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長城抗戰

國度: 中國  

朝政: 中國抗日戰爭

事件類型: 軍事

開端時間: 1933年元月1日

終結時間: 1933年   四月26日

地點: 河北

事件經過:

  1月,長城抗戰爆發。3月,日軍攻占熱河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已經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麯》,顫動着歷史的聲音,其中也包括了華北危機和長城抗戰的悲壯歷史。華北危機是日本侵略者全面侵華而造成的華北地區的嚴重局勢,實際上也是全國、全民族的危機。長城抗戰是中國抗日軍民在長城沿綫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鬥爭,是中國人民早期抗日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北淪陷後,日本帝國主義把侵略的矛頭指嚮中國華北廣大地區。1933年元旦夜11時,日軍開始嚮山海關進攻。愛國將領何柱國率守軍奮起反擊,千百年前古人留下的長城再次點燃了抗擊侵略者的烽火。通過3個晝夜的激烈巷戰,中國守軍第1營、3營將士全部殉國,1月3日山海關失陷。
  日軍很快轉嚮進攻熱河(包括今河北省東北部、遼寧省西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共22個縣)、察哈爾省(今張傢口地區及內蒙古蒙古族自治區南部與河北省接壤地區)一帶,力圖先占領長城北部地區,再攻破薊鎮、宣鎮長城防綫。承德於3月3日失守,在義院口、界嶺口、青山口、喜峰口、鐵門關、羅文峪、冷口、古北口、多倫、張傢口等100多個長城關口、蜿蜒1000多裏的長城沿綫上,中國守軍嚴陣以待。
  
  長城之戰主要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3月5日開始,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嚮長城各口大舉進犯,中國駐軍的頑強抵抗,形成尖銳激烈的陣地爭奪戰。著名的二十九軍將士在喜峰口、潘傢口禦敵,500精兵組成大刀隊趁夜色潛入日軍陣營,480人壯烈犧牲,砍殺大量日寇。二十九軍將士堅守7天7夜,打退日軍無數次強攻,斃敵3000多人,迫使敵軍後撤。關麟徵所部二十五師和東北軍王以哲部在古北口血戰3晝夜,4000多將士傷亡。商震部黃光華師在冷口與日軍浴血搏殺,使陣地失而復得。
  第二階段是4月初,日軍再次撲嚮長城各口,4月11日,冷口失守,腹背受敵的喜峰口守軍被迫撤退;4月20日至26日,黃傑第二師等在古北口以南的南天門進行了8個晝夜艱苦卓絶的防禦戰,日軍傷亡5000人,守軍傷亡3000多。
  但南京國民政府奉行妥協政策,長城綫上激戰正酣時,南京政府與日本侵略者在“交涉”,1935年5月31日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不僅喪失東四省,也使華北的門戶洞開。
  廣義的長城抗戰並未結束,馮玉祥、吉鴻昌等愛國將領率領同盟軍,收復了長城沿綫的康保、寶昌、沽源三縣城,進而進軍多倫,扼守這裏戰國、秦、漢、金、各朝修築的長城。大批日寇和偽軍急忙壓過來占據多倫。吉鴻昌調兵遣將,率軍攻城,鏖戰異常激烈,吉鴻昌親率敢死隊奮勇攻城,危急關頭赤裸肩膀,一手舉刀,一手端槍高呼:“弟兄們,跟我來,殺他個兔崽子!”帶頭衝鋒。經過5晝夜苦戰而破城,再經3個星期的苦戰收復察哈爾千裏失地。一心針對共産黨,主張“攘外必先安內”的蔣介石竟然迫使馮玉祥辭職,殺害吉鴻昌。華北的長城防綫及內蒙東部又被日軍控製。
  1 長城抗戰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1月至5月,國軍抗擊侵華日軍進攻熱河(今分屬遼寧、河北、內蒙古),長城的冷口、古北口、喜峰口和灤東等地的作戰。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三省後,為割斷東北抗日部隊與關內的聯繫,擴大並鞏固偽滿洲國的疆界,進而蠶食華北,决定由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指揮第6、第8師、混成第14、第33旅、騎兵第4旅和航空兵、海軍各一部4萬餘人及偽軍3萬多人,企圖攻占熱河、古北口以東的長城一綫,伺機進占冀東。國民政府由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理委員長張學良(3月12日起由何應欽接替)指揮,先後調集14個軍20餘萬人,企圖保衛熱河和依托長城阻止日軍進關。交戰主要在以下地區和要隘進行:
  山海關、九門口作戰
  1月1日,武藤為保障主力迅速攻占熱河、長城,令山海關守備隊和偽滿洲國國境警察隊製造榆關事件,鳴槍挑釁,反誣為國軍射擊,並通牒國軍守軍撤出山海關,被拒絶後,日軍第8師第4旅在航空兵和海軍各一部支援下,於2日嚮山海關中國駐軍第9旅第626團發起攻擊。該團奮起抗擊,至3日下午傷亡過半,奉命撤退,山海關陷落。4日和6日,日軍進攻榆關附近五裏臺、石河的第9旅陣地,受挫。10日,日偽軍攻占九門口,守軍第15旅退守石門寨。15~16日,日軍進犯要隘石門寨未逞,轉入對峙。其間,東北抗日義勇軍數千人曾反攻九門口,以牽製日軍行動。
  熱河省作戰
  2月17日,武藤下令進攻熱河。19日,張學良調整部署,以4個軍配置在葉柏壽(今建平)、朝陽、北票、開魯一綫和平泉、凌源、建平(今建平鎮)、赤峰等地阻止日軍進攻。22日至3月4日,日軍第8、第 6師、混成第14旅和偽軍分三路相繼占領上述地區和熱河省會承德。守軍在凌南(今建昌)、凌源、赤峰等地抗擊後,第53軍撤至喜峰口、冷口等地;第41、第63、第55軍分別撤往圍?⑽詰?今翁牛特旗)、多倫、沽源。張學良令所部堅守長城綫,並令第59軍及騎兵第1軍主力於張北、獨石口、多倫等地佈防,防日軍西犯。日軍占領承德後,除以騎兵一部攻占圍?⑽詰ね猓髁ο虺こ歉饕平鞴乜詰惱嵴稭箍?
  冷口、灤東作戰 3月4日,日軍混成第14旅一部占領冷口。6日,國軍第32軍一部發動反擊,一舉收復冷口。12~24日,混成第33旅進攻界嶺口,第53軍一部頑強抗擊與反擊,陣地失而復得,轉入對峙。21日,第53軍第116師一部守備之義院口被日軍占領。3月27日,武藤下令進攻灤東。中日雙方軍隊隨即在灤東各要點展開激戰,反復爭奪,第57軍防守的石門寨、海陽鎮於4月1日和4日被日軍岩田支隊等占領;第32軍防守的冷口、建昌營於11日落入日軍第6師之手;第 53軍防守的界嶺口也於12日告失。其間,第40、第67軍奉命由馬蘭關、古北口等地馳援灤東。4月14~17日,何應欽令第32、第57、第53軍撤守灤河西岸,撫寧、昌黎隨之陷落,雙方隔河對峙。此時,日軍擔心入侵關內引起國際干涉,19日武藤下令進入關內的部隊立即撤回長城綫。守軍乘機跟蹤追進,至 29日收復遷安、盧竜、昌黎、撫寧、北戴河等地。
  古北口、興隆作戰
  3月5日,第67軍一部奉命占據古北口外馬圈子、黃土梁陣地,阻日軍西進,當日晚起遭日軍第8 師第16旅進攻,激戰至9日夜退守古北口一綫陣地。10日,第17軍第25師進至古北口加強第67軍二綫陣地。11日,日軍第16旅集中兵力在炮兵隊、飛行隊和戰車隊配合下,嚮古北口猛攻。守軍英勇抗擊與反擊,損失過重,至12日古北口失守,第25師退守南天門一帶陣地。13日,由第17軍第2師接替第 25師防務,次日第83師投入戰鬥,擊退日軍後,雙方對峙。4月21日起,日軍第16旅在飛機十餘架、坦剋30餘輛、大炮數十門支援下,分三路進攻南天門附近八道樓子、田傢莊、界牌峪陣地,局部工事被摧毀,守軍傷亡慘重,仍頑強抗擊。24日,第16旅得第4旅一部援後,嚮南天門正面及其兩側陣地猛攻,並施放煙幕掩護坦剋、步兵多次衝鋒。守軍第2、第83師、騎兵第1旅、炮兵第4團頑強抗擊,激戰至28日,由南天門撤守磨石山、大小新開嶺、北香嶺、豐城莊之綫。日軍繼續進攻,第17軍3個師在上述地區以及筆架山、南香峪等地苦戰13天後,於5月13日撤至密雲。至此,國軍在古北口以上萬人的傷亡代價,抗擊了武器裝備占優勢的日軍近70天。其間,第26軍於4月27日包圍進至興隆縣城的日軍1個營,攻擊三天未剋,後因日軍援被迫撤退,於5月14日奉命占領九鬆山預備陣地。
  喜峰口、羅文峪作戰
  3月9日,日軍混成第14旅一部攻占喜峰口口門,當天剛接防的第29軍第37師第109旅第 217團,在王長海團長率領下實施反擊,斃傷日軍百餘人,奪回該口門。在日軍不斷反撲下,王團因衆寡懸殊,傷亡500餘人,被迫撤退,該口門復被日軍占領。10~11日,第37師與進攻喜峰口第二道關門及兩側高地的日軍混成第14旅展開肉搏戰,兩側高地多次易手,雙方傷亡慘重。日軍遂以一部守關門,主力集中長城北側待機。11日夜,第29軍乘日軍疲憊之際,以約2個旅的兵力采取迂回夜襲戰術,繞至敵後,重創日軍,摧毀其火炮十餘門。此後在第38師一部配合下,經五晝夜正面抗擊與迂回敵後作戰,終於迫使日軍停止進攻,在喜峰口和董傢口、鐵門關、潘傢口等地對峙。日軍進攻喜峰口失利,遂以第4旅於17日由快活林進攻羅文峪、山峪,在該地防守的第29軍暫編第2師頑強抗擊與迂回反擊,激戰三晝夜,陣地易手十餘次,日軍不敵而敗退。至4月8日,日軍混成第14旅和騎兵第4旅各一部,復在飛機、重炮支援下猛攻喜峰口附近的老婆山、孩兒嶺、摩天嶺、灤陽城、竜井關等守軍陣地,激戰六天,均被第29軍擊退。但因11日日軍突入冷口,第29軍腹背受敵,奉命於13日撤離喜峰口,繼續擔負興城鎮、河橋至羅文峪一帶的守備任務。15~21日,在?河橋、南北團汀擊退企圖渡灤河西進的日軍。
  戰役結局
  國軍4月下旬收復灤東後,關東軍以此係國軍“挑戰”為藉口,武藤於5月3日下令入關作戰。此時,熱河日軍西進占領察哈爾省(今分屬內蒙古、河北)的多倫和沽源。7~10日,日軍第6師等部復攻占灤東,並於12日由灤縣、遷安、兵河橋等地突破灤河守軍防綫,嚮平津方向進擊。守軍第29、第32、第53、第67軍等部奉命節節後撤。13日,古北口日軍第8師占領石匣鎮,19日占領密雲。21~23 日,第59軍在懷柔牛欄山抗擊由密雲嚮北平進逼的第8師,也未奏效。至23日,日軍先後占領冀東的豐潤、遷安、遵化、唐山、玉田、薊縣、三河、香河、平𠔌、密雲、懷柔等縣市。守軍退至平、津附近。日軍從南、東、北三個方向對北平形成威逼態勢。25日,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委員長何應欽派軍使至密雲與日軍和談,雙方停止軍事行動。31日,雙方代表在塘沽簽訂了《塘沽協定》,在事實上承認了日本占領東北三省和熱河,並把冀東置於日偽勢力範圍之內。長城抗戰歷時80多天,中方僅第l7、第29、第32、第53、第67軍就傷亡1.8萬餘人,日方公佈死傷2400人。
   河北 關鍵詞: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