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國共産黨大事記(1956年)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事件類型: 熱門

日期: 1956年  

地點: 中國

參與者: 中國共産黨

資料來源: 新華網

事件經過:

  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開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周恩來作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報告指出,為了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必須依靠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兄弟聯盟”。報告首次提出,知識分子已經成為我們國傢的各方面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他們中間的絶大部分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報告還指出,正確地解决知識分子問題,更充分地動員和發揮他們的力量,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已成為我們努力完成過渡時期總任務的重要條件。毛澤東在會議最後一天講了話,號召全黨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同黨外知識分子團结一致,為迅速趕上世界科學先進水平而奮鬥。會後,全國開始出現“嚮科學進軍”的新氣象。
  
  1月15日,北京市各界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舉行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聯歡大會,慶祝北京市農業、手工業全部實現合作化和全國第一個實現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全行業公私合營。繼北京之後,到本月底,全國大城市以及50多個中等城市,先後實現了全部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公私合營。
  
  2月8日,周恩來在國務院第二十四次全體會議討論私營工商業和手工業改造中的問題時,作了《經濟工作要實事求是》的發言,指出,不要光看到熱火朝天的一面,現在有急躁的苗頭,超過現實可能和沒有根據的事,不要亂提,不要亂加快,否則就很危險。
  
  2月14日至25日,蘇聯共産黨在莫斯科舉行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大會期間,蘇共中央書記赫魯曉夫作了全盤否定斯大林的“秘密報告”。中共中央認為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是不對的;同時認為蘇共二十大在破除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揭露其錯誤的嚴重性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因此,中共中央一方面采取維護斯大林的立場;一方面又開始以蘇聯的錯誤為鑒戒,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2月16日至3月3日,中共中央統一戰綫工作部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召開了第五次全國統一戰綫工作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全國各省、市、自治區、50萬人口以上的省轄市委的統戰部部長或副部長共57人。會議着重討論了1956年到 1962年統一戰綫工作的方針,通過了相應的决議。决議指出,由於社會主義改造迅猛發展,引起人民民主統一戰綫內部的關係發生了變化;工農聯盟在社會主義的基礎上日益鞏固;資産階級作為一個階級雖然還沒有消滅但是已經嚮工人階級屈服了;知識分子的絶大多數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各民主黨派已基本上成了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團體;大多數少數民族先後走上了嚮着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在不同的條件下努力前進。黨的任務是繼續鞏固和擴大人民民主統一戰綫,團结一切可能團结的力量,為我們的共同目標奮鬥。决議要求“把教育工作當作統一戰綫工作中的一項中心工作”,幫助大多數資産階級分子、民主人士和高級知識分子進行政治學習和思想改造,逐步做到使他們同已經改變了和正在改變着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相適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民主黨派和工商業聯合會等人民團體的作用。黨中央批準了這次會議提出的工作方針,並要求各級黨委在黨內繼續加強統一戰綫政策的教育,加強對統一戰綫工作的領導,及時地糾正 “左”的或右的錯誤傾嚮。
  
  4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討論寫成的編輯部文章《關於無産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論述了怎樣歷史地、有分析地看待無産階級專政下所犯的錯誤的問題,論述了對斯大林個人崇拜現象産生的原因和如何從中吸取教訓的問題,駁斥了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對派對無産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攻擊,答復了人民群衆和共産黨內由於蘇共二十大全盤否定斯大林而引起的種種懷疑。12月29日,針對國際共産主義運動中提出的一些重大問題,《人民日報》又發表編輯部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討論寫成的文章《再論無産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這篇文章第一次提出了兩類社會矛盾的問題,指出:“人民內部的矛盾可以而且應該從團结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鬥爭獲得解决,從而在新的條件下得到新的團结。”這兩篇文章的基本觀點都是毛澤東提出的。
  
  4月20日至5月10日,中共中央召開了全國先進生産者代表會議。會議的目的是把全國範圍的先進生産者運動進一步開展起來,成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強大動力,以保證提前和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
  
  4月25日,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係》的講話,以蘇聯經驗為鑒戒,初步地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毛澤東指出要正確地處理重工業同農業、輕工業的關係,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係,國傢、生産單位和生産者個人的關係,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黨和非黨的關係,革命和反革命的關係,是非關係,中國和外國的關係。毛澤東指出;正確處理這些關係,是為了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傢。
  
  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說,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傢爭鳴”,應該成為我國發展科學、繁榮文學藝術的方針。5月2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報告會,宣傳部長陸定一作題為《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講話,對黨中央的這個方針作了全面的闡述。
  
  6月20日,由於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中出現了一些超過實際可能的急躁冒進現象,《人民日報》根據中央政治局的意見,發表題為《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的社論。根據這個精神,各地着重地糾正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冒進現象,使工農業生産積極而又穩步地嚮前發展。
  
  7月21日,周恩來在中國共産黨上海市委員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講話,提出:“專政要繼續,民主要擴大。”指出,從中國的國內情況看來,從無産階級專政的整個歷史經驗看來,從蘇聯犯錯誤的經驗看來,擴大民主具有更本質的意義。
  
  8月22日、9月8日、9月13日,中共七屆七中全會會義召開,通過了第七屆中央委員會準備嚮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政治報告,黨章修改草案和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草案,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
  
  9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強農業生産合作社的生産領導和組織建設的指示》,提出瞭解决農業合作化以後出現的新問題和新矛盾的方針、政策和辦法,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進一步鞏固合作社,促進農業生産的發展。
  
  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産黨在北京舉行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是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黨面臨着新的形勢和任務的情況下召開的。出席大會的代表1026人,代表黨員1073萬人。毛澤東緻《開幕詞》,劉少奇作《政治報告》,周恩來作《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設的報告》,鄧小平作《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朱德、陳雲、董必武等作了重要發言。大會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我們還必須為解放臺灣、為徹底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最後消滅肅削制度和繼續肅清反革命殘餘勢力而鬥爭。但是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無産階級和資産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産力,實現國傢工業化,滿足人民的經濟文化需要。雖然還有階級鬥爭,還要加強人民民主專政,但其根本任務已經是在新的生産關係下面保護和發展生産力。因此,要逐步係統地製定完備的法律,健全社會主義法製;要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大力反對官僚主義。大會堅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並根據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的精神,製定了一係列重要的經濟政策。大會着重提出了執政黨的建設問題,強調要堅持民主集中製和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和群衆的聯繫。中共八大的路綫是正確的。但是,由於當時黨對於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準備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綫和許多正確意見後來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堅持下去。
  
  9月28日,黨的第八屆中央委員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了新的中央機構,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當選為副主席,鄧小平當選為總書記。選出中央政治局委員共17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林彪、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羅榮桓、陳毅、李富春、彭德懷、劉伯承、賀竜、李先念;政治局候補委員共6人:烏蘭夫、張聞天、陸定一、陳伯達、康生、薄一波。政治局常委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
  
  11月10日至15日,中國共産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上劉少奇報告了他不久前訪問蘇聯,就波匈事件等問題同蘇共領導會談的情況。他提出,我們要吸取波匈事件的教訓,要重視發展農業和輕工業,關心人民的生活;要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反對幹部中的官僚主義和特權思想,要限製領導人的權力,加強對領導人的監督。周恩來在《1957年度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和財政預算的控製數字》的報告中,總結了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經驗教訓,批評了1956年的冒進傾嚮。明確地提出:1957年的計劃應當在繼續前提的前提下,對基本建設作適當的壓縮,合理調整各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關係,以適應國傢的財力和物力的可能性。全會同意周恩來的報告,决定按照“保證重點,適當壓縮”的方針,安排 1957年的計劃。毛澤東在會議的最後一天也發表講話,他強調不平衡是絶對的,平衡是相對的。我們的經濟建設有退有進,主要的還是講,各級黨委和政府根本上是促進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根本正確,錯誤確實有,這也是難免的,要保護幹部和群衆的積極性,不要在他們頭上潑冷水。他還談到,東歐一些國傢的基本問題是階級鬥爭沒有搞好,那麽多的反革命沒有搞掉。
  
  本年底,全國農村入社戶占總農戶的96.3%;90%以上的手工業勞動者加入合作社;私營工業人數的99%,私營商業人數的85%,實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我國基本上實現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本年底已經提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所規定的主要指標。在1953年到1956年,全國工業生産總值平均每年遞增19.6%,農業生産總值産均每年遞增4.8%。市場繁榮 ,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和醫藥衛生事業都有很大的發展。
   中国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