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太初歷
| 事件經過:
造《太初歷》,用夏正,以建寅月(正月)為歲首
太初元年(前104)太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上疏:“歷紀壞廢,宜改正朔。”武帝詔倪寬與博士賜等共議,以為宜用夏正。五月,武帝命公孫卿、壺遂、司馬遷及歷官鄧平等二十餘人改訂歷法,編定《太初歷》,用夏正,以建寅月—正月為歲首。采用有利於農時的二十四節氣,在無“中氣”(指鼕至、大寒、雨水、春分、𠔌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月份插入閏月,調整了太陽周天與陰歷紀月不相合的矛盾,使朔望晦弦較為正確,是我國歷法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這一年武帝改元為太初。
太初歷
歷法是長時間的紀時係統。具體地說,就是對年、月、日、時的安排。因為農事活動和四季變化密切相關,所以歷法最初是由農業生産的需要而創製的。我國的農業生産歷史悠久,古代曾製定過許多歷法,其中西漢的《太初歷》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法.
西漢初年,沿用秦朝的《顓頊(zhuānxu專須)歷》。但《顓頊歷》有一定的誤差。公元前 104年(元封六年),經司馬遷等人提議,漢武帝下令改定歷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落下閎、鄧平等人製訂了《太初歷》。《太初歷》規定一年等於 365.2502日,一月等於29.53086日;將原來以十月為歲首改為以正月為歲首;開始采用有利於農時的二十四節氣;以沒有中氣的月分為閏月,調整了太陽周天與陰歷紀月不相合的矛盾。這是我國歷法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太初歷》還根據天象實測和多年來史官的記錄,得出一百三十五個月的日食周期。《太初歷》不僅是我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法,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它問世以後,一共行用了一百八十九年。
《太初歷》是中國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歷法,它的朔望月和回歸年的數據雖然不比四分歷精確,但有以下顯著進步:以正月為歲首,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使月份與季節配合得更合理;將行星的會合周期測得很準,如水星為115.87日,比今測值衹小0.01日;采用135個月的交食周期,一周期中太陽通過黃白交點23次,兩次為一食年,即1食年=346.66日,比今測值大不到0.04日。太初歷還把二十四節氣第一次收入歷法,這對於農業生産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太初歷》的編製是中國歷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它是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實施的歷法。以天象實測和多年天文記錄為依據,規定一回歸年為365.25016日,一朔望月等於29.53086日,武帝以司馬遷、星官射姓、歷官鄧平和民間歷算傢唐都、落下閎等二十餘人修改歷法。太初歷原著已失傳。
| |
|
|
|
|