝世,長眠在地中海邊的墓地中。
  伊文·潘攝影鏡頭下的畢加索肖像
  畢加索與妹妹勞拉
  畢加索與奧爾佳於1918年在巴黎結婚,她是他的第一任妻子。
  畢加索的情人瑪麗·泰萊絲·畢爾特,1927年與畢加索認識時她年僅17歲。
  弗朗索瓦絲·吉洛像,畢加索的又一個情人,相識時,她21歲。
  畢加索與他的兒子剋洛德(弗朗索瓦絲所生)。
  畢加索與他的新情人朵拉瑪爾在穆更
  畢加索與雅剋琳(左)在看鬥牛,身後坐着畢加索的子孫(從左至右)帕羅瑪、瑪雅、剋洛德。
  畢加索的小女兒帕洛瑪如今已是著名時裝設計師
  畢加索女兒帕洛瑪
  卡恩維勒肖像(油畫)
  鏡前的女人(油畫)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