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歐洲經濟區成立

國度: 世界   歐洲

朝政: 公元

事件類型: 經濟

日期: 1994年   元月1日

地點: 歐洲

事件經過:

  1994年1月1日,由歐洲共同體12國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7國中的奧地利、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5國組成的當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歐洲經濟區正式成立。歐洲經濟區的誕生不僅改變了歐共體與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關係,同時也對西歐聯合及世界經濟産生了重大影響。
  歐共體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關於建立歐洲經濟區的設想始於1984年,但直到1990年6月雙方纔開始正式談判。在共同决策捕魚區、貨車過境和共同發展基金等問題上,雙方曾一度分歧甚大,談判幾次出現僵局。但出於共同的利益考慮,雙方最終還是達成妥協,並於1992年5月2日在葡萄牙的波爾圖正式簽署了建立歐洲經濟區的協定。該協定本應在1993年1月1日生效,但在批準過程中又出現波折。
  1992年12月6日,瑞士就條約的批準舉行公民投票,結果由於50.3%的居民反對而否决了瑞士加入歐洲經濟區。鑒於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在司法和行政上的特殊關係,瑞士的否决使列支敦士登也無法加入歐洲經濟區,導致歐洲經濟區的範圍由原來的19國縮小到17國。瑞士的否决不僅使得歐洲經濟區協定推遲生效,同時也帶來一係列具體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填補因瑞士退出而造成的共同發展基金的短缺。原協議規定,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傢應嚮歐洲經濟區內南方欠發達國傢提供20億歐洲貨幣單位的發展基金,其中瑞士應承擔總金額的27%。經過幾個月的協商,歐共體和歐貿聯雙方於1993年3月17日再次簽署《歐洲經濟區補充協定》,對原條約進行了補充和部分修改,通過采取減少基金貸款利息補貼的辦法,為歐洲經濟區的建立掃清了障礙。由於這些細節問題,歐洲經濟區的成立被推遲了整整1年。
   欧洲Map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