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王震逝世
| 王震逝世
事件經過:
1942年,王震和359旅官兵研究開發南泥灣計劃 1993年3月12日,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傢王震同志在廣州逝世,享年85歲。
王震同志的一生,是光輝的戰鬥的一生。他從青年時代起。就投身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革命運動。30年戎馬倥傯,南徵北戰。他創建了湘鄂贛蘇區,率領紅二方面軍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徵。抗日戰爭時期,王震同志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旅長兼政委,為開創晉綏抗日根據地作出了貢獻。在抗日戰爭極端睏難的時刻,他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帶領三五九旅全體指戰員,在南泥灣開展大生産運動,為全軍和抗日根據地樹立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光輝旗幟。解放戰爭時期,王震同志奉命西渡黃河,保衛延安,在青化砭、羊馬河、蟠竜鎮的戰鬥中三戰三捷。1949年10月,王震同志奉黨中央、毛主席之命,率軍挺進大西北,穿祁連,越戈壁,涉冰河,跨天山,歷時3個月,行程3000多公裏,勝利完成進軍新疆的光榮任務,揭開了新疆歷史的新篇章。王震率領新疆各族人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新疆進行了艱苦卓越的鬥爭。王震是新疆農墾事業的開拓者。
新疆是王震同志生前戰鬥和工作過的地方,他對新疆懷有深厚的感情。在他的遺囑中他這樣寫道:“骨灰撒在天山上,永遠為中華民族站崗,永遠嚮往壯麗的共産主義。”1993年4月5日,王震同志的親屬,眼含熱淚,將骨灰撒在天山山脈的前峽、後峽和天山北麓的石河子墾區。
王震不僅是一位戎馬一生的將軍,也是一位深受科學界尊敬的良師摯友。他終生尊重知識珍惜人才,無論身居要職或在逆境中,始終鼎力支持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
王震出身於湖南瀏陽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3歲就到長沙去謀生。當他看到自己的孫輩從學校畢業時,十分羨慕,他說:“你們小學、中學都畢業了,我呢,一個業也沒有‘畢’過。你們生活在新社會,能有機會學習,真是幸福啊!”王震同志深信科學技術是推動生産發展的動力,他常說:“我們幹革命、搞建設沒有科學技術就什麽也辦不成,沒有知識分子就什麽也辦不成。”在科學受到壓製,科學家們陷入睏境的年代,他以革命傢的氣魄,仗義執言,表現出科學界尊為最高原則的實事求是的精神。他那堅持科學真理的大無畏精神極大地鼓舞了科技工作者。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王震同志以身作則與民衆同甘共苦。但他卻親自命令從東北給中國科學院的專傢們調來糧食,以解挨餓之危。
王震同志關懷科技事業,愛護科技工作者,他也因此贏得了科學界的敬仰和愛戴。
1944年,毛澤東、朱德、王震在延安機場檢閱南下的359旅
1935年,任二方面軍第六軍團政委的王震在湖南省石門縣
1947年,王震在定邊前綫指揮戰鬥
1960年,王震在北大荒調查,與連隊戰士同吃一鍋飯
1984年,鄧小平、楊尚昆、王震視察深圳特區
1990年,江澤民、李鵬、王震等到天安門廣場和小朋友一起參加“六一”國際兒童節聯歡會
1991年,王震同志視察新疆時高興地彈起熱瓦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