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第二次萬歷朝鮮戰爭
| 事件經過:
第二次入侵
戰事再起
在戰爭平息了一年多後,1596年4月,朝鮮的使者李宗城因為犯了貪淫罪,被日本守臣所逐,奔還漢城,朝鮮方面隨即下詔逮捕其入獄,但已惹來豐臣秀吉的不滿。5月,明朝再次提議賜封豐臣秀吉,命都督僉事楊方亨、遊擊瀋惟敬一同前往。9月,明朝賜封的使者楊方亨抵達日本,但豐臣秀吉因朝鮮王子不偕同前來以答謝而發怒。結果豐臣秀吉不肯受封,並决心再次發兵侵略朝鮮。在1597年1月,日軍拒不退出釜山,朝鮮得知日軍再次入侵,於是遣使再至明朝求援。這次再侵朝鮮,豐臣秀吉吸收了上次海戰失利使得不能大量運兵和運輸補給的教訓,使用反間計誣陷李舜臣陰謀篡權,使得李昖將李舜臣下獄,其後將其貶為士兵,衹能白衣從軍。
萬歷二十五年正月,豐臣秀吉發動了第二次對朝戰爭。這次來勢更加洶洶,準備更加充足。神宗得訊後,知道使臣和兵部沒有把日本方面的真實意圖動嚮報告朝廷,一心求和,竭力欺瞞。當即大怒,馬上下令革去兵部尚書石星等人的職務,令邢玠以兵部尚書出任總督,都御史楊鎬經略朝鮮軍務,再次出兵援朝。同時下諭旨聲明石星罪狀“倭奴狂逞,掠占屬國,窺犯內地,皆前兵部尚書石星諂賊釀患,欺君誤國,……着錦衣衛拿去法司,從重議罪來說”
八萬大軍再援朝鮮
1597年初,日本出動陸軍141490人,水軍22100人,水陸並進再度入侵朝鮮。
2月,明朝再次議定援朝徵日,以麻貴為備倭總兵官,統率南北諸軍。在3月,明朝以山東右參政楊鎬為僉都御史,經略朝鮮軍務,並以兵部侍郎邢玠為尚書,總督薊、遼、保定軍務,經略禦倭。5月, 邢玠趕至遼東。
開赴至朝鮮的第一批明軍共約3萬餘人。
* 總兵麻貴率1萬7千人駐守漢城
* 楊元率遼東騎兵3千人,駐守南原
* 陳愚忠率騎兵3千人,屯兵全州
* 吳惟忠率4千人進至忠州,與南原軍互相呼應
* 茅國器率兵3千人屯星州,控製島嶺、秋風嶺
明軍的戰略部署是,上述各軍據守本部要塞,待總督邢玠率領的4萬大軍一到,明軍和朝鮮軍即轉入戰略反攻,由南原、忠州發動鉗形攻勢,直搗釜山之敵。
先敗後勝
6月,日本兵船數千艘停舶於釜山,逐步嚮梁山、熊川逼近。8月,日本攻破泗川、南海、光州,最後進攻南原(為全羅道外藩,一旦失守,天津、 登、萊皆可揚帆而至)。明軍副總兵楊元率領3千明軍和3千餘朝鮮軍鎮守南原,堅守數日後被日軍攻破,守城將士絶大部分陣亡。
攻破南原後,付出很大傷亡代價的日軍屠城一日。這時駐全州的明將陳愚忠因南原失陷立即撤退,這樣加藤清正的右路軍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全州。之後日軍又分別攻陷黃石山、金州、公州等地,漢城的屏障盡失,再一次瀕臨險境,朝鮮局勢再度危若纍卵。9月6日,麻貴命副總兵解生等率軍2千,奔赴稷山北部,鞏固漢城的前沿陣地。7日,於稷山北與日本戰國名將黑田長政和伊達政宗率領的日軍第三軍團一部發生遭遇戰,明軍的後續部隊楊登山率軍趕到,大敗黑田長政,長政退守稷山閉門不出。
9月,明軍逮捕前兵部尚書石星下獄,並與在明軍和日軍之間兩邊獲取利益的瀋惟敬一同俱論罪處死,結果石星於1599年死於獄中,瀋惟敬則於市集斬首。
10月麻貴以李如梅率數千攻嚮星州𠔌城,城將小早川秀包、築紫廣門起先死守,之後迎接小早川秀秋派出的援軍山口正弘、南部無右衛門後轉守為攻,如梅遂退去。同10月攻打青山的日軍毛利秀元等則被參將彭友德率領的中朝聯軍重兵包圍,死傷慘重,幸蔚山城將淺野幸長、宍戶元續、太田一吉的接應援護纔撤退。12月,援朝明軍與日軍大戰於蔚山。
鳴梁海戰
戰事再起之初,朝鮮水師幾乎全軍覆滅,結果無奈之下,朝鮮政府再次起用本來已遭罷黜的李舜臣。李舜臣到任時,原來苦心經營的水師,衹剩下數艘艦衹。但他因為身係救國重任,惟有在這個逆境裏盡其全力,在全羅道右水營着手重建海軍。1597年8月28日,李舜臣指揮着這支剛重建的水師,再度與日本水師决戰,而决戰地就是在鳴梁海峽。
李舜臣守在鳴梁海峽,但因兵力薄弱,所以决定設陷阱,派人乘退潮時在岸邊設置了鐵索與木樁。9月16日,日軍統帥藤堂高虎率領330餘艘戰船和2萬陸軍出發,欲趁漲潮時攻進鳴梁海峽,全殲朝鮮水師。李舜臣首先將海峽內的民用船衹僑裝成戰艦,以擾亂日軍,使其以為朝鮮水師已恢復過來。他自己則親率12艘戰船引敵深入鳴梁海峽。在成功引誘日軍進攻後,李舜臣隨即發起集中的攻擊,對準日軍指揮艦攻去,結果殲滅了日軍指揮艦和其他戰船2艘,並擊斃日軍主帥來島通總。同時間,潮水開始退卻,朝鮮艦船趁勢進攻,日艦因失去主帥,軍心散渙,衹得順潮嚮東撤退,但卻遇上李舜臣事先埋下的鐵索和木樁,無法退卻。結果朝鮮水師全力拼殺,殲滅日艦30餘艘,並擊斃日軍4000餘人,再度重創了日本水師,重新掌握了製海權。
鳴梁海戰的勝利,使得豐臣秀吉再度面對運兵和運輸補給睏難的問題,而日軍雖然隨後在陸戰有所得着,但亦已後繼無援,其最後敗局已定。
日軍蔚山防衛獲勝
根據《晚明史》一書的記述,當時在朝兵力,明軍遠低於日軍,豐臣秀吉調動的侵朝兵力,這時候已達十二萬之多,而“明朝方面的援軍,最初預定七萬,實際最多時纔四萬。”後來纔陸續增兵,“朝鮮李朝《宣祖實錄》的記載,明軍達十一萬人。不過這些數字都是萬歷二十六年的事,萬歷二十五年戰爭初期兵力沒有達到這一水平,日軍明顯占據優勢地位”
所以一開始明軍在朝鮮的形勢相當睏難,據守的城市接連失陷,進攻也遭到挫敗。但在萬歷堅定不移的支持之下,形勢開 始逆轉,日軍逐漸抵擋不住明軍的攻勢, 根據朝鮮人趙慶男《亂中雜錄》記載:“丁酉九月六日,天將副總兵解生等,大敗賊衆於稷山金島坪,加藤清正等退遁,流下嶺南……麻貴領大軍啓行,至水原下寨,遣兵埋伏於芥川上下,以為後援……七日黎明,天兵左協出柳浦,右協發令通,大軍直從坦途,鑼響三成,喊聲四合,連放大炮,萬旗齊顫,鐵馬雲騰,槍劍奮飛,馳突亂砍,賊屍遍野,一日六合,賊逝披麾……翌日平明,賊兵齊放連炮,張鶴翼以進,白刃交揮,殺氣連天,奇形異狀,驚惑人眼。天兵應炮突起,鐵鞭之下,賊不措手,合戰未幾,賊兵敗遁,嚮木川清州而走”
日軍遭此慘敗之後,明軍乘勝追擊,接連獲勝,二十三日又攻取蔚山,最後把日軍將領加藤清正率領的軍隊圍困在島山。但這時候日本大批援軍到來,天又下大雨,解了加藤清正部隊之危難,這時候明軍的經略楊鎬又指揮失誤,倉促撤軍,反而使明軍遭受了損失。
而明軍於攻打蔚山期間,明將高策趁日軍大部趕往蔚山援救之時率2萬2千偷襲日軍本陣釜山,也被日將立花宗茂以8百人用夜襲和火計擊退,是為般丹之戰,同時更有另一支明朝聯軍偷襲梁山,但被黑田孝高擊退。
謊報獲勝
1598年1月,明朝援朝和攻打蔚山的軍隊因為日本的毛利秀元、黑田長政等日軍的援兵突然趕至,大為震驚。楊鎬趕不及下令,便策馬率先趕奔漢城,麻貴亦繼而趕之,一時間所有軍隊皆潰敗。衹有副將吳惟忠、遊擊毛國器斷後,日軍在得勝後暫退以保住勝果,明軍的輜重大多喪失。楊鎬與邢玠卻嚮明朝朝廷謊報前綫大捷。但當時各營欲嚮明朝朝廷回報,士卒死傷二萬,這使楊鎬大怒,按而不報,衹稱死傷百餘人。贊畫主事丁應泰得知戰敗,至楊鎬處商議應對計略,但楊鎬竟出示張位、瀋一貫的手書,揚揚自得。這令丁應泰憤而嚮朝廷回報戰敗事實,明朝首輔趙志臯欲保楊鎬,决定暫時不逮捕他,但亦遣官查察。
2月,邢玠招募江西水軍,並欲以海路運兵以作持久之計,5月明朝廷叫回攻略蔚山城失敗的楊鎬,新增兵力給於劉鋌、邢玠並調派水陸約15萬軍力進朝鮮,於是都督陳璘以兩廣之兵,劉鋌以四川之兵,鄧子竜以浙江、南京之兵趕至增援,明將張榜、藍芳威等於此時參陣。6月,楊鎬罷職候查。
形勢逆轉
邢玠將明軍兵力分為水陸四路,每路置一名大將,中路李如梅(後替換為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鋌,水路陳璘,各自負責握守要地,相機而動,進攻之時,各率約五萬分三路,以麻貴攻蔚山、董一元、劉鋌進攻泗川、順天。
9月底,明將麻貴再次包圍加藤清正於蔚山(第二次蔚山之戰),兩軍互有勝負,但最後遭到為了援救清正而前來的立花宗茂先以千人夜襲後以假營伏兵擊之而敗退。10月,總兵官劉綎、麻貴分道出擊進攻日軍,並大敗之。然而董一元率兵3萬餘攻打日軍新起的泗川城寨,由日將島津義弘率 7000兵力駐守,卻因明軍的大炮突然炸膛,並引起大營火藥庫連番爆炸,全軍登時亂成一片,這時島津義弘一看明軍大營發生爆炸,隨即命令日軍出擊,混亂中的明軍大亂,泗川又被日軍奪回,據諸葛元聲《兩朝平壤錄》記載:“大將軍、木杠已打破大門一扇、城垛數處,而彭兵皆京城亡賴,素不習戰,亦不擅火器;忽木杠破,藥 發衝起,半天俱黑,各兵一時自驚亂。倭因乘隙,從前小門殺出,直衝彭兵,皆潰走………彭兵三千,止存五、六十。”是為泗川之戰。
10月,豐臣秀吉於8月死於京都伏見城的消息傳至朝鮮,日軍士氣因而受挫,開始準備撤退。
露梁海戰
11月,日軍無心戀戰,由蔚山撤離,明軍分道進擊。加藤清正率乘船撤退。明軍由陳璘提督水師,副將鄧子竜、遊擊馬文煥等皆由其統屬。以戰艦數百,分佈忠清、全羅、慶尚各個海口。就在日軍將領撤退之時,陳璘派遣鄧子竜偕同朝鮮李舜臣聯合出擊,在露梁海上截擊想援救小西行長的日軍援軍立花宗茂、島津義弘、小早川秀包、宗義智、寺澤廣高等部。鄧子竜率三巨艦嚮日軍進攻,並自為前鋒,與日軍决戰。戰鬥時曾攜壯士三百人躍入朝鮮戰艦以救援,直前奮擊。但其他戰艦卻誤擲火器於鄧子竜的戰艦,使戰艦起火,結果鄧子竜戰死。而李舜臣領兵來援,率龜甲船衝入敵陣,卻被日軍包圍,結果身中流彈而亡,他死前叮囑不許張揚,並把軍旗交給其子代為發號施令,以繼續戰鬥。 隨後副將陳蠶、季金等領軍趕至,夾擊日軍,日軍則因為成功讓小西行長脫睏而且戰且退。而得以逃脫登岸的日軍又為明朝所殲。這時劉綎方進攻小西行長,並奪取橋寨,陳璘以艦隊一同攻擊,再焚燒日軍戰艦百餘艘。小西行長的友軍島津義弘引艦隊來援,陳璘亦將其擊敗,結果來援日軍衹得揚帆退去,立花宗茂則作為殿後接應小西行長讓其於日軍成功撤退。
結束
12月,日本殘兵再次由乙山偷渡,但因為崖深而道淺,將士不敢進。結果陳璘在夜裏潛入,嚮其連珠炮發,日軍衹得逃去,陳璘更領明軍追擊。
影響
明朝
根據1569年兵部侍郎譚綸的記載,明朝全國軍隊定額為313萬8300人,而實際上是84萬5000人。推測北邊服役的軍士為50萬人,馬匹10萬匹,這些數據是根據黃仁宇所著《16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中引述大明會典與皇明經世文篇所推估的。而如果到神宗時的軍隊數目不變的話,援助朝鮮的16萬6700餘人的兵力等於是動員了明朝19.72%的兵力,這個數字不可說是不大,尤其是對於一個農業國傢而言。就支出的經費方面,對於明朝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明朝稅收有一個特性是稅率極低,據統計稅率在5.5%~12%之間,所以一般正常情況下,政府稅收是無法支應突發狀況,而援助朝鮮的支出在實質上是由太倉庫支應的,太倉庫在1592年時有700萬兩,每年流入是約當209萬2000兩,以軍費而言,一年支出平均是240萬兩左右,也就是援助朝鮮的支出造成了太倉庫的赤字,再考慮到萬歷三大徵發生的年代幾乎都接近,這也就是為何在神宗過世後,根本上太倉庫是已經完全匱乏的原因,也造成財政的紊亂。
一般認為兩次支援朝鮮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除了長期的遠征帶給國力日衰的明朝瀋重負擔之外,清太祖努爾哈赤也在“文祿·慶長之役”中仔細的觀察了明軍的作戰方式,使他在日後的對明戰役中占有了優勢。
此次戰爭還有一個特色是,戰爭雖然發生在朝鮮,作戰以明軍為主體,朝鮮軍作戰能力極差,原因出在朝鮮嚴重的重文輕武,根據宣祖實錄的記載,明將看朝鮮兵如同一群羊,聽到炮聲隨及潰走。朝鮮的重文輕武嚴重到如果傢中有兩個小孩一人念書就坐堂上,一人習武就在堂下使喚如同奴僕一樣。加上器械之不修,城池之不固,明將形容朝鮮城池連老弱病足都可以一躍而過,宿營則是以竹木為外逢炮火則毀。朝鮮軍的無戰力,也讓明軍不得不做為作戰的主力。
朝鮮
朝鮮在戰爭裏被日軍侵略,使得人民流離失所。在戰後百業蕭條,農産量更大減,使得朝鮮經濟在多年後仍不能恢復。
經此戰爭後,朝鮮受此戰爭影響多方重視火器的發展與訓練,所以在炮手的訓練上甚為卓著,可以參考李光濤先生的"記明季朝鮮之(丁卯虜禍)與(丙子虜禍)"一書,裏面提到為了對明戰爭,清朝曾經徵兵朝鮮,朝鮮所派出的炮手,在鬆山之役重創了明軍。
日本
日本的豐臣傢侵朝失敗,使其損兵折將,期間更造成豐臣傢內部出現文治派與武功派的內部鬥爭。此事遭到五大老之一德川傢康的利用,於1600年展開關原之戰(反德川聯合軍+豐臣文治派對德川軍+豐臣武功派),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雖然尚年幼並無支持任何一方,但此戰之故使豐臣傢的威信大不如前,1615年大坂夏之陣德川傢康徹底殲滅豐臣傢,展開江戶幕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